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三 再战(四)(2 / 2)

加入书签

异星人的飞船纷纷打开舱盖,一片征的蟹兽海啸般铺天盖地地涌向第三行星。它们根本就没想过和新月号硬拼,而是想调开拦路的人类飞船,把肚子里的蟹兽送上行星!

二十艘飞船中放出的蟹兽达到惊人的八十万……杨雷不敢想像这么多怪物降落到第三行星上会是什么后果。

数百发重型导弹,几千颗防空导弹,数百门小口径速射炮还有主炮那淡蓝色的离子光交织成一张巨网,向敌军狠狠地扑了过去,巨大的核爆时不时的在敌群中清理出一个又一个巨大的窟窿。

可新月号毕竟只有一艘飞船,即使毫不顾惜补给地火力全开,打击面也非常有限。

异星人的飞船根本就不理会新月号的打击,一个劲地向行星倾泄蟹兽。

舰桥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明白,第三行星完了。

这样大规模的进攻,除非是当年的远征在队或者是木星战役初期的土星军团,在这里不顾损失地截击才有胜利的希望……杨雷的眼神茫然四顾,可这儿不可能再有另一颗彗星。

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通讯官打破沉默轻声问道。“船长,战斗机械人还发射吗?”

杨雷长叹,小声道:“放吧,全放出去。尽尽人事听天由命,求个……心安理得吧。”行星外空重弹爆炸的火光一闪一闪地映照在他的脸上,苍白无比。

“是。”十六艘机械人登陆船迅速脱离新月号,伴随着蟹兽一起飞向辽洲星。新月号上的战斗机械人本就不多,十六艘飞船里一共也只有三千多架,即使超过一半的蟹兽损失在太空里,机械人这点数量对上三四十万敌人也不过是杯水车薪,了尽人事而已。

就算命令所有飞船和航空部队从太空发动对地攻击也于事无补——刚到这个星系时对敌军的打击效果显著是因为主炮首先破坏了敌舰内的蟹兽,那时在地面战斗的蟹兽还不到六艘飞船携带总数的三分之一!

异星人的飞船已经将所有的蟹兽倾泄一空,之后就那么安静地飘在太空里,一点也没有收拢的意思。

“打,给我把它们全打下来!”杨雷咬牙切齿地从齿缝里挤出命令。

新月号的火力一直没停,已经打碎了三艘敌舰,可剩下的飞船竟然没有丝毫想躲开的表现,就那么等在原地,等着新月号的火力一个个的清除。

墟暗暗叹息,犹豫了一下,没开口劝阻。

这还是两个人相遇以来的第一次失败,虽然杨雷的心理承受能力应该非常强,可这一次毕竟涉及到数亿人的身家性命,如果不让他发泄一下,难保不会造成心理阴影。

这倒是墟杞人忧天了,辽洲星的民众虽然是古华国移民后裔,但上万年的隔膜怎么可能轻易打得破?老话说得好,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敌人,套在这里也一样适用。

并不是说杨雷冷血残酷,而是人力有时而穷,他掌握的能量实在有限,让他飞蛾扑火一样地螳臂当车?两艘飞船上万人的命全在杨雷一念之间,他又不是圣人,远近亲疏难道一点分别没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若是普通战士只能以勇敢和献身来形容,可放到一位指挥官司身上就是拿手下无数生命赌博,是犯罪!

敌军直到点名式进攻击毁第七艘敌舰时才恍然大悟般急忙收起舱盖,十三艘飞船匆匆忙忙地分散逃跑。

杨雷已经平静了许多,下令道:“不用追了,马上返回第三行星。”兵法说穷寇勿追,这一场战斗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让他对自己的指挥能力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且不说这几艘逃跑的飞船是不是诱饵,敌军的目标是破坏第三行星,只要达到这个战略目标,损失多少蟹兽异星人根本不在乎,而杨雷的目的却是尽量保护这颗星球,辽洲星被异星人占领,他所做的一切都不再有任何意义。

单纯发泄怒火的战斗不会带来任何战略优势,抓住双方争夺的要点才更加重要。

虽然现在返航不会带来多少优势,可杨雷不想给自己留下遗憾,该尽的人事……即使明知是人事也要尽。

随着飞船逐渐接近第三行星,接收到的情报越来越多,杨雷的心也越来越向下沉,可真到了行星上空时反而惊喜地松了口气,大声命令道:“航空兵,全部起飞支援,陆战队出动!”

投放在行星外空轨道的空雷已经用得七七八八,到处飘浮着残破的蟹兽尸体,残骸层上数十个明显的大洞显然是重弹炸出来的,透过残骸层的大洞看向星球表面,情况一目了然。

形势可谓峰回路转!

由于投放距离过远,至少有百分之二十的蟹兽错过了第三行星,加上半途被空雷拦截的,真正降落到地面的只有百分之四十左右,也就是三十二万只。可同样因为距离过远,蟹兽的降落地点非常分散,遍布辽洲星朝向这个方向的整个半球!最幸运的是这个半球面上海洋面积占了全部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也就是说人类需要百对的蟹兽只有降落到陆地上的五六万只罢了,剩下二十六七万还在海里一个劲地往岸边扑腾呢。

光学影像系统照到哪里哪里是蟹兽笨拙的蠕动,这种外表看起来和螃蟹很亲近的家伙水性明显不如它们的便宜亲戚。

这样的形势怎么能让杨雷不惊喜?过山车一般地大起大落。

战斗机械人的登陆舱虽然简陋,可最起码的航行系统一样不缺,在墟的控制下顺利降落到为数不多的陆地上,早已投入了战斗,杨雷一声令下,整装待发的航空兵一批批飞向陆地目标,至于海上的,嘿嘿,抢滩登陆一向是人类战争中最惨烈的战斗方式之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