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明君强臣论上党(2 / 2)
魏赵韩三家分晋,东周的天下便进入了战国时代。战国分野:太行山以东以北为赵国,吕梁山南端、太行山中段及南端并大河南岸平原,为魏韩两国。也就是说,秦国要向东进入赵国,这太行山便是最后一道天险。太行山之为天险,在于它不仅仅是一道孤零零山脉。太古混沌之时,这太行山南北连绵拔地崛起,便轰隆隆顺势带起了一道东西横亘百余里的广袤山塬。
于是,太行山就成了南北千里、东西百余里甚至数百里的一道苍莽高地。
更有甚者,这道绵延千里的险峻山塬,仅有东西出口八个,均而论之,每百余里一个通道而已。所谓出口,便是东西横贯的峡谷,古人叫做“陉”这八道出入口,便是赫赫大名的“太行八陉”自南向北,这八陉分别是:轵关陉。轵者,车轴之端也。轵关者,通道仅当一轵之险关也。这个陉口位于河内太行山南端(今河南省济源县西北),是河内进入上党山地的第一通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魏国在轵陉口修筑了一座驻军城堡,叫做轵邑,专司防守这个重要通道。太行陉。亦名太行关,位于河内太行山南麓之丹水出口,正对韩国野王要塞,是为韩国连接上党的唯一通道。白陉。亦名孟门,位于河内太行山北折处(今河南省辉县西)。魏国在这里也同样修筑了防守城堡,叫做共邑。滏口陉。因在太行山东麓滏水河口而得名,位于赵都邯郸西南的石鼓山(古称滏山),山岭高深,形势险峻,为赵国进入太行山以西之上党的最重要通道。井陉。亦名土门关,位于太行山东麓井陉山,为赵国西出汾水河谷的重要通道,更是秦国从晋阳进入赵国的重要通道。飞狐陉。亦名蜚狐陉,位于太行山东麓恒山之峡谷口。两崖峭立,一线微通,迤俪蜿蜒百有余里,是燕赵通胡之要道。蒲阴陉。亦名子庄关,位于太行山东麓之燕国易县西北,是燕国向西进入楼烦的唯一通道。后世称为金陂关、紫荆关。军都陉。亦名关沟,为太行山最北之通道,位于燕国蓟城北部之军都山,是燕国北上胡地之通道。如此天险,秦国大军要越过太行山,却是谈何容易这八条通道中,北边四条(井陉、飞狐陉、蒲阴陉、军都陉)秦国是无法利用的。因为秦国大军只有从河西高原渡过黄河、翻越吕梁山、穿过汾水河谷平原,才只有利用北边两陉(井陉、飞狐陉)的可能。
其一是这条路线在当时根本不可能行进大军,其二是纵然千方百计行军抵达,大军也没有可以展开的战场,赵军若是把住关口,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种特殊的情势,便决定了秦国不可能从太行山北段进逼赵国。
从秦赵抗衡的军争大势看,此时的秦国已经稳定占据了河东、河内两郡,北边的晋阳也在与赵国拉锯之中。
最可行的进逼赵国的通道便是太行山南段的四条通道——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这四条通道,除了滏口陉在赵国腹地,其余三条恰恰都在目下秦国的河内郡。然则,整个这四条通道却都要通过一片要害山地,这片山地便是上党。上党者,以其高“上堪与天党”之赞誉得名也,可见其巍巍乎高踞中原之威势。太行山巨*排空般崛起时,连带掀起了一大片峥嵘高绝的山地,西面威逼汾水河谷,东面鸟瞰邯郸谷地,这便是横亘于两大谷地平原之间的上党高地。
这片高地北起阏与,南至河内与太行山连为一体,南北长三百余里。西起少水,东至漳水与太行山浑然一体,东西宽二百余里。
此上党山地嵯峨,河流纷纭,峡谷交错,林木苍茫,除了四条陉口出入,整个上党便仿佛一个浑然无孔混沌未开的太古封闭之地。便在这四条陉口渐行交汇的东部高地,恰便有一座险峻关口当道,这便是赫赫大名的壶关
此地两山夹峙,状如壶口,春秋晋国便在这里设置城堡关口,得名壶关。有了这壶关,便是你进入上党,也无法绕过它而进入赵国;当然,赵国即便从滏口陉进入上党,不越过壶关,也是无法南下西出。如此看去,上党山地便成了巍然矗立在太行山西麓的一道峻绝天险。
若是赵国尽得上党之地,便是邯郸西部天然的战略屏障,可一举将秦国压制在河内。
秦国若得上党,便可居高临下地逼近到邯郸百里之内,形成泰山压顶之势,赵国便是腹地大开,再也无险可守。虽然秦国也可从安阳北进赵国,然则却必须渡过漳水之险方可北进,其威力便远远不如夺取上党。而要夺取上党,大军出动粮草是个很大的问题,通过野王的水路运输,将是最为便捷的方式,惟其如此,上党天险便陡然大放异彩的同时,野王城就成了一枚重要的棋子,成为秦国志在必得之地。
“我王,此时野王城已被我大秦河内郡围困,可以说唾手可得;拿下野王城倒不急在一时,待谋划详尽,再一举吞下野王,进军上党不迟”武安君白起说完,将那锋利的长剑锵地一声收了回去。白起的面色依旧冷冰的,不见一丝生动的颜色。
“彩”秦昭王听完白起的解说,兴奋地朗声大赞,他目光灼灼地望着白起,言道:“这野王、这上党,本王是要定了,待来日武安君凯旋归来,本王当出城亲迎”
听完这话,范雎心里有点酸酸的味道,待想到这一切乃是自己远交近攻长策大谋的效用之一,他心底的醋意,终于慢慢地消解了不少。
(诚挚感谢各位支持正版、订阅本书的书友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