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稳固新归附区(2 / 2)
要开发就要调动劳力,基地目前空闲劳力有多少呢?
在完成关度城建设之后,基地有3600名劳力处于机动状态,当时暂时安排他们修建基地主干道。
到基隆湾和桃园区归附时,基地主干道正好修完,劳力们处于空闲可调动状态。
这时顾二作出了修建通往基隆湾和南崁的道路的计划,于是各调了300劳力去修这两条路,其他3000人处于空闲中。
有空闲劳力,负责基地建设的唐维吉,根据基地的实际需要增建了一些工坊。
台湾多雨,需要常用到雨具。唐维吉组建了一个雨具厂,用纸、油、稻草、帆布、竹条、木材、麻等物品,造雨伞、蓑衣、斗笠。
本来准备建个草鞋作坊的,但多数人说草鞋自己动手,不用建作坊,于是作罢。
草鞋作坊虽然作罢,唐维吉根据基地的需要又建了一些其他的厂:如烧制钵子、坛子的陶器厂,将铁匠铺扩大成农具厂等等。
潘显胜也凑热闹,建了一个巢丝厂、榨油厂、蔗糖厂,还有用黄豆做酱的大酱厂、用粮食做醋的的醋厂。
这几处用去300劳力,基地目前实有的空闲劳力2700人。
顾二将这2700劳力全部调到竹堑平原从事开垦,同时调来1000头耕牛。两人配一头牛开垦耕田,另外700人修建水渠和田间小道。
将潘显胜调过来主持开垦工作。
先是在据点附近开垦5000亩田地,种水稻、红薯、玉米、牧草等农作物,建农庄、养猪厂、养鸡场,为据点提供后勤保障。
然后在平原东边靠近山区的地方,开垦出3000亩田地,将竹堑4社集中搬迁到这里,给半年的口粮,充足的种子、农具,100头牛、猪仔、鸡鸭,派驻两名管事和几名种植、养殖能手组织、指导4社土人从事生产,以此为基础建立竹堑公社。
又以土地面积为基础,将整个公社分为5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分配600亩田地。
对于公社的管理,完全由土人们自治。
社长和生产队长由土人们自已推选。
派驻的管事和种养殖技术指导员在帮助土人建成公社,并帮助公社实现生产正常运行后撤回据点。
公社第一年生产成果不用上交,以后每年80%生产产品公社自已分配,20%上交基地。
顾二对土人们说:你们每个单独的居住点叫社,现在把4个社合在一起,所以叫公社。
一个多月后,通往基隆湾和南嵌的道路完工,竹堑公社建成,对新归附区的稳固工作初显成效。
在做稳固工作的同时,探索工作也没停下。当头前溪据点刚一建成,驻扎其中的9个连队就以据点为前进基地,按之前探索桃园地区的方法,继续沿海岸线向南探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