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可再生的资源(1 / 2)
小包继续说:只要研究所搞出成果,根据市场需要,相关的制药厂和生产线还会不断改建扩建的,也可能和外地原料丰富的药厂联合生产。
关于研究所的发展,我说一下,海西特生化药物研究所,计划投资250亿元,占总投资的一半,看似很多,实际上,它包括多个实验室,昂贵的仪器设备,高薪聘请的科研人员,特殊的自然环境等等,加上现代化的建筑,这样一分摊下去,就显得淡薄了。研究所的任务是,开发新药,针对目前大量出现的奇怪病症,研究对应的药物。这样的研究,投入大、效益高,当然风险也大。后续可能还会继续融资,也可能没有成果就破产了!所以我说,入股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你们的机会有大约六十亿元的额度,股份占总额多少,会有财务团队详细计算的,不足部分,我想消息发布以后,会有人挤破头进来的。股份构成是,我本人,占五十亿美元的六成,大约256亿人民币吧!正好占总投资过半,剩下的算是政府投资,换取一种自营模式,细节问题,以后再说。这一点,大家明白了吗?集团公司内部的经营和研究方向,永远由我说了算!投资者只管分红,可以派驻财务人员,但不要技术人员和参与管理,能接受的继续谈,不能接受的,可以离开。下面是提问环节,商量着来,三五个问题就行了,我都饿了!
莉姐提出个大家都想知道的问题:卖给美国人的药物是什么?治疗什么病的?有成熟技术吗?利润如何?
小包笑了一下,说:这是四个问题,我可以回答。大家都是体制内的人物,懂得密级条例,有的还是政府官员,知道规矩。我觉得,药物性质和疗效不适合在这么多人前宣扬,美国人会生气的!技术方面,量产肯定不行,利润方面这样说吧!即使我制作出一百斤,也会销毁九十八斤,物以稀为贵嘛!它的原料成本倒是不贵,关键是太难寻找,还用一点少一点,不可再生,它的合成技术难度太大,万分之一的合格率都没有,比太上老君炼丹更难。美国人拿回去,也就是安慰一下自己,不可能制造出来的。利润是可观的,但我的技术更值钱专利要占大头。
海西特药业还会再次生产这种药剂吗?是否有其它的药物已经有了成果?几个人酝酿一下,莉姐再次提问。
不会!小包肯定地说。这不是普通药物,只能实验室少量制作。如果满大街都是一块钱一斤,连饮料都不如,我还做它干什么?至于成果问题,答案是肯定的。放在别家工厂,我还真的不放心,海西特制药需要拿大笔资金支付这种药的生产销售,我想,这肯定是值得的。
莉姐不由自主的问:哪家实验室,成果卖给我们?
小包说:咱买不起那个实验室的。我也想把它并入海西特的。好了,该吃饭了。
莉姐显然是一班人中的大姐大,组织能力较强,一班人如果散开全国,都是叱咤一方的风云人物,此时,在小包和莉姐的威压下,小猫咪一样温柔。
安排落座时,莉姐问:小纪坐哪?
小包笑而不语,小纪说:我站着吧!
小包一口水喷了出去。哈哈大笑:一两年后,你就是海西特药业的董事长,你不坐着,他们敢坐吗?
莉姐心中大惊,但素质涵养还在,脸上没有表现什么,微笑着按着小纪坐在小包身边。说:以后我们还得仰仗小纪啊!啊!小包,你们认识很久吗?
小包端着开水杯,说:从我入道武钢之时开始,他就是我第一个朋友,青梅竹马的发小,我背毛选时,他陪着我,给了我很大鼓励。我高考时,下着雨,只有他站在雨地里,举着一幅画,那幅画被淋湿了,只有我能看懂,那是一个大拇指图像,那一年,我俩十岁。后来,我走了,他父亲去世,成了孤儿,在武汉,挨着饿,坚持不辍学,一步步考进北京,就是要来找我。你们以后见到他,照顾一些吧!
小包似乎变成一个老年人,沉浸在回忆当中,他的每句话说得很慢,尽量节约用词,但其中的感情,叫每个人都能感受到。
小纪不说话,却热泪盈眶。
大厅里的席位安排,是按照家族地位排号的,也有混得风生火起、官场职场交际圆滑精英。小包这一桌人的父辈祖辈,都是顶级大人物,大家各自喝酒热闹,小包不喝酒,所有人都知道,就没人来劝。小包含笑看着大家热闹,一个邻座三十多岁青年,靠近小包,低声问:小包!我是徐三的二哥!咱们没见过面!
小包连忙站起来:二哥好!小纪也站起来说:二哥好!
旁边人一看,这小包真的不认识徐二哥啊!难怪无动于衷呢!还以为真的架子大呢!徐三的经历那就是个传奇,几乎白手起家,跟着小包十年,身家十几亿,当初搞个电影公司,徐三劝大家入伙,大家搞得还很紧张,不欢而散,据说后来莉姐凤姐几个带着十多个伙伴加入了,一分钱没出,只是搞了几次批文,哪个人不是每年上百万的分红。这次集会,徐三没来,不是不想参与,而是他根本没有时间搞这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