分卷阅读74(2 / 2)
☆、那些住在我们心底的魔
抬手抹掉眼角的泪滴,曾经散落一地的碎片在这个宁静的夜晚渐渐聚集,拼凑出事情本来的模样。
分析霍熙话中表现出对母亲的超强占有欲,边秋在遇见安家父女之前的童年生活应该过得并不欢愉。对于自己的母亲,他可能根本没见过几次,而且那些为数不多的短暂接触,也不会让他像霍熙那样,产生“妈妈是我的”这种认知。
如果事情仅仅如此,边秋可能只会比一般孩子多几分忧郁,万万到不了自闭自残的程度。而正是一个转折性事件同时改变了边秋霍熙两个人的命运,那就是他们母亲的死。
那位母亲的具体死因苏哲不得而知,但如果参考pettson教授说的,《饕餮》作为一剂催化剂,放大了边秋内心深处某种固有的情绪,加上霍熙对边秋表现出的恨意,苏哲完全可以做出一个大胆的假设,那位母亲的死极有可能与边秋有着直接的关系。就像影片中的佟老,因为佟肆的一句“我饿”而惨遭毒手,可能杀人的并不是他,但在那双眼睛看来,佟肆无疑把自己当成了砍下爷爷头颅的刽子手。
边秋在拍完《饕餮》之后患上厌食症的经历更是这一假设的有利证明。佟肆会吃那个馒头,会吃那些看上去难以下咽的剩饭馊水,是出于生的本能,那时的他,在巨大的恐惧下已经完全丧失了人性。可他被当做一个人再次坐在餐桌前,尝到那些恍如隔世的滋味,他回涌的人性又让他放弃了生的本能。饥饿和死亡是佟肆惩罚自己的方式,而作为安西羽口中为了佟肆而生的边秋,同样的年纪,同样的苦楚,让他做出和佟肆同样的选择。
戏终究是戏,当电影散场,佟肆的命运也随之落幕,可边秋还要活下去,他的人生无法说停就停。通过不停拍戏的方式去缓和他的病症,看似有效,但现在想想,那不过是权宜之计,说得再重一些,那根本是饮鸩止渴。他在戏中演出越多的悲欢离合,只会让他在现实中越发的压抑。爱与恨,欢笑与生气,都被他划分为自己不该拥有的情绪。
安茉莉第一次向苏哲诉说边秋对他的感情时,苏哲只是觉得无比心疼,但现在,如果要给苏哲的心情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应该叫做心死。
那是边秋心底的魔。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