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秦墨相里氏(1 / 2)

加入书签

陈庆有了人手,又得到了章邯的默许和扶持,放还民夫的工作终于得以大面积的铺开。

皇陵营地中,时不时爆发出一阵兴高采烈的欢呼声,颂扬声不绝于耳。

然而陈庆的心情却很沉重。

1927年,一位伟人写下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详细论述了当前农民的处境、遭遇、急需解决的各项问题。

陈庆也是如此。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大秦二世而亡,始皇帝死后天下皆反,绝不是什么偶然或者百姓的一时义愤,而是大秦根深蒂固存在的问题。

通过几天的走访他才发现,原来自己最初遇到的那群民夫,在皇陵营地已经算条件好的了。

真正惨的是大秦的刑徒。

民夫无罪之身,还可以干些打胚、雕刻、烧火等轻省活计。

而刑徒全部被用于挖土、运输、砌墙,打夯等沉重的体力劳动。

哪一天要是只死十几个人,连监工都会觉得意外。

“唉!”

“这要是让他们去后世踩缝纫机,怕是踩冒烟了,嘴角都得带着笑。”

陈庆除了感慨之外,还有些后怕。

他不光贩过私盐,经营铜铁铺子的时候也玩了不少花活儿。

能全须全尾的活到现在,也算是幸运至极了。

“大人,返乡文书已全部发放完毕。”

文吏收拾好东西,过来候命。

“走,咱们去下一个地方。”

“午时啦?先去吃了饭再说。”

陈庆瞧了一眼天色,朝着章邯的行营走去。

他连着去蹭了五六天饭,却没有见到章邯本人。

不知道是因为李斯的缘故,对方不敢与他见面。还是章邯自己心存顾虑,所以才刻意回避。

反正陈庆不管那一套。

整个营地大几十万人,就章邯的行营伙食最好,不蹭他蹭谁的呀?

庞大的皇陵营地中,民夫和刑徒也在监工的吆喝下,停下了手中的工作。

“朝食到了,速速去打饭。”

“吃完了赶紧干活。”

监工的语气虽然恶劣,然而这句话对于疲累的工匠们无异于天籁之音。

一处专供高等匠工吃饭的草棚下。

简陋的饭桌上,硕大的海碗装满了蒸熟的麦饭,比寻常民夫多出不少。

除此之外,还有下饭的葱、韭,和每人一碗藿叶(豆子叶)汤。

虽然在陈庆眼中,已经不能用粗茶淡饭来形容了,但是在皇陵营地中,这绝对是高人不止一等的待遇。

“咦,今天怎么吃饭的人少了很多?”

相里奚捧起饭碗来,才发觉不对。

往常一到这个时候,饭桌边总是挤得满满当当,今天却空出来好些地方,显得稀稀拉拉的。

工匠们抬起头,望着秦墨一派的首领人物,神色复杂,嗫嚅着不敢说话。

相里奚仔细观察了下,发现很多刚加入墨家的工匠们居然都跑了!

“父亲,是那位左中侯要来了。”

一名衣着朴素,不施脂粉的年轻女孩剥好了蒜,放在相里奚的手边。

她五官姣好,皮肤呈一种健康的小麦色。

面容不似赢诗曼那般娇美动人,有种英武干练的飒爽之姿。

嗓音略带沙哑,十分富有磁性。

衣袍虽然宽松,却难掩丰腴婀娜的身材。

尤其是胸前的高高鼓起的一大块,在这个女人比金子都稀罕的工地上,不知道吸引了多少不怀好意的目光。

然而除了多看两眼,哪怕再胆大包天的刑徒,也不敢对其有任何非分之举。

她是将作少府大匠相里奚的女儿,相里菱。

大匠,按照后世的说法,应该被称作总工程师。

昔年墨子死后,曾经与儒家并称当世两大显学的墨家分裂成三派。

一为秦墨,二为齐墨,三为楚墨。

其中秦墨以工造技术见长,曾经在始皇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齐墨则演变成了依附于王公权贵的门客,谋士一类,以辩才闻名于世。

至于楚墨,则继承了墨家的侠义精神,大多数墨侠都投入其中,演变成一支大型‘有活力的社会组织’。

“左中侯?”

“可是打造出咸阳城外水力磨坊的陈庆?”

相里奚面色不虞,对陈庆直呼其名,语气非常不满。

墨家为大秦帝国做出了多少贡献,他至今还只是个大匠。

可陈庆来了才多久,造了个水力磨坊,就摇身一变成了他的顶头上司。

这还有天理吗?

“就是他。”

相里菱语气不悦的说:“陈庆要放还民夫还乡,那些刚加入进来的人,不少役期都超了。因此……才会不告而别。”

“父亲,要不要教训他们一下?”

墨家学派有着自己的法度,对于叛逃者的惩处十分严厉。

现下墨家本来就式微,要是人人都像他们一样说走就走,人心岂不是就散了?

“此事……容后再说。”

“阿菱,你今晚把师兄弟召集起来,先给陈庆一个下马威,再谈其他。”

相里奚很快做出了决定。

“嗯。”

相里菱露出甜甜的笑容。

秦墨的机关术独步天下,区区一个水力磨坊算得了什么。

他们只是没想到,并不是做不出来。

自打陈庆来了之后,连墨门的许多同伴都时不时提起他,言语中多是尊崇之词。

这无疑削弱了父亲的权威。

相里菱早就想给对方一点颜色瞧瞧了。

——

“大人,章少府让您去一趟。”

一名传令兵找到了陈庆。

此时他还不知道秦墨相里氏正打算对付他,正在民夫们的阿谀歌颂声中飘飘然忘乎所以。

“章少府要见我?”

“他可终于来了呀!”

陈庆已经等了许久,连忙对文吏叮嘱一声后,匆匆跟着传令兵去了行营。

“少府,陈中侯带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