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论政论人(2 / 2)

加入书签

一来这两州地广人稀,他们也能有个生计,二来能阻断与原籍的联系,叛乱自消。」

这上下承接得那个顺畅,明显就是事先商量好的,这场朝会就纯是走个行事嘛!

而且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文帝得找个处置方法,可谓是老辣之极,正好是打在这帮反对度田官员的腰眼上。

毕竟说到底,这回叛乱四起,为的并非个人荣辱,而是家族利益所至,查明哪家支持叛乱,直接将这家族从当地连根拔起迁往他处便是,这叫釜底抽薪。

因此这帮人一听这话,便齐齐扑倒求饶:「陛下,万万不可啊!世族根系在于宗祠,因此便难离故土。

触犯律法者不过数人死矣,何至于全族迁徙,到时失其财货、不识风俗,这是要毁家灭门啊!」

文帝听后脸上一片和善,回道:「卿家言重了,迁徙后官府也会给他们土地,怎能叫灭门呢。

前朝武皇帝不还颁布了《迁茂陵令》,勒令天下豪族按期迁徙,也没见哪家豪族就灭门了,你们不要危言耸听。」

当然,文帝此时专门提起《迁茂陵令》,也不是随口说的,而是在警告这些不愿执行度田令的官员,自己已经是有所宽容了,让他们不要得寸进尺。

但实际上,文帝自己也知道,真要再强行《迁茂陵令》,那恐怕也是不现实的。

毕竟自己的统治的基础与西汉时已大有不同,虽然文帝也羡慕汉武帝能凭借着《迁茂陵令》和《盐铁国营》将国家财富集中到君主一人之手,可以

随心所欲地大规模攻打匈奴、大规模兴建宫室、园囿。

但他也需要考虑现实,自汉武帝死后,《迁茂陵令》便已经无法再正常运转,直至汉元帝时期废除《迁茂陵令》,地方豪强得实力便已经得到了极大得加强,自此尾大不掉。

而在他自己争霸天下得道路上,也是一路得到这些世家豪族支持才能成功的,就连他赖以起家得根基也是景枡郡得世家豪族。

只是一道度田令,让世家豪族出出血还行,但要真的断他们后路,只怕这十三州就真的是处处烽火了。

这帮世家豪族出身的官员,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他们也不敢来赌,一时间就把这事给默认了下来。

没人再反驳,于是文帝便盖棺定论:「既然如此,这事便就此定下了,从今日起,若有人真心悔改服罪,就用不着阖族迁徙,若死不悔改,就换个地方好好思过。」

朝廷大政方略议定,之后便是具体的实施细则,此事依然由太子主理,再在兖州陈留郡设立总理大营,督管征战与抚恤,监察各地度田令的施行情况。

不过其主要工作还是主管安抚事宜和战后统筹,至于具体该如何清剿,则由吴汉统领兵马执行。

但让李皓有些意外的是,自己也稀里湖涂的被安排了职务,被从太子身边调走,去协助吴汉征缴叛匪。

美其名曰青州是袁氏族地,李皓对青州情况更为熟悉,所以让李皓负责清剿青州叛匪。

而与李皓相对的是,袁慎也被从廷尉府调出,被安排到了太子身边,协助太子执行度田令。

至于东宫的兵马卫队,则被霍不疑给接管了去。

下朝之后,李皓本打算去找太子问问情况的,结果被文帝留了下来。

因此当天李皓也没法找人确认,只能是先行回府,等待和袁慎来商量。

袁慎问道:「你说陛下这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怎么在这个时候突然把你调离了东宫?」

李皓回来得路上便琢磨了一路,隐约间已然有了些想法,说道:「此次议事,陛下依旧让太子主理度田令,说明陛下对太子得信重并未消减。

在这种情况下,陛下应当不会去消减太子势力的,否则也不会在我离开东宫之后,又把你塞到太子身边。

所以我觉得,会不会是霍不疑在捣鬼,让陛下觉得我对于太子的影响力过大,所以才想把我调离东宫的。」

袁慎听罢沉默了一会,回道:「这倒是有可能,毕竟今天霍不疑和陛下一唱一和,明显是提前过的,那他在中间提了一嘴,也是方便得很。

不过若是这样,倒也不算是坏事,毕竟父亲和堂舅父各自分掌一州兵马钱粮,加上遍布郡县的曲氏子弟,以及你我又在朝中担任要职,花团锦簇之下本就蕴藏危机。

咱们如今还没有和丰饶功臣分庭抗礼的能力,适当的退上一步也是好的。

现在堂舅父谋求去职进入中枢,你这边经过这场平叛,多半就会被安排得州郡任职,到时我在太子身边再韬光养晦一段时间,如此倒是能够让其他人放心。」

李皓回道:「这样也好,不过韬光养晦没有必要,霍不疑这个人精明得很,你在他面前藏不住的,反而会露怯。

而且有他在前面压着,你露露锋芒也没什么,反正现在陛下既然把东宫卫队也交给了他,显然是让他把主要精力放过去了。

不过你需要注意,尤其是在我外出任职得这段时间,观察霍不疑这人得立场是什么,看他还有没有和三皇子勾连得迹象。」

袁慎说道:「嗯,我明白的,只是我想霍不疑应该不会再去投靠三皇子吧,毕竟太子为人仁厚,对于他又信重有加,只要太子登基,他

眼见着就是位极人臣。

反观三皇子,以他那性情匾察的性子,就算是霍不疑帮他登上帝位,只怕也未必能一帆风顺,他何必如此呢。」

李皓闻言没说话,毕竟这事从常理上来说,确实霍不疑都不该这么做。

尤其是在没有李皓出现的时候,他手掌东宫幕僚、税报、印信,只要太子登基,那转头就能直接专国秉政。

可即使如此,他依然选择了帮助三皇子,将太子给推了下去。

或许在他心中,有一些是顾念三皇子救他的恩情,但更多的应该还是为国家安稳着想,这么看确实比起大部分人都要无私得多。

至少李皓自问多半是做不到的,虽然自己不会一心想着改朝换代,但能掌控更多的权力,便能为自己挣取更多主动权,总好过将性命寄托于他人之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