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2 / 2)
粮草足,兵马壮,百姓安乐——这在封建王朝是极小概率能发生的事情。老百姓种的粮食多了,不意味着他们能吃饱饭,而是给朝廷多出来两条增加税收的借口。不过,冀州这边的百姓确实吃了一波杂交粮种的红利,日子比过去好了许多。郑伦已经少有跟我抱怨,民不聊生这个话题。
冀州这边得了优良的粮种,掌管者冀州侯第一时间秘密送了一半的种粮到朝歌。半年后,确定这批粮种十分高产的商王,很高兴,立刻下了夸奖的旨意,送来丰厚的赏赐,顺便带走了冀州侯一对嫡子嫡女。说要养在朝歌,做商王的干儿子干女儿。直白点,就是收去做了人质。
冀州侯没有反抗,而是借此和朝歌拉近了关系。掌管北部诸侯的崇氏不敢再像过去那样,随性压榨冀州。用郑伦的话说,少了这一重盘剥,百姓需要上交的税直接少了二分之一。
冀州这边没有将粮种培育的方法流传出去。郑伦按照我的说法,扯着师父的两位基友——道行天尊、灵宝大法师的虎皮,狐假虎威,愣是吓住了跟他一起培育杂交粮种的修士。朝歌那边不知道出于什么考量,没有强要冀州交出培育粮种的办法,只是捏着人质,挟制冀州。商王令冀州按照朝廷的旨意,每年预留粮种卖与其他州府。价钱由冀州自定,买不起的州府可以不买,或者将份额让给买得起的。二十四年下来,冀州已经成了大商远近闻名的粮种“基地”,天府之城。
三山关总兵邓宝玉收到孔宣的通知,狠狠地回忆了一番,终于记起来是有这么个副手,在他刚上任的时候就请了假,一请就是三十年,把他半辈子都休掉了——这是我去了三山关不久,这位总兵亲自在我面前吐槽的。我都没敢把这话带回家,说给孔宣听。
三山关距离冀州路途遥远,邓总兵听说孔宣要从渤海边回来,连忙找人向孔宣传递消息,让他去一趟冀州,省得三山关这边再派人。
孔宣不太乐意,还是折道去了冀州。
一到冀州地界,一眼望出去都是热闹的人群。城门口等着进城换购粮种的官差,排了长长的队伍。
孔宣看到冀州里里外外满满的都是人,不由得愣了一下。他喟叹一声:“人族之兴,当于此地开始。”
我们没有排队,而是坐在城门口的茶亭,点了一壶茶。我已经早一步通知了郑伦。也就一杯茶的功夫,就看到长成一个高大青年的郑伦,身穿铠甲,骑着火眼金睛兽从城墙侧门出来。
郑伦从侧门出来,目光扫光外面人群,最后定在我身上。他立刻跳下雄赳凶猛的坐骑,向茶亭飞奔了过来。这还是近三十年来,我们师兄弟第一次见面。我是没什么变化,郑伦一眼就认出来了。但是师弟和我记忆中的小屁孩完全不同。不知道是不是天天守着田地,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张脸晒得近乎紫色的大枣。年不过四十,竟然学着师父续了一嘴的胡子。但是郑伦天生毛发坚硬,就是胡子都长得跟钢针一样,看着叫人发慌。郑伦现在的样貌,着实让我吃惊。我都没敢第一时间跟他相认。直到郑伦冲到我面前,亲亲热热地喊了一声“师兄”,我才恍如隔世,看清楚了,这就是我的小师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