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暗中探查(1 / 2)
朝中有人办事效率果然很高,就在屠军拨通那通电话没多久,顾南平的人就开始动手。
首先是舆论。
舆论上将这件事的始末详细的曝光出来,甚至连包家的祖宗八代都翻了出来,似乎还和那位宋朝的包拯扯上了那么一丝联系。从根子上否定了包政以及他的父亲等人是毒贩的可能性。然后再质疑此次所谓中日联合扫毒行动的真实性,并将之前的日警军舰沉没一事与******的纷争问题联系起来。
最后则是由某些台湾同胞发出了最后一击,曝光了某些发生在台湾海域,日本军舰驱赶中国渔船的照片。
至此将舆论掀起了一波高(潮),在舆论的引导下,群情纷涌。纷纷要求惩治此次出卖渔民,卖国求荣事件的主事官员。
介于中日两国历来的仇怨,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几乎要激起民愤的程度。
不过顾南平紧接着便迅速的出动警力,将那几位明面上的主事者控制起来,并且公布了他们的罪行。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丝毫不见拖拉的办事力度,自然获得了广大的好评,成功的扭转了广大民众对政府的看法,并且更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
唯一的问题就是包政的父亲还有几位叔伯,都已经被押到了日本,没能成功的解救出来。不过中国方面已经在和日本方面交涉,不仅仅严肃的控诉了日方诸多挑衅行为,并且强烈要求他们释放被绑架的中国渔民。
至此将双方暗通曲款的交易,变更成了日方的单方面绑架,进一步的扭转了事件中丢失的形象。
虽然渔民们还没有被释放,但是却已经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日方迫于压力甚至公布了一些渔民们的视频,证明他们只是暂时被关押,并未被迫害。
这样一来也多少让包政安心了一些。
只是想要彻底的让这件事平息下去,救出包政的父亲他们,却并不是那么容易。
而且来自赵家的反弹,也已经开始。
首先是顾南平的几个手下官员开始分别受到调查,理由是收受贿赂。这个问题基本上是全天下官员都有可能犯的问题,老百姓也都知道。评价一个官员的好坏,其实也就在于,他们是否会为老百姓真的办点实事、好事。至于是否有贪污···呵呵!官字两张口,想要说有的时候,没有也有。想要说没有的时候,有也没有。
金庸老爷子政治智慧非凡,韦小宝抄鳌拜的家,直接抹掉了贪污银两的头位数字,然后与多隆二人收入自己腰包。不仅没有被康熙训斥,反而获得了表扬。康熙是不知道鳌拜家抄出来的真实财产吗?
他当然知道,只是数目太过惊人,曝光出来只会影响老百姓对朝廷的信任,甚至激起民变。所以韦小宝和多隆隐瞒下了贪污款,肥了自己还讨好了康熙,让康熙颜面上好看。而那剩余的贪污款数量,既足够砍了鳌拜的头,又不至于太多,引得普遍的不满,可谓皆大欢喜。
扯远了···!
鳌拜是好人吗?显然不是!韦小宝抓了他,杀了他!就不是贪官了吗?那也不是!只是韦小宝为国家,为民族做了好事,那么他尽管是贪官,却也是好官。
换个概念,顾南平是为包政一家平冤昭雪了,从这一点上来看,他是个好官。但是是好官就不贪污?那也不一定。朝堂是个大染缸,除非是铁打铁的**,中央有直系大佬撑腰。否则当官要当好,平步青云,还要当的稳,不被人找个由头踩下去。就必须要学会和光同尘,不懂得上下打点,收买人心如何讨取上司欢心下属支持?
抗倭名将戚继光为了打好仗,不至于身后有人扯后腿,还不得不用军饷打点官员和太监,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所以赵家这一步反击来的实在是狠。
前面的一系列说法,只是作为****的个人想法,不包含任何政治意见。但是反过来推论,即使顾南平和他的手下官员,一分钱都不曾贪污过。只要在他们头上栽赃一顶贪污的帽子,那他们就翻不了身,这顶帽子也摘不下来。因为大多数的老百姓相信,没有当官的是不贪的。
这一招简单却狠辣,直指核心。如果这事躲不过去,顾南平和他身后的一群人,都要倒台。
屠军自然不能这么不仗义,坑了队友。所以他直接上了京城,去找几位京城的故友聊天,为顾南平他们撑腰。
不过临走前屠军说他撑不了多久,需要刘仁他们尽快的找到线索,并且将赵家的注意力吸引走。也只有这样,才能在这场风波中保住顾南平等人。
政治层面的东西刘仁他们都不懂,也参与不进去。
但是需要动手、动武的地方,他们却当仁不让。
汇合了贼僧朴永裴之后,众人便直接杀到了赵家在世俗的大本营尚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