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骊山三彪!(中)(2 / 2)
皇家这种状况,谁都看得出不出意外,这皇位多半以后会落在那位文武双全的二皇子手里。
对于这事先帝虽然迟迟没有明确表态,把二皇子立为储君。但是从先帝能把近10万精锐大军交给二皇子统帅,之前更是允许二皇子在军队历练过一年,这种种都足以说明皇帝的心意了。
大家都明白的事情,身为当事人的二皇子又是文武双全、英明神武的存在,他又怎么会不清楚?
既然这江山迟早要到自己手里,那这西南之地遍地流民,匪寨林立却很明显是不行的。
而二皇子来处理这事儿,其他人也没啥意见,毕竟虽然大家都不愿来这蛮荒之地,但这里到底也是大燕领土,那是一应的府衙建制齐备,虽说相对于其他地域朝廷控制力弱了些,但是最起码的上传下达却还是能做到的。
以前朝廷不是不知道西南这种种状况,只是大家谁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解决问题,也就一边儿装鸵鸟一边儿凑活了。
但二皇子那次不但打赢了,而且是谁也没想到的大胜,己方不足5000伤亡,仅一天不到就彻底打败俘虏了蛮族近二十万的联军!!!
这战绩放在历朝历代,那都是少有的绝对大胜,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战果,一方面是因为二皇子,本来就跟着前大将军许因为学过不短时间的战阵。
另一个原因就是二皇子虽然带的军队不足十万,看似比之蛮族人号称30万,实际上有近20万的大军数量上少了近一半。
但是除了人数之外,其他方面蛮族却就没得比了。
无论是从统帅的能力,还是从军队的纪律以及装备,又或者是士卒的作战信念,蛮族与大燕之间的差距,那是不可以道里计。
蛮族的那些个士兵除了少数骨干是常备军之外,大多数都是只有一口吃的的蛮奴。
为什么蛮族人历朝历代以来宁愿抢劫,都不愿意同中原王朝正常贸易呢?
原因就在于蛮族的高层,对于底下蛮奴的死活那是完全不在乎,在他们看来蛮奴这玩意儿就像韭菜死一岔,很快还能再生出来一岔,派这些不值钱的玩奴去送死抢劫,不但能够为寨子里节省粮食物资,而且得手之后完全能看做是无本买卖。
所以把蛮奴们虽然历经了这么多代,被训话到服从刻进了骨子里,但是也就仅止于听话罢了,平日里这倒够用了,但是大战一起,这种临时拉来凑数的奴隶,哪儿又会有半点儿作战的信念?
顺风仗的话,他们跟着一窝蜂冲一冲还行,但遇上硬茬子,特别是对方全副武装,自己手里只有一根骨矛或者石矛,谁都能看得出来双方之间战力差距之大。
即便再听话的蛮奴也怕死啊,要不然他们也不会那么听话,终日为了一口勉强活命的吃食去劳作了。
这样毫无战意甚至没有经受过一天专业训练的所谓军队,遇到了纪律相对严明,盔甲装备齐整,成军团建制突进的大燕大军,完全就是石头砸鸡蛋一砸就破。
再有,蛮族人又没有一个统一的统帅,那真是令出多门啊!
对战场之上预料之外的状况,各族主事之人处理起来方案五花八门,这就导致了本来就崩溃了的满足大军,却是彻底乱成了一锅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