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归墟一(1 / 2)

加入书签

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玕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而五山之根无所连著,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强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沈于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帝凭怒,侵减龙伯之国使厄。侵小龙伯之民使短。

——列子汤问第五

焦侥国人长尺六寸,迎风则偃,背风则伏,眉目具足,但野宿。

——法苑珠林卷八引外国图

有小人名曰焦侥之国,几姓,嘉谷是食。

——山海经大荒南经

就在空间碎裂的一刹那,倭岛之上,已经废弃的前首都,模仿中国隋唐时代的长安和洛阳,建造于公元794年(平安时代开始),从那时起到江户时代(1600-1868)一直作为首都的古京都遗址地下那已经封闭了数千年久远岁月的地宫,传来了一声幽深的长吟。

一个已经沉睡了数千年的意识,正在苏醒之中。

沿着地宫下面那蜿蜒曲折的通道,可以追溯到数百里之外的地域。在那里,在地宫的出口处,建造着一座历史甚至比古京都更加久远的神社。不得不承认,跟中国那些名为开发实为糟蹋的对待古迹的态度相比(这不得不让人对某些人的做法感到脸红),这里被保存得相当完好。事实上,从倭国有历史以来,就从来没有一个人敢轻慢这里,敢动这里的一草一木。因为,这个在下层倭民中寂寂无名的神社,事实上一直以来都掌握着倭国最至高无上的权力。就算是废立天皇这等足以让倭民大乱的大事,这个神社也能够做得波澜不惊,轻而易举。

神社下面,也有着年代相当古远的地宫,当然这跟古京都遗址下的地宫相比,顶多也就能算个地洞,这个地宫实际上是跟古京都地宫是通过那条通道相连接的。在那通道的出口,也就是神社地宫的最深处,建立着另外跟外界神社风格完全不同的一个小神庙。

外面的神社冠冕堂皇,满是让人俯首崇拜的气息,而在这里,却充满了阴森森的邪恶的气息。甚至,如果你有幸进入这里,你会闻到几千年的血腥气息会聚变化而成的一种秽气。

整个神庙的建筑材料完全是精选人类的骨骼建造的。

神庙上面没有神像。只有一个深深的大口,这就是通向那古京都地宫的入口。

但是却没有人敢从这里向那边走过去。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入口完全是神社的巫女和长老投入祭祀品的地方。

所谓的祭祀品,就是活生生的人。根骨上佳的童男童女,还有从全世界各个地方掳来的身手不凡的修武之人。甚至,还有不少因为一时不慎而着了道儿的来自中国的修道之士跟来自西方教廷的教士。

对于他们供奉的神来说,这些祭品是最好的补品。而对于他们来说,这些被神灵享用后的人被从入口吐出来的骨骼,就是神选定的建筑的材料。随着时间的增长,神庙的建筑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眼下,这个神庙已经拥有上千平方米的面积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