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包围(1 / 1)
我们的突前的坦克部队不顾两翼暴露在苏联军队的威胁下,强行插入到苏军纵深,后续部队也跟着突击部队对苏联两翼实行包围。这种穿插包围战术在**也运用过,只是没有成功。在几个月前淞沪战场上德国顾问也建议**采取类似的战术,用有经验的士兵和军官组成突击队,插入日军纵深,给日军造成极大的恐慌。可惜其他部队的没有配合,后续部队跟不上突击部队,两侧的部队也没有及时对日军合围,坐看突击部队陷入日军包围被歼灭。等明白过来再支援的时候,为时已晚,日军消灭了突击部队后回过头来又顽强的阻击了准备合围的部队。这个战术本身是相当的高明,也需要相当的配合和足够的突击力量,却需要比较高的战术素养,**部队在这方面却比较缺乏,所以才告失败。在去年几乎相同的时间,德国国防军的这一战术却表现得相当的突出,在地空协同下高速突进,大范围的分割包围波兰军队,取得了令人难以至信的成功。这种突击作战相当的危险,却也能取得相当大的成功,持续不断的推进不是杀伤多少敌人,销毁多少武器装备,而是靠这种对敌人纵深的持续不断的推进瓦解敌人的斗志,使他们产生恐惧,导致防御的混乱和崩溃,配合两翼包抄的友军分割敌人。这也是我们训练中最常用的战术之一,对他们的协同配合我完全放心。
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坦克大战,选择西面作为主攻方向,除了在战略意义等方面的考虑外,还有朱可夫自己的想法,这里土地开阔,非常适合坦克作战。作为骑兵部队升上来的朱可夫对坦克作战有一些偏爱,可是军队中骑兵部队上来的布琼尼元帅为首的却坚持认为坦克只是一种辅助兵种,并不能独立作战。他们的观点是以现在坦克的装甲不堪一击,根本无法脱离步兵部队独自发起进攻。加上装甲战专家帕夫洛夫以苏联坦克在西班牙表现很糟为依据,使得斯大林和罗希洛夫相信了坦克在现代战场上不能独立作战的论点。朱可夫在看到德国坦克部队在波兰的表现后担心不已,希望用一场机械化的胜利来证明坦克在战争的作用,改变人们的看法。但是他很快便失望了,在第一集团军的被歼,所有的坦克都损失了,在稍后组织更大规模的机械化的进攻也被中国人瓦解了。他们凭借强大的反坦克火力和空中支援,打得相当顽强,坦克部队损失惨重取得的战果却很有限。
在投入预备部队后朱可夫坚信那些新的坦克可以给中**队以极大的打击,用他们作为穿插开路是最好不过了。这种刚刚投产的坦克在研制的时候就已经被军队领导决定装备军队,大倾斜的装甲,强大的火力和良好的机动性能让它成为让任何人都要畏惧的武器,最让人满意的是拥有无与伦比的可靠性,非常适合大批量的生产,这款按照t-32改进而来的坦克被命名为t-34坦克。朱可夫第一次看见这种坦克的时候欣喜若狂,这正是组建大规模坦克部队的最好的坦克,比世界上任何坦克更好的防护性能和装备世界上最大口径的火炮加上无与伦比的机动性能,它将是无敌的!
当朱可夫自信满满的命令近千辆坦克进攻的时候,他仿佛已经胜券在握了,只要突破防线,中**队面临的将是机械化的屠杀,如同德国在波兰干的一样。可是他忽视了我们的坦克部队,或者是轻视了我们的机械化能力。德国对苏联的戒心非常的重,在我们购买德国武器的时候,只要是稍微有些技术的东西,德国人都会将武器拆成无数的零件运输到我们这里,甚至关键东西的不惜耗费时间用海运过来。我们对苏联扣押我们武器的事情记忆犹新,也不希望他们掌握我们的虚实,苏联人在我们运输武器过程中不仅收取高额的运输费用还进行详细的检查,我们除了少量常规的武器外都用零件运输到黑龙江后在德国专家的指导下装配起来。我们也乐意看到这种情况的出现,因为这也培养了我们大批关于武器装配、维修和保养等方面的技术人员。
我们的坦克和机械化力量他们有所了解,可是从五年前和日本打完仗以后就没有什么音讯了。再说苏联政府从来都没有重视过中**队,从中东路事件和中国**的报告中他们清楚的了解了中**队战斗力,从骨子里就看不起中**队。他们更不知道的是我们处于保密中的坦克工厂去年开始已经以每个月生产二十辆四号坦克和十五辆三号坦克的速度二十四小时不停的生产坦克,正在新建更大的坦克工厂,产量将是现在坦克工厂的两倍甚至更高。德国现在的生产速度也不是很快,主要是为了卖给我们和自己装备一点,每月产量也只有二百二十辆左右,四号坦克产量只有我们的三倍,其中三分之二以上都卖给了我们。但是他们大量的工厂经过简单的改进就可以转向军工生产以及延长军工厂工作时间,都可以使得产量几倍的提高,我们现在二十四小时全力生产也只有这个水平了。毕竟我们的底子实在太薄了,国内甚至没有一家汽车生产厂,要批量生产技术水平比较高的坦克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这些生产线和技术都是用钱堆出来的,好在大部分都是用稀有重金属矿和黄金以及一些农产品和轻工业产品换来的,没有消耗我们太多的战争资源。
在这几年里我们所有的钱都拿出来用于建设和更新武器,我们在中国南方的稀有矿厂的产量年年翻新,至今已经为德国供应了二十四万吨的稀有金属,这五年来为我们换来了几十亿马克的军火,大多都是各种先进战斗机、主战坦克、重炮、防空等武器装备和生产线以及技术和通讯、后勤等大批特种器材。我们的四个坦克师,每个师下辖一个加强机械化步兵旅、三个坦克团和一个炮兵团,每个坦克团下辖三个坦克营,每营拥有两个中型坦克连和一个轻型坦克连,营属坦克七十二辆,全师坦克作战四百三十二辆外加直属的特种用途坦克若干。四个装甲师配备了一千八百多辆坦克,其中绝大多是比较先进的三号坦克和四号坦克,我们无法在量上取胜,只好以质来对抗,平时更加强自身的训练以最大效率的使用这些武器装备。装甲师加上机械化步兵师中的坦克部队,一共拥有二千多辆坦克,是一支足以让任何人生畏的力量。
