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比较(2 / 2)
当这样的两个人撞到一起的时候,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呢?
这个很难猜测,假如我们把他们当做是敌对的,那么谁的胜算更大呢?
若论底蕴而言,骊清明显要浅薄的多,故而她的小说格局也小。张若虚明显是个饱读诗书的人,对历史有自己的思考,故而小说的格局很大,超出港台的同行很多。
骊清的语言轻快而洋气,透着股时尚的味道,容易给人惊艳感。张若虚的语言洗练而内敛,初读像品茶,淡而无味,却越品越能感到其中的韵味……”
文章做了很多比较,给出的结果是:不分胜负
但明眼人都能开出,作者是在偏袒张若虚,对他倾斜的多一点。
至于其他人的评论,就显得直接而张扬了:
“骊清的走红,纯粹是那些无知读者追捧造成的。一个二十左右的小姑娘,能有多少底蕴?能写出什么好书?
但现在看书有一个特点,就是追求速度感。
骊清明显是在这方面占了优势,她的直白而浅薄,当然利于阅读……”
“以年龄来判断底蕴明显是不靠谱的。
一个人的底蕴来自他的生活,源于阅读与经历。有人一辈子过的普通安定,有人却每天见识不同的东西。读书就更不必说了,在于个人喜好而已。
若说年龄,那么近来很火的张斯怎么解释?他年龄比骊清还小……”
“张若虚与骊清之间存在可比性么?两人明明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内的,根本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其实,两人都是极有才华的人,无聊骊清,还是张若虚,都是自己领域内的佼佼者。比或不比,都不会影响他们的地位。”
“骊清的作品是低龄化的,只要过了中学,就再也读不下去了。她的那些情节狗血而俗套,只能用来哄那些没见识的女学生流泪。张若虚的小说则要深刻的多,虽然是武侠小说,却有着作者倾注的情怀……”
“只是两个通俗小说作者而已,有什么好争论比较的呢?他们与那些前辈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生在一个娱乐化的时代,没有国恨家仇,没有社会动弹,很难出现什么伟大的作品,这是这个时代已经注定的了。既然谁都说不上伟大,又何必争呢?”
“张若虚的小说已经跟不上时代,他的作品在表现古代人的事,尤其还虚构了一个江湖。这明显是与时代脱节的,完全没有半分关系,不能体现现代人的喜乐。而骊清的小说却仅仅与生活联系着,透着现代的气息……”
“他们的共同点,多于不同点。都是通俗小说的代表,应该相互扶持尊敬才是,怎么反倒窝里斗了呢……”
“……”
张倩依看着事情又扯到自己弟弟身上了,真为他感到无奈,原以为保持沉默就行了,却没想到躺着也能中枪。
当她把报纸递给张斯时,张斯只随便翻了翻便没兴趣了。
张倩依说道:“看来,你又要出名了。”
张斯耸耸肩,故作轻松地说道:“没办法,老天爷比较关照,谁也挡不住,早知道,我应该去当个演员的。以这种曝光率,想不红都不行。”
“当演员,你这种小白脸是挺适合的。”张倩依说道。
张斯问道:“你是我姐姐么?”
张倩依说道:“我这是夸你。”
张斯说道:“你夸人方式真特别……”
张倩依说道:“谢谢。”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