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十二章 台湾三(1 / 2)

加入书签

缓睁开眼睛,眼前一片漆黑,有些迟钝的大脑慢慢想下之前发生的事情。周围静悄悄的,让张得浩稍松了口气,事情并没有到最坏的地步。清醒过来的他也听到了耳边轻轻传来从岩石落下雨水滴滴的声音,熟悉的声音让他精神一振,自己还在昏倒之前的那个山洞里。

昏倒之前发生的事情一下涌现在脑海中,这让他很快就振作了起来,不管怎么样,只要自己还没有被抓住,就表示自己还有机会。教导野外逃生的教官曾经告诉他们,由于驾驶飞机作战的特殊性,进攻作战空域经常会深入敌后,在飞行员在敌后被击落是家常便饭,因此跳伞逃生技巧便成为飞行员必须掌握的课程。

在黑龙江的时候,在航空学校接受了严格的陆地逃生训练。被调遣至南中国海后,随后就进行了必备的海洋和岛屿逃生训练。在那里教官告诉他们,一旦在敌后被击落,那么就要自求多福了。首先要克服的严酷的自然环境和追捕,如果运气够好,顺利逃脱出来,那么接下来就要想办法抵达潜艇巡航路上的固定汇合点,否则能活生生的回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那里,接受了四周堪比海军陆战队一样的严酷求生训练,短短的四周无法把飞行员训练成和陆战队一样精锐的地面作战部队,却也足够告诉他们如何在海洋和岛屿的南太平洋中生存下去。从航校出来的飞行员大多都在航校经过了两个月比较系统地野外求生和城市求生地训练,这里不过是一种强化的学习,四周的时间已经是足够。

这些训练让张得浩受益非浅。野外求生训练。告诉了他如何在孤身一人地时候不放弃希望,如何寻找隐蔽的营地和躲避搜捕,消灭自己留下的痕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设置隐蔽的警报和陷阱not……正是靠着这些还算生疏的技巧,让他得以在连续两天地逃亡中,躲避了日本人数次大搜捕,从被击落的地区顺利的逃逸了出来。

头依然晕沉,张得浩来明白这是伤口没有及时处理好,加上淋雨引起的症状。可是这个时候也来不及多想。他迅速的从口袋里拿出了打火机,看清楚了山洞的情况,大吃了一惊,被他捆住的小孩已经消失了,只留下了一捆被隔断的绳子,看了绳子旁边地砍刀,他很容易就能明白在他昏倒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真正让他吃惊的是,自己躺的地方。被人铺上了一层干燥的茅草,而且自己地手枪也在身前不远的地方。他把手枪拿起来,退下弹夹,子弹都还在。没有人动过,空枪上膛扣动扳机。也没有任何问题。自己躺地地方铺的茅草,他能很确信就在自己倒下之前,绝对没有看见过这些东西,而且下了一天的雨,要找到这些干枯的草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那么只有一个解释,有人来过,而且应该是居住在附近的人家,这个人应该是没有恶意的,否则看见了自己携带手枪和这身军服,就是不把自己捆绑报告日本殖民当局,也绝不会帮自己。

没有恶意,却并不代表这里就安全了,张得浩明白不能把自身安全寄希望于别人,尤其是在沦为日本殖民地近半世纪的台湾。刚刚起身,大脑就一阵眩晕,他很清楚自己已经没有力气来重新寻找更隐蔽到藏身地点了,更何况这里总比外面要来的安全一些。自己的身体已经虚弱到了极点,甚至不需要敌人动手,也难坚持下去。否则无论如何也不会对一个小孩子紧张到那种程度。把自己对柯尔特手枪仔细擦拭了一下,才挪起身体让自己靠在石头上,这个时候他这才真正明白以前一向不大重视大佩枪规定的含义。

