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酬功劳贾珠升迁,示忠诚贾蓉退匾(2 / 2)
跟这位陛下相识多年,贾珠也算摸清了他的脾气。永嘉帝是个“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的人,心里更有一本账,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要发作。
但这位皇帝也有个好处,就是对自己人很大方。比如他认定忠顺王听话好使唤,不仅要在封号上示宠,还额外赏赐其子爵位。
又比如他觉贾珠才干非凡、忠心耿耿,就接连给他升官,丝毫不惧旁人看法。
想了一通有的没的,贾珠慢悠悠回了西府,却遇着甄宝玉来访。
甄宝玉出了孝,就在贾家族学读书,今次是过来给贾母请安的。等见过荣国夫人,这才寻贾珠说话,提到想参加后年的秀才试,重振家族。
对此,贾珠自是乐见其成:“这是好事,你既有此志向,就得好生用功,切不可半途而废。”
甄宝玉正色应了,顺势提及请教文章。这不是大事,贾珠答应的很爽快。
不一时,弟弟宝玉也来了。与甄宝玉互相见过,贾宝玉等对方离去,才说起他的打算:“大哥,我不想读书了,预备在学里打理庶务,做个执事。”
贾珠早知弟弟不爱读书,且经秦北锻炼,宝玉成熟许多,如今竟开始考虑“日后”,这让他十分欣慰。
心思电转,忆起媳妇提及湘云有了身孕,说不得是受此影响,宝玉才有这等想法?
思及此,贾珠笑着颔首:“这事我同意,父亲那边怎么说?”
贾政是族学山长,又是宝玉的父亲,这事自然得让他知道。
宝玉摇了摇头:“我还未与父亲说,想请大哥替我说项。”
贾珠失笑:“你啊你,竟使唤起我来了!”
宝玉的事,自己与父亲早有共识,想来老爹没什么意见。于是应了宝玉,第二日他便往正院寻了贾政。
政老爹只思忖片刻,便点了点头:“宝玉不小了,既不能做官,去族学做事也不错,总比窝在家里强。”
想了想,他有些犹疑:“宝玉这边,日后你有什么打算?”
对着父亲,贾珠并不隐瞒:“荣华富贵没有绵延不绝的,可祭田、族学能流传后世。
我无力顾及族学,将来不如交给宝玉管。他虽软弱,却有赤子之心,想来坏不了事。”
听他此言,贾政也很赞同:“那就这样吧!”
贾珠既得了准话,与宝玉说了,这位自是喜不自胜。因与宝钗的胭脂铺子有合作,宝玉得空了还得制香、做胭脂。
这下当了执事,不必起早贪黑读书,空闲时间更多,除了在族学打理庶务,就埋头做花儿粉儿,倒让铺子里多了不少生意,分红银子也赚了许多。
小两口手头宽裕,心情亦佳,成日从隔壁院里飘来愉悦的笑声,叫下衙回家、精神萎靡的贾尚书羡慕不已——都是富贵人家出身,真是同人不同命啊!
又隔了两日,贾蓉顶着两个老大的黑眼圈来寻贾珠,脸上颇显憔悴:“堂叔,侄儿想通了。”
给他斟了杯茶,贾珠温声劝慰:“那你自己上个折子吧。”
看贾蓉耷拉着脑袋,很是沮丧的样子,贾珠没忍住劝他:“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你看林家到了林姑父这代,因没了爵位,他方拼了命地科举出仕。
若他仍有爵位可承,说不得也与柳国公、治国公府的子弟一样平庸无能,哪能如现在一样简在帝心、身居高位?
要我说,爵位这玩意降等而袭,既没有祖上荣光,还让后代被曾经的荣耀迷了眼,失了进取之心,其实颇为鸡肋。
最后袭爵的一代,若扶不起来,你待如何?到时既没本事,又没爵位,不就成了普通富户?
若再没有出众子弟,不出两代就成了平头百姓,什么荣华富贵,那都是过眼云烟了。
所以让子孙后代不仰仗爵位,靠自己出仕,才是家族长盛不衰的关键所在。
宁国府的称号,其实自代化祖父开始,就不属于咱家。大可不必自责,这与你无关!你不过是做了个于阖族有利的决定罢了!”
贾蓉听他说了一通,面色渐渐好了许多,不似方才那么难看了。想了想,还是央求贾珠指点一回,在延辉院书房写好奏章,方揣着走了。
秦可卿见他去的时候蔫蔫地,回来却有些振奋,不由奇道:“爷怎么了,可是遇到什么好事?”
因媳妇问他,贾蓉方一五一十说了。归还敕造牌匾的事,秦可卿自是支持的。
如今听丈夫转述贾珠的鼓舞之语,她眸中的欣赏一闪而过,温柔拉着贾蓉的手:“堂叔这话在理,妾也这么认为。
与其沉湎过去,不如着眼当下,好生教育子弟,全凭各自本事过日子。”
贾蓉噗嗤笑了:“那我可有数了,看来咱们得快些生个孩儿才是!”
秦可卿登时羞红了脸,夫妻两个耳鬓厮磨了一回,秦可卿整了整衣襟,方说起寄居府上的尤氏姐妹。
“二姨娘去年嫁了芹兄弟,如今三姨娘也到了岁数,太太正发愁呢。”
贾蓉裸着胸膛,托腮笑道:“怕不是太太着急,是太太她老娘着急吧?”
秦可卿嗔了他一眼,倒没反驳。
这尤老娘在嫁给尤氏的父亲前,还与前夫生了两个女儿,并为其中的尤二姐定了一桩亲事,对方便叫张华。
张华之祖原是皇庄粮头,张华他爹亦然。因与尤老娘前夫关系好,两家就将张华和尤二姐指腹为婚。不料等尤二姐生父去世,张家竟遭了官司、家业败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