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这个建议不错!(1 / 2)

加入书签

“对了,燕大伯,我这里还有个插秧机,你看能不能做出来。”

商量好麦钐的制作,阮青青把脑子里想到的华夏广西65-2型水稻插秧机的大概模型给画了出来。

广西65-2型水稻插秧机是人力夹式水稻插秧机,主要用于水稻裸根秧苗的栽插。它体型小,重量轻。一台机子净重24公斤,其外形尺寸长34寸、宽39寸、高227分。一个人就能背着走,平原山地都适合使用。

两人一机,一天可插秧4~5亩田,最重要的是漏苗、伤苗、勾苗率都极低,均匀度合率高。结构不复杂,容易掌握。

“燕大伯,这种插秧机是铁木结构,分为机架、秧门板、秧箱、秧箱移动机构、压秧板及深浅调节板等7大部分组成。

其中机架是铁木结构,由船底(木结构)和支架(管套装拆式)组成。

船底是工作过程的滑行面,具有载重和平土作用,支架用以装配秧夹架、秧门板、秧箱移动机构等组件,它由前后横梁,左右斜撑和滚轮架组成,并由四个连接板与船底连接。前横梁上的方向操纵杆,用以操纵机子的前进方向。

秧夹架是由曲轴摇臂、分插秧操纵杆、秧夹板、秧夹、开关机构等主要构件组成。

通过分插秧操纵杆、开关机构等控制秧夹在工作过程中的启闭运动操纵杆上端有曲轴与机架相连接,两侧的摇臂滑槽卡在摇臂滚轮上,工作时前后摆动,使秧夹依照“7”形的轨迹运动,往复不断地进行分擂秧工作。

秧门板,板上开有6个秧门,上部装有秧门调节片以调节喇叭形缺口的大小。工作时,它强使秧苗清楚地分开,以保证分秧的均匀度。

安装时,把秧门板连接铁放在机架左右斜撑连接座的位置,穿上螺钉,拧紧螺母时注意放调节垫片,两面加放两分厚的垫圈。

秧箱是由弧形底板、侧板、拦秧杆、拦秧杆支柱、滑板、垫铁等构件组成。

工作时,用它装好秧苗,将其背面垫铁卡入秧箱移动杆卡耳,滑板放在滚轮架上,由移动机构带动左右移动,完成横向送秧,由压秧板、机子的振动、秧苗移动等作用,使秧苗沿弧形底板下滑,完成纵向送秧,这样供秧夹连续取秧。

箱移动机构是装在机架后梁上。工作时依靠秧夹架下插的冲力作用,通过摆杆、连杆、滑板、棘齿、齿条和移动杆等的联动作用,带动秧箱左右往复间歇移动(其中靠棘齿与左右换向板的碰撞达到换向),使热夹在固定位置上均匀取秧。”

燕曲风以及旁边的燕泽辰对照着图听阮青青讲解,他们都听得很认真。

听完阮青青的讲解,燕曲风凝眉道:“这个机子做起来要花费点功夫,我甚至可以全部用木头来做,但是一些易磨损的零件用木材来做坏得快。我这边建议最好还是用铁来做,毕竟这是一台精细的机子,做起来很是费功夫,频繁更换零件,成本高不说也容易耽误事。”

他沉吟半晌,“要不这样,我先将大部件做好,那些易损耗的零件能用铁做的就用铁。实在没条件做,就用木制的。”

阮青青点了点头,“暂时就这样吧!我去跟傅大人探探口风,看能不能搞到些铁。”

因为关系到收种,傅元昊听完阮青青的诉求后,给她指定了一家铁匠铺并匀了一批铁专门给她造农具用。

在麦收前半个月,沈郅醉和章丘明带领着从清水县征过来的两万士兵奔向西裕关。

阮青青家倒是没有名额,但是老宅那边有三个名额,分别去的是大房的阮世猛、二房的阮世升以及三房阮世富。

应征的人一走,枣子岭也沉寂了好一阵子。大家将悲伤掩在心底,麻木地忙碌着。

直到麦收开始,村子里才真正有了活力。

有了麦钐的协助,大家割麦子的速度果真较之前迅速了不少。尤其是那些很快就掌握技巧的村民割起来相当迅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