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1 七零末:论后妈的自我修养1(2 / 2)

加入书签

76年高中毕业后,女主主动请求下乡当知青,为祖国的建设尽一份力。

家里本来已经给她安排好了工作,知道孩子的选择之后,一大家子真是愁白了头发,却又犟不过女主,只能默默支持她,给她提前打好关系。

在家里人的打点下,蒋卫红并没有去太远的地方,而是去了邻省一个偏僻的小县城。

这里是第四军团驻扎的地方,居住在县城里的大多数是军人家属,治安自然没得说,就是的确是小了一点。

西北地区,地广人稀,水资源薄弱,当地正在开沟渠,挖深井,治理荒漠,到处都需要知识人才。

蒋卫红本来被安排在农场做出纳这种不用吃苦受累的活,但没想她一头扎进了卫生院里,重操前世旧业,做了一名实习护士。

在此期间,女主非常刻苦的跟着师傅学习,加上自己本身的医者底蕴,很快就成为了卫生院的中坚骨干。

比起那些非自愿,或者是不得不下乡的年轻人来说,蒋卫红的表现简直就是知青中的标杆。

不过也因为这份工作,男女主的第一次邂逅就是在医院里。

77年高考恢复,国内派系斗争平复,女主是县里面都一个自愿留县的知青,其他人为了返乡,罢工的罢工,参加高考的参加高考,全国知识分子爆发返乡热潮。

在这股热潮中,女主就是一股清流,但也因此在县城里站稳了脚跟,今后的发展自然不可估量。

个人有个人的选择,虽然失去了返乡的机会,但女主却收获了爱情。

而张月这个人,只是女主帮扶对相中的一个。

张月是个十岁的可爱小姑娘,家在县城外的小镇上,因为爷爷曾经是党国军人,虽然在建国之前投靠了新中国,但在全民反封建的热潮下,还是受到了极大波及。

爷爷被批斗死,父亲张震被波及,在她三岁的时候入狱关押,一直到78年拨乱反正后才被放出来。

张震被关押之后不到半年,张月的母亲刘凤英就抛下张月奶奶和张月,带着不满一岁的儿子跑了。

她父亲是地主,家里是富农,这样的政治成分在那个时代过得也不比张家好多少。

从张家跑回娘家后,在娘家人的介绍下,带着儿子一起嫁给了一个从越南战场上走下来的老兵。

这个官兵年纪有点大了,叫林保国,四十多岁,又不小心伤到了那个地方,不能生育,正好看到刘凤英有个儿子,想着以后可以有人披麻戴孝,就同意了这门婚事。

那个时候的人结婚是不流行领取结婚证的,刘凤英和张震没有结婚证,直接改嫁一点影响都没有,后面领取了结婚证,刘家全家立马从苦海中脱离了出来。

张震从牢里出来之后得知这个消息,又看到瘦弱的女儿和头发全白了的老母,既心痛又无奈。

张家老太太和张月亲妈一样重男轻女,十岁的女孩子长得又瘦又小,居然能在这种时代下撑到张震出狱,邻居们都觉得不可思议。

小孩子想妈妈,张震出狱后家里多了一个劳力,条件好了一点点,张月有爸爸庇护也不用再去做那些苦差事,一有机会就跑到县里去找妈妈。

哪知别人口中那个过得非常好的张凤英其实过得并不幸福,家里有个恶婆婆,丈夫愚孝,每天都被婆婆立规矩,过得一点都不开心。

每次一见到这个早就脱离掉的富农家庭女儿,就觉得那是让自己难堪的过去公诸于众,对张月根本不可能有好脸色。

若是遇到心情好时,能得俩个菜窝窝打发走,要是心情不好,那就是自动送上门来的出气筒。

有一次张月被打得厉害,被路人送到医院,遇到了女主这才活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