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范蒯彻(2 / 2)
“拿钱来,是一位文士说的,他让我高歌此句,便给我五钱。更说要是有一叫刘邦的人亲自来问,便让刘邦给我十钱,在告诉你,他的去处。”农夫很老实的说道。
郦食其一听,赶忙从怀中取出十钱交给农夫。
农夫大喜收下,道:“他便在前方的凉棚等候。”
郦食其拉着刘邦便往凉棚走去。
刘邦不解,郦食其低声道:“沛公,此人定是大才。”
“何以见得,我看就是一个讹钱的小人。”刘邦面色有些愤怒,以往他任亭长的时候就没少干着讹钱地勾当,想不到今日竟有人讹诈到他头上来了。
郦食其道:“此言差矣,沛公不见,你听此歌后的反应?让农夫高歌,可避免杀身之祸;让农夫高歌,可试探沛公是否有容人之量;让农夫高歌,可试探沛公是否诚心求贤。所谓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贤才择主,必试其贤,其能。”
刘邦神色恍然,大叫一声“那还等什么?别让他跑了。”说着,竟迈步往前方茶棚跑去,一路疾驰,来到茶棚。
凉棚不大,且只有一人,那人相貌平凡,平凡的不能在平凡了,可以说无一长处。刘邦长前作揖问道:“先生可是做歌之人。”
“然也。”那人轻轻地点了点头。
“望先生教我?”刘邦此刻就向是一个敢于求知的孩童一般,不顾一切,不在意自己的身份。也不顾及对方的身份。
那人眼中露出赞许之色,道:“沛公急于入关之心,在下明白。可沛公可曾想过,你如此绕道而行,万一遭遇强秦抵抗,你无法攻克武关或无法拿下蛲关,须知。蛲关坚固远在宛城之上。你又当如何?那时,你前有强秦,后有宛城追兵,前后夹击,岂能不亡?”
刘邦面色有些惨白,以前他并不知兵事,但跟张良相处了一段时日,以学会了一点用兵之道,听懂了对方的话,惊呼道:“我军危矣。”
他再度对那人施礼拜道:“先生身怀惊世之才。而刘季苦无谋士,可否助我?我刘季别无长处,但必以师待之。”
那人起身拜倒在地道:“沛公若不相弃。蒯彻愿效犬马之劳。”
“你是范阳人蒯彻?”尾随而来的郦食其听其姓名叫出声来。
刘邦也面露喜色,记得当年武臣授命于陈涉北上扫荡赵地蒯彻马上游说范阳县令徐公,为其分析当前形势,解说利害关系说服徐公降赵王武臣,又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动赵王武臣接受范阳县令徐公投降,传檄千里。不战而下三十余城,厉害非常。
只是,自那以后,蒯彻销声匿迹无人知道他地行踪,却不想他会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其实,蒯彻并非销声匿迹,只是无明主相投而已。诚然,蒯彻早知项梁、曹操乃当世之雄主,但项梁谋主有范增而曹操谋主有张。此二人皆是世之大才。他虽不认为自己之才,逊于他们。但也知前去投靠不能尽展所学,因而等候明主出现。
随着怀王重用刘邦,刘邦逐渐进入蒯彻眼中。
刘邦自身才干不足,但却识人纳谏,正是蒯彻所向往的明主,知晓若得他器重必然能够言听计从,一展胸中才学。
他并未直接投奔刘邦,而是静待时机,打算于关键时刻出现,以起到绝佳地效果。正好此时,刘邦走了愚昧的一步棋,于是蒯彻策划了以上一幕。
刘邦热情的将蒯彻扶起,说道:“先生一番话,刘季深感认同,请先生教我。”
蒯彻笑道:“回师宛城,围而不攻,招抚为上,宛城必降!”
刘邦皱眉忧心道:“怕只怕耽误时日太久,被曹操抢了先。何况,宛城未必会降。”
“必降!”蒯彻肯定的说道:“大秦今日危机,世人皆知。南阳郡首乃是一位知实务之人,强攻遭其反抗,但招抚必令他归降。至于怕被曹操抢先,这点勿虑。其实,速度越慢,越有机会事先入关。”
刘邦脸色茫然,露出不解之意。
蒯彻自信说道:“秦国主力皆在巨鹿,但关中也有数万精锐镇守。你速度越快,表现的越好就越会吸引对方的注意,派重兵抵御。反之,沛公若慢,必遭轻视将来遇到地抵抗也将越少。所以蒯彻认为,于其匆匆扣入关中,不如缓步慢行,以稳为上,逐渐扩大实力,然后杀入关中,夺取关中王一职。”
刘邦听得目瞪口呆,过了半晌才长出一口气道:“蒯先生莫非是天人,竟能想出这等妙计!”
“哈哈!”蒯彻摇头笑道:“区区小计,不值一提尔。”
刘邦采纳了蒯彻地建议,立即更换旗帜,率兵乘夜间抄小路悄悄返回。拂晓时分,大队已把宛城重重围住。
接着,刘邦又用了蒯彻之计,以招抚为主,兵不血刃地轻取了宛城。解除了他西进的后顾之忧。
至此,刘邦兵威大振,南阳郡地其它城池见郡守已降,纷纷起而效之,望风而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