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玉霜之泪(1 / 2)

加入书签

在淮安柏府的深夜,月色如银,透过精致的窗棂,静静洒落在静谧的庭院中。自从父亲柏文连调任陕西西安府指挥使后,柏玉霜便再未得见他的面,家中仅剩下她孤寂的身影和母亲忧心忡忡的容颜。

这一夜,府中的仆役匆匆送来一封书信,信封上的字迹已略显斑驳,显然是经过长途跋涉。柏玉霜的心头猛地一紧,她知道,这封信将牵动她未来的命运。

她慎重其事地拆开信封,轻轻取出信纸。信中的文字犹如惊雷般在她心头炸响,使她的心跳加速,情绪如波涛汹涌。父亲在信中写道,已将她许配给长安的越国公罗门为媳,聘礼也已寄回。这意味着,她的婚姻大事已由父亲一手安排,而她从未有过丝毫选择的余地。

柏玉霜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罗门的形象。他是一位英勇善战、威震一方的将领,然而她与他并无交情,更别提深厚的感情了。她不禁感到一阵恐慌,未来的生活将会是怎样?她是否能够适应长安的生活?罗门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信中还提及,家中需备妥妆奁,恐怕罗门征讨鞑靼归来后,便要完婚。家中的诸多事宜,则由内侄侯登照应。这一切的变化来得太快,让柏玉霜有些措手不及,但她知道,她必须坚强面对,迎接未来的挑战。

侯氏夫人接到书信的那一刻,面上的笑容如春风吹过湖面,短暂而又不真切。她手中握着那封薄薄的信纸,仿佛能感受到其背后沉甸甸的责任和期待。她的心中却泛起一丝涟漪:“又不是我亲生的女儿,叫我备什么妆奁?”这句话在她心底轻轻回荡,如同一首哀伤的曲子,奏出了她心中的不满和无奈。

然而,侯氏夫人深知人情世故,知道在这个大家庭中,面子和情面是维系关系的重要纽带。于是,她强压下心中的不满,将那份沉重转化为面上的笑容,那份笑容如同初春的暖阳,虽不热烈,却足以温暖人心。

她亲自将聘礼送到柏玉霜的闺房,每一步都走得稳重而有力,仿佛承载着整个家族的期望和祝福。当她站在柏玉霜面前时,面上的笑容更加灿烂,如同盛开的花朵,散发出淡淡的香气:“我儿恭喜了,你父亲在外,将你许了长安越国公罗门为媳了。这是聘礼,交与你收好了,好做夫人。”

玉霜的双手微微颤抖,她紧紧握住那聘礼,仿佛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重量和期望。她的脸上泛起一抹红晕,像是晚霞映照下的桃花,含羞带媚。她低声细语,声音如同蚊子般微弱:“全仗母亲的洪福。”那话语中透露出的感激和敬畏,让人无法忽视。

侯氏夫人轻轻拍了拍玉霜的手背,眼神中流露出几分不舍和欣慰。她再次说了几句客套话,声音中带着些许哽咽。然后,她转身离去,裙摆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摆动,如同波浪般荡漾在空气中。

玉霜站在楼梯口,目送着侯氏夫人远去的背影。那背影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孤独,却又带着坚定和决绝。玉霜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既有对母亲的不舍和担忧,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回到闺房,玉霜小心翼翼地将聘礼一一收起,每一件都细致入微地摆放在精致的箱内。那些金光闪闪的珠宝,绸缎华丽的衣裳,都代表着她即将步入新的人生阶段。然而,当她独自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天空时,心中却五味杂陈,犹如打翻的调料瓶。

月光洒在她的脸上,映照出她淡淡的忧郁。自幼丧母的她,对于亲情的渴望如同干涸的河床渴望甘霖。晚娘侯氏与她并不和睦,家中的气氛总是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这个家,对她来说,如同一座冰冷的牢笼,束缚着她渴望自由的心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