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184节(2 / 2)
往日里不敢说,也不曾想到过。唯恐委屈了兄长,才没有提及一家人亲上加亲的事情。如今你来了,便踏踏实实的住下,就如是在云南侯府里一样。
太孙妃是一早就定下的,想来兄长也真的不会计较这些,你侧妃的位子谁也动不得,往后也是如此。倒是全便宜我家这混账了,委屈丫头你离家回京。
等你们成婚的时候,我便去信让兄长回京。想来那时候你大哥也该是能担事了,到时候就叫你父亲留在京中。”
或许是朱标对沐英这位将他带大的兄长格外的思恋,说的话也就显得有些多了起来。
不过在场,不论何人,哪怕是汤鹊清也不曾有过半分的嫉妒。
说起来,西平侯沐英那是什么人?
早年可是国姓啊!是皇帝老爷子和马皇后的义子啊!
这样人家的闺女,不论嫁到哪家,那都是要做当家主妇的。哪怕是嫁入皇家,也该是正妃的位子,如今只能做一个侧妃,不论如何说,都是委屈了人家。
沐彩云已经是泣不成声,所幸有汤鹊清在一旁,轻轻的将她抱住,安抚着将脑袋靠在自己的肩膀上。
朱标低叹一声,最后的最后,才将目光投向被自己说成是混账的朱允熥。
朱允熥心中有些担忧和紧张。
老爹忽然回到东宫,并且没有事先通知,这可不是一个好讯号。
正当他如同小二十三叔看到太子哥哥时一样,紧张兮兮的抬头看向老爹。
便见朱标脸色已经是有些阴沉了起来。
“跟我去小书房。”
很平静,平静到让朱允熥后背发凉,心中胆寒。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朱允熥只能是一步一步的挪动着双腿,有些艰难的亦步亦趋的跟在了老爹身后,向着东宫小书房过去。
第二百零八章 父子局
东宫的小书房,总是让走进来的人,都需要去保持最大的克制可冷静。
满屋子的书籍和历年来的国事奏章,就好似是大山一样,让人一走进来就觉得这座山压在了自己的身上。
太子的贴身太监和朱允熥如今的贴身太监雨田,两人年岁差了两轮,并列站在了小书房门外。
朱允熥则是跟着朱标走进了小书房。
朱允熥推着轮椅,坐在轮椅上的朱标便举目看向这间已经容纳了他二十多年的书房。
一切都如同他刚刚入主这座东宫时一样,也切也如他去岁离京西巡时一样。
只是,最前面的国事奏章架子上,多了几堆新加入进来的奏章副本。
“都看过了?”
朱标坐在轮椅上,伸手指向那几堆新进来的奏章,回头看向儿子。
朱允熥点点头:“儿子总觉得国事不论大小,总是重如万钧一般,不敢轻易懈怠,唯有庄严肃穆之处方可翻阅。”
朱标满意的点点头,看了一眼桌案上堆砌着纸张册本的书桌。
想来,这些都是儿子这些日子在此地翻阅国事奏章,梳理誊写心中腹稿时的遗留。
他便又挥挥手,指向另一封布置在一个低矮窗户前的茶桌。
朱允熥笑笑,推着老爹就到了茶桌前,为老爹确定好位置后,自己就坐在了对面的位置,两侧侧目便能看到窗外,那一方墙角处并不大的翠竹、冬梅、青松。
翠竹不论时节总是碧绿如春,青松永远屹立不倒。
唯有冬梅,在这春日里悄悄的归于寂寞,默默的吸吮着身下的肥力,为下一个冬日的再次绽放做着准备。
小书房里每日都会有东宫的内侍宫娥进来洒扫清理,也会为小书房准备好从城外运回来的山泉水。
一壶山泉放在火炉上慢慢的煮着。
朱允熥已经开始为冲沏新茶,依着步骤慢条细理的预备着,从容、清淡,好似是那最出类拔萃学院士子,正在为品德学问最是高尚的先生,烹煮一杯弟子茶。
朱标则双手合在腹前,目光幽幽闪动着,平静的低头观望着眼前的儿子不过是为了冲泡出一杯茶汤而做的一切。
“去岁你第一次献策社稷事,咱记得是为了老爷子的万寿节筹措钱粮,提出来的驿站改制事吧。”
已经清理好茶盏,取了今岁新茶的朱允熥,抬起头看向朱标:“回父亲,是此事。”
朱标点点头:“如今想来,却也是妙笔,如今天下诸道已经稳步推进驿站改制,邮票寄托百姓亲情,商贾方便居住与存货。北方诸道更是安置了数千伤残老卒,你所设想的一切,都在慢慢的发生着。”
朱允熥有些不太愿意相信自己耳中听到的话,他觉得老爹之所以选择今天突然回来,定然是已经想通或者是放下吕氏被赐死、老二被圈禁中都凤阳的事情。
也唯有回到东宫,才算得上是关起门来说自己事情。
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朱标回来后首先是对自己身边的人一顿情感表露,自己到了小书房,头先说的也是国朝社稷之事。
朱标见儿子不开口,默默一笑:“这件事情做的很不错。说起来有件事你或许不知,河北、山西、陕西、辽东都司、北平行都司、山西行都司、袄尔都司,如今都已开始就地安置伤残老卒入府县衙门充任吏目。”
朱允熥心中终于是起了一层波澜,目光有些惶神,旋即便反应了过来,苦笑着看向朱标:“父亲和爷爷都看出来了。”
他用的是肯定句。
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scriptgtread_xia()/scriptg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