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再次擢升夏原吉,准备杭州之行(1 / 2)

加入书签

单纯查海禁走私,朱家父子觉得派蓝昭亲临,完全是在大材小用。

可和白莲教扯上关系,事情的严重性再一次凸显。

蓝昭的意思也很清楚。

此次走私,不单单是地方上的官吏贪墨,还牵涉了倭寇和白莲教。

如果只是为了筹措军费。

锦衣卫先抓人,然后抄家产,五十万两白银妥妥的有,可一些藏在暗地里的事就未必能挖的出来了。

蓝昭担任兵部尚书以来。

浙江和福建好几次往兵部呈折子,说是想让朝廷调兵平定倭患。

正好,趁着此次机会,一并解决了!

这也符合朱元璋的意图。

眼前的洪武皇帝,曾经写过一首名为《倭扇行》的诗文。

其中有两句为:君臣跣足语蛙鸣,肆志跳梁干天宪。今知一挥掌握中,异日倭奴必此变。

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倭寇从君臣到子民都像跳梁小丑,畏威而不怀德,日后必成华夏大患。

后世证明,朱元璋说的真没错。

白莲教在大明四处为患,要是这种组织和倭寇勾结起来,还腐蚀了地方上的官吏。

局势就不能用严重来形容了。

最终,朱家父子同意蓝昭前往浙江。

只说了八个字。

“速战速决,务必清之!”

蓝昭郑重道:“臣领命!”

在这之后,蓝昭回到兵部,调阅了浙江、福建两地近些年的海防情况,以及各个卫所记录下来的倭寇情报。

明初的倭寇没成气候,后来之所以会愈发危险,也不只是他们自身逐步强大。

还有,汉奸的出现。

浙江和福建两地,有着不少百姓以捕鱼为生,朱元璋大行海禁政策,寸板不得入海,断了渔民的生路。

这也催长了汉奸的诞生。

为了活命,光靠着耕地那点粮食,连朝廷的税赋又不够,浙江和福建这俩地方又多是世家。

不少有本钱的百姓,选择迁移内地。

但是,那些活不下去的,只能暗地里和倭寇勾结,成为所谓的海盗。

这些情况都在兵部文书中有着大量记载。

朱元璋近些年来,也放开了一些有利于民的政策,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渔民们成了汉奸,发现劫掠其他人来钱更快,还种个屁的田,还打的屁的渔?

打不过朝廷水师,难道还打不过那些百姓?

除此之外,一些浙江商贾为了谋取利益,经常对外出海走私,这也是海盗和倭寇们劫掠的目标。

即便被劫,他们也不敢声张,朝廷不但不会保护,还会加以打击。

久而久之,倭寇和海盗就会彻底凝结成利益共同体,倭寇吃大头,海盗吃小头,到了嘉靖年间就诞生了一位大海盗,汪直。

让胡宗宪和戚继光颇为头疼。

如果能在洪武年间,解决了这些隐患,后世子孙就能少些负担。

对于倭寇。

蓝昭心底有着不可磨灭的成见。

此次前去,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朱元璋的海禁政策,以提升自身在他心里的权重地位,这是私心。

若论公心,也要为天下百姓做些好事。

借着走私一案,或许可以让朱元璋对海禁政策表现出宽松态度,这也是在为大明的海运打下基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