看着我们的坦克部队已经把苏联的第十六集团军分割包围了,我放下了心来,几年精心准备,计划作为进攻东北日军的真正实力在苏联人面前表现得淋漓尽致,只是他们已经没有余力来欣赏了。我们对日本作战的空军计划“突袭”被苏联人的入侵打断,与之相配合的陆军作战计划“屠狼”计划也被迫无限期拖延。“屠狼”计划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第一机械化军的强大的突击作用。看着苏联军队在我们分割包围下整个战斗队型都发生了混乱,我指着苏联的坦克对大哥说:“你看,苏联人甚至还在靠旗语指挥作战,在各种火炮覆盖下战场浓烟四起那里看得见到底传达的是什么信息。不要小看了我们坦克里装备的无线电设备,坦克有非常高的机动性能,作战速度非常快,活动范围大,部队前后之间的距离也非常远,只靠旗语根本没有办法真正的指挥一支机械化部队作战。有了步话机可以将整个的装甲部队有机的协调起来,作战效能成倍的增加。”
大哥点点头说:“是啊,苏联人在战争的激情方面和德国人不在一个档次。德国人的各种战术思想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他们的军队又具有严格的纪律和向心力,这样一支军队发挥的战斗力将是无法想象的。”不过现在苏联人显然还是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残余的大量的t-26和bt坦克根本没有不是我们三号坦克的对手更不用说更装甲火力更胜一筹的四号坦克,我们俯冲轰炸机在歼击机部队的掩护下对他们也进行了非常有效的打击,机械化的重炮部队对他们发射了大量的燃烧弹……
突击的部队很就穿破了苏联人的纵深,可是没有丝毫的停留就转向正在对我军进行进攻的其他两路苏联军队,后面的跟上的坦克部队和机械化步兵师形成了对苏联军队的分割包围。对待这种战术我们的指挥员已经熟透了,早在四、五年前对日本作战的时候就能够训练的掌握这种战术并取得了很大的战果。防守的十万步兵也配合近三十万的第一机械化军对苏联军队进行了大反攻,黑压压冲过来的人群震天的冲锋声中和如潮水般涌来的坦克将那些实战经验不足的苏联士兵吓得面如死灰,再也提不起任何抵抗的勇气。从三月十二日凌晨五点开始进攻到下午三时被我奇迹般出现的第一机械化军全歼,整整十个小时的战斗,敌我双方互射的各种炮弹高达四十万发,如此狭小的地方发射了如此众多的炮弹,实为罕见,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赢了。原来担任守卫任务的第十九军和第八师以及炮二师,炮十六师除了留下一部分部队看管这十二万俘虏外,都转移到其他阵地上配合第一机械化军从苏联后方的夹击。
第一装甲师在三月十三日凌晨一点占领了达耳尼到曼佐卡夫之间的一个重要的车站,彻底的封锁住了苏联军队逃跑的路线。在各条进攻路线上的苏联军队接到十六集团军被击溃的消息,都十分的震惊,可是战场瞬息万变,让人很难分清楚实际情况。连朱可夫没有把握住第十六集团军的真实的情况,只是接到第十六集团军发来的最后一封电报:“……我部已经被突然出现的大批中国机械化军队完全分割包围,所有红军指战员奋勇血战,但敌人数倍于我,我军寡不敌众,损失惨重,现在集团军已经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战况十分危机,我部随时可能崩溃……”朱可夫不知道这股中**队是从那里冒出来的,但是他清楚的知道,现在绝对不可以宣布第十六集团军的遭遇,这会使得所有人斗志全无。现在首要的问题是集中部队,收缩防线,进攻已经完全不可能了,贸然撤退更是不可取,这样很容易让士兵们误解,也让对面的中**队发起反冲锋。
朱可夫的想法是先稳定军心,将部队收拢,这样突破也相对容易些。如果第十六集团军说的是真的话,那么突然出现的那股中**队力量将是前所未有的强大,比较配备给第十六集团军的坦克是总坦克的百分之六十,指挥人员相对来说也更加有经验,他们都没有抵挡住反而被包围,现在这些机械化力量更弱的逃跑正中了他们圈套。人怎么逃跑也跑不过坦克和汽车,现在不如先固守找出中**队的弱点,看准机会集中力量突围出去。朱可夫将命令下达到各个作战单位的时候,苏联人却发现中**队好象兴奋异常,将苏联军队牢牢的拖在了阵地上。参谋人员对朱可夫说:“现在时间不等人,等中国其他的军队到来后想撤退、收缩都没有机会了。”朱可夫听了下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集中所有火力掩护部队从阵地上撤下来,在断后部队几乎损失殆尽的情况下,于午夜前终于将主力的部队回缩到了离我们阵地二十公里处开始集结,就在这个时候传来后路被断,朱可夫知道中**队已经将自己团团围住了。
注:按照实际来说只能说是摩托化,因为装备的步兵战车很少,步兵还处于敌人的轻武器威胁下。另:如果有些认为伤亡太大的话可以参考苏联-芬兰战争中苏联军队的表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