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87章 第十二章:流落红颜(第五十六节)(87)(2 / 2)
他还说如果采用该方案,那么一两年内就可实现天下初定。
当头一天下午,钱虎乙提出第三种方案时,他浓重的陕西口音一直在易铭耳际回想。易铭想到:这钱虎乙是陕西人,怎么独独由他去攻陕西?所以,易铭对此心存戒备也就不奇怪了。
易铭进而想到:这钱虎乙、吴能奇两个,该不是有什么别的目的吧?在所有的高级干部中,易铭最没有把握、最看不透的就这两个,而这二人,却偏偏就在一起。易铭私下听赵元成说两人关系非同一般,简直就像两个小孩穿着连裆裤。
易铭还想到:这陕西既然是钱虎乙故里,要是钱虎乙和吴能奇入陕,趁机捞取地盘、拼命做大,要是将来拥兵自重、不服管教,生出点什么事儿来该怎么办?而这两个手头人马,除了并入吴三桂和李过的,现在也有不下六七万之众,六七万大军啊!易铭一旦想及于此,就不寒而栗。想当年常遇春不是说过吗,他可以以十万众纵横天下的!而这钱虎乙能力,当不在常遇春之下。李千秋也说过,遵义城大战孙可望,钱虎乙是实际上的总指挥……。
易铭想到:这个赵龙甲正人君子无疑,生性沉稳少张扬,忠心耿耿不生疑。但作为大秦三军参谋总长,其军事能力似乎不及钱虎乙,这让易铭心里多少对赵龙甲有点失望。
易铭还以为:就赵龙甲提出的那个方案,简直一无是处,没有一点进取精神,考虑也没有钱虎乙长远大气。
易铭甚至认为:就是自己,也不至于提出如此下三滥的方案,所以易铭认定赵龙甲没有大才,这种人不能成为真正的军事家。
但钱虎乙是天生的冒险主义者,所提方案虽然恢宏大气,但也危机四伏。他这样不计后果、倾巢而出,要是南明背后捅刀子怎么办?或者因实力不济,进展不利、陷入对峙的僵局,那岂不是要全线溃退呀!所以易铭认为自己虽然不懂领兵打仗,但他生性也较为谨慎,他想当然地认为:这不和打牌差不多吗?把所有资本全部压上,毕其功于一役,要是输了,连个打车回家的钱都没有,还不要多惨有多惨啊!
大概早就预料到易铭犹豫不定又顾虑多多,李千秋头晚就到易铭那里,两个一直筹划到深夜,基本确定了基本方案,李千秋走后,易铭东想西想,生平第一次彻夜未眠。
书房里,冬日少见的阳光透过窗棂照射进来,直映在易铭锦袍上,易铭手伸出去,见阳光照在手上,没有一丝暖意。
他突发奇想,知道这光照在身上,一秒走它二三十万公里,以至于照到身上,产生了光压,虽然其数值微乎其微……。
想到光这种东西,易铭就又突然想到:李千秋不是说过吗?自己手头还有一张王牌,那就是在易铭、李千秋这里,一切都是可逆的。大不了这种演化,产生的宇宙演变结果不如人意,自己大可推倒重来,重新介入不就行了。易铭一念至此,看着还在激烈争辩的众人,心里轻松地暗自笑了笑,自己这是操的哪门子心,还吃不香、睡不好,损害脑细胞。
他看了一眼李千秋,见他微微闭目,气定神闲,对这书房之争,根本熟视无睹的样子,易铭真是佩服五体投地。他心想:这孙子倒是沉得住气。
易铭一言不发,佯装听众人喋喋不休的长篇大论,自己却学着李千秋样子,闭目养神去了。
哪知昨晚彻夜未眠,其间又和怡晴敦伦一次,到了这会儿,精神状态自然不佳,所以不可避免地,他睡着了。
一时间,鼾声大作,响彻书房……。
钱虎乙正与李侔据理力争、相持不下,两个各执己见,搞得面红耳赤,不料耳边大王如雷鼾声阵阵传来。
众人听了,诧异万分,未曾想到大王御前军事会议,正值紧要关头,却居然打起了瞌睡。这要是传之四海,天下人知道了,岂不是莫大笑柄呀!所以有几个,对于易铭打瞌睡,失望之极,所有的不高兴都写在了脸上。
赵龙甲虽然军事方略有限,这方面没有发言权,但他察言观色、掌握大局、平衡关系的能力还是有的。他这一年多以来,于易铭手下做事,每日里哪怕见不上个三次五次,这一次两次却还有保障。他感觉易铭虽然生性随和,平日里对属下客客气气、关爱有加,于军国大事,兴趣不高,每每马虎应付。只对他赵龙甲期望颇高,事事叫他做,离开半天都不行,今儿安排做这个,明儿安排落实那个,自己当甩手掌柜,就天天往女人堆里跑。只不过记性好,对于安排的事儿,记在本本上,有事无事翻翻,看到了、想起来了就都要过问。往往调度连连,每逢工作没有做好,免不了被大王板着面孔,训斥一番,又什么都瞒不了,其吹毛求疵程度,简直比李千秋都还难将就、还难伺候。
所以他见大王打瞌睡,想法和其他人不一样,他认为:大王英明神武,实则内心什么都清楚,什么都明白得很。他见书房众人,还在各执己见,大王继续打瞌睡,赵龙甲就心里冷笑,知道这些家伙不识时务。
赵龙甲想的明白,于是从端坐的椅子上起身,对钱虎乙、李侔道:“两位老弟,各位同僚,稍安勿躁,稍安勿躁。大王近来殚精竭虑,署理宗政军要务,实感疲倦。我等为臣子的,不能尽心尽力为大王分忧,已是罪过!在下以为:大王所虑,高屋建瓴,长远妥当,非我等所能企及项背。只须请得大王明示,道破天机,我等自当按部就班、遵令而行就是了,所以诸位请勿再作吵闹,微臣这就请大王释疑解惑、立作决断。”
钱虎乙、李侔见赵龙甲如此一说,顿觉心里亮堂堂、脑子灵光光,他这二十几个这两日来于易铭书房掰嘴巴、发诳语、打扰大王休息。又先入为主、咿咿呀呀,自然有失考虑,感觉这样急切沉不住气,是为不妥。所以两个均抬眼望着易铭,不复争辩。
李千秋见易铭眼睛闭着闭着,却突然坠入梦乡,也早已睁着眼,打起精神。他对着易铭道:“大王,龙甲所请,自然妥当,我也是这个意思。为今之计,如何决断,请大王示下。”
易铭刚才小睡,未及见到周公,虽然如此,大脑停车片刻,于精神有所增益,这会儿瞌睡自然没有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