按照规定,航空兵飞行员除了配备高温保暖的航空服、飞行帽、急救包等常用物品,在敌后作战时候,还根据作战区域等不同配备了当地的货币或少量的硬通货。当然匕首和手枪也是必不可少的装备,当初张得浩对飞行员统一配备的左轮手枪十分不解,事实上飞行员更喜欢配备威力巨大,外形威猛的大口径柯尔特手枪,对一次只能发射六发子弹,装弹麻烦的转轮手枪并不感冒。

经过了这两天来的亲身体验和身上的伤口,让张得浩真正明白了部队为飞行员配备其他部队均未配备的转轮手枪的目的。飞行员真正需要用枪的时候,只可能在被击落后,这个时候手枪的可靠性就至关重要,在现役手枪中没有什么手枪比左轮手枪更可靠,而且左轮手枪出枪速度非常快,用来自卫是再适合不过了。

当初被柯尔特手枪诱惑住的张得浩早就把自动手枪的不可靠性丢到了一边,或者根本就没有在意射击数千发子弹后才有可能出现的故障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如果不是自己手中的柯尔特手枪在枪战中突然卡壳,也不会导致自己受伤,弄得如此狼狈不堪的地步。

但此时他也顾不得思索更多了,大脑已经开始晕沉起来,不一会就又陷入了昏迷。当他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却发现伤口上已经被敷上了一层草药。感觉身体好些了,带着满肚子的疑虑,整理好身上的东西,准备离开。

他在发现那个小孩逃走后第一时间,就打定主意,立刻离开这个危险的地方。如果不是又一昏迷,早就离开了,虽然身上敷上的草药让他感到了一阵欣喜,有想见到这个帮助自己人的冲动。无奈在这里呆的时间已经够长,而且这种山洞目标太明显,如果日本人进山搜查肯定不会放过这里,如果再不走,就真的危险了。

在漆黑的夜色中。悄悄离开山洞。在大山中艰难行走了一炷香地时间,他就意识到自己选择了一条极为艰难地路。在漆黑的夜晚,行走在崎岖的雨后润滑山路上。对他这样一个身患重伤,体力严重不足地人来说是件极为糟糕的事情了。

最让他感到高兴的是,在最初艰难跋涉后,欣喜的看见

点点灯火。虽然有人的地方异常的危险,但是却没择,现在自己身体状态。再得不到必要的食物和药品,不需要日本人来抓捕,自己也没有办法逃脱。因为只有在有人的地方才有希望,或许能弄到一点食物,要是运气好的话或许能弄到一点草药或者找到一个藏身之所。已经长时间没有进食的他,在身体有些发炎后虚弱到了极点,几乎不可能依靠自己在野外找到足够的食物。

看起来灯光就在不远处,走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张得豪拖着疲惫身体在潮湿润滑山路上走了半个多小时,不知道摔了多少跟头,却发现灯火仿佛还是在远处。就在他用尽全身的力气,艰难前行的时候。远方地灯火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悄然的熄灭。

抬起混杂着泥土的脸,张得豪颓然无力的坐在路上。刚才剧烈地运动仿佛抽掉了他所有的力气,只有脸上冒着一阵阵地虚汗。对于一个在夜间行走的人来说,前方的灯火,不仅仅是照明指引方向,更能给以人鼓舞和前进的信心,指引着人前行。

坐在泥水中,大口的呼吸,脸上的汗混杂着沾染的泥水流淌直下,熄灭的灯光让这一刻张得豪想了很多。过去的二十多年发生的一切如同在昨日,哪怕哪怕在参军之初就明白可能会有这么一天,可能会在战场上流尽鲜血,可是实在不甘心就这样倒在这片土地上。从枪套中抽出手枪,又颓然的垂下手臂。想起家中的弟弟妹妹,已经年迈的父母……无论如何,自己没有流尽最后一滴血,就不会放弃回家的希望。

凭着记忆中的方向前进,极其幸运的发现了一条小路,小路的走向正是通往刚刚发现灯火的地方,意外的发现让他格外的兴奋。虽然不能确定,但至少有了前进的方向,在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之后,他终于看到了在山林中孤单单的一间房。可是到底是伤了这么久,饥饿和伤口的炎症,身体拖到现在已经是体力极限了。即便如此,他依然不敢贸然前去敲门,只是想找到一些补充热量的食物,然后尽快离开这里。

当他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躺在了地窖里,隐约可以地窖里挂着一些类似动物的皮毛和一些杂物,因为看不到光线,根本不知道时间,但是可以猜测天可能已经亮了,否则根本就看不见任何东西的。身上佩戴的手枪和匕首都不翼而飞。想起了被俘战友的遭遇,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他只记得晚上模模糊糊的找到厨房,刚刚狼吞虎咽的吃了一点留在厨房的残羹冷饭,脑子突然一痛,被打晕了过去。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没有被捆绑起来,相反受伤的地方还被敷上了一层草药,就和昨天醒来的时候敷上的草药一模一样。只有看到这些,才让心情沮丧的他重新拾回了一点希望,要是给自己敷草药的是同一个人,或许他不会出把自己卖给日本人。想了想,又把这个念头排除到脑外,苦笑不已,感觉脑子真的被烧坏了。现在病中的自己,手无寸鸡之力,一个孩童就能致自己于死地,只有在这里异想天开。要是手枪还在,他也不会如此悲观,起码要是日本人来抓自己,总能打死几个垫背的,即便是丧失抵抗能力,也可以留一颗子弹给自己,不会如现在这般只能坐以待毙。

阿秀待孩子吃完早饭去了“教育所”后,站在家里,忐忑不安,在弄堂里不知道走了多少来回,手指捻着衣角,眉头皱得紧紧的。昨天还是忍不住拿了土铳去看了阿雄说的地方,看到的是个身穿制服的秀气年轻人,躺在地上一动不动,靠近才发现,那个人头上不停的冒着虚汗,胸前靠近手臂的地方制服已经被血浸透,知道这事伤口感染引起的风寒。

阿秀看了他的样子,思考了半天。她很清楚。如果就这样放任不管地话,这个年轻人很可能过不了今天晚上。最后,还是决定帮一下这个来路不明地年轻人。她不忍心看着一个人就这么在自己眼前死去。回家中,背了一捆干草,带了一些草药过来。简单帮他敷上草药,垫上干草,这才匆匆的赶回家中。

回家守着孩子睡着了,心里还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只是求神保佑,但愿那个人伤好了点就自己离开。睡觉前,她把门窗关死死地,甚至拿桌子顶住了门,把割兽皮的刀放在床前的桌子上,最后想了想,又把土铙放到了床前。即使这样她仍然睡不着,在床上碾转难眠。在床上躺了半天。刚刚有点睡意的时候,突然听到厨房方向有声音传来。

当她打晕了偷偷溜进厨房的人,点上煤油灯的时候,这才发现。被打晕地居然是那个受伤的年轻人。这个时候她心里矛盾不已,“要是阿忠在家就好了。他肯定会知道怎么办,可是现在他不在,到底该怎么办呢?”把那个人交给保长的念头在脑中仅仅一闪而过,保长那双色咪咪的眼睛让她打心底感到厌恶。

以前阿忠在家,做为方圆百里山中有名的猎人,保长还不敢有什么过分举动。自从阿忠被日本人强征进军队后,看到自己一个孤儿寡母,就经常有意无意的过来骚扰,前段时间要不是拿着阿忠的土铳,很可能喝醉了酒的保长(保正)被非礼了,为这事还提心吊胆了好长时间,好在那以后一直没有山上来过。山下阿莱说起,听说阿忠之所以被征进日本军队,是保长极力向上保荐地,要不然日本人也不会从山里把阿忠征进军队,送到满洲去打仗,听到这些让她对保长的厌恶也多了几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