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 章 伏击(1 / 2)

加入书签

巴西士兵们被汉军监督着关押起来,热图里奥和几名中高级军官,则跟随庞振云一行人来到了指挥室。

“热图里奥将军,我军打算消灭赶往比亚里卡方向的援军,需要阁下的配合。”

刚一做下,庞振云便直接说明了意图。

“抱歉,阁下,这超出了投降协议的范围。”

听完要求,热图里奥一愣,然后下意识得拒绝。

“按照补充协议规定,我军有权获得比亚里卡战役相关的军事情报,从巴拉那河流域赶来增援的援军信息也在这个范围内。”

“可是,比亚里卡战役已经结束了,我军也向贵部交出武器、阵地,正式投降了。”

“不,比亚里卡战役没有结束,从巴拉那河方向赶来的援军也属于比亚里卡战役的一部分。”

“好吧,我愿意配合。”

热图里奥争取过后,见无法改变对方态度,也不再坚持。

“从巴拉那河方向赶来的援军有多少人?什么时候能够赶到?武器装备怎么样?带队军官是谁?作战风格怎么样?”

庞振云一连问出几个问题。

“援军大约4000人,由第二师一团、五团还有两个黑人营组成,带队军官为第二师一团团长恩菲尔德上校,估计三天后抵达,主要武器装备为一个炮兵连,配属6门65毫米轻型山炮,一个机枪队,配属3门重机枪。

恩菲尔德上校曾经追随陆军元帅加西亚,参与过第一次巴拉圭战争,受加西亚元帅影响,作战风格偏保守。”

“他们走哪条行军路线?”

“恩菲尔德上校比较谨慎,没有透漏具体行军路线,根据他用兵特点分析,应该不会走东部港口至比亚里卡这条路线,这条路线路程最短,但是容易受到侧翼方向,贵军伏击。

估计会绕道毛里西奥,然后再折返向西前往比亚里卡,第二条行军路线虽然路程会增加15公里,但是在比亚里卡一线守军坚守的情况下,不会遭受其他方向的伏击。”

“绕远路增援,他就不怕阁下坚持不住吗?”

一名汉军军官问出了一个让热图里奥尴尬的问题。

“恩菲尔德上校是个固执的人。”热图里奥硬着头皮解释道。

“感谢阁下的配合,您可以回去休息了,有需要的时候,再派人通知您。”

“好的,那就不耽搁阁下商议要事了。”

热图里奥通过通译,跟庞振云简单告别,然后离开了指挥室。

“巴西第九师及部分增援部队投降后,前后十天,我军在比亚里卡一线,消灭了约1.6万名敌军,如果再消灭掉巴拉那河方向赶来支援的4000人,累计消灭敌军2万人,巴拉那河方向,敌军剩余兵力估计约2万人,2万人撒在从巴西境内至巴拉圭南部的漫长流域上,兵力薄弱,是挡不住我军后续部队进攻的,诸位,战机难得,我建议趁胜出击,消灭来援敌军,继续扩大战果,大家都议一议,该怎么打。”

热图里奥以及一些基层军官离开后,指挥室内只剩下庞振云、胡昆山、沈德辉、张文廉周善初等主要军官。

“比亚里卡一线守军投降,东部港口、毛里西奥等据点留守敌军还未得到消息,不如命令热图里奥等巴西军官,配合我军接收东部港口、毛里西奥等据点,然后我军在当地部署兵力,等三天后巴西援军到来,趁他们立足未稳的有利时机,直接发动进攻。”

“不去管东部港口、毛里西奥等据点留守的小股敌军,我军直接就地布防,做出敌军还在坚守的假像,守株待兔,静等着巴西援军上门。”

“不妥,比亚里卡距离来援敌军路程过长,只是呆在原地不动,守株待兔,容易暴露我军真实意图,我建议,在张团长意见的基础上,将战场放在毛里西奥至比亚里卡行军路线的中间区域,选择一个有利地点,对来援敌军进行伏击。”

胡昆山、张文廉、沈德辉、张文廉等人从不同角度,分别提出建议,庞振云思索众人的建议后,用手在地图上划出一个点。

“沈参谋的提议不错,我建议将战场放在蒙特卡洛,在这里对来援敌军进行伏击。”

“蒙特卡洛四周都是平原地带,视野开阔,最近的一处森林距离大路也有将近2公里,按照陆军操典要求,这里并不是最适合的伏击地点。”

一名校级军官不明白庞振云将伏击地点选在

蒙特卡洛的用意,将自己的疑惑说了出来。

“行军作战要讲究因地制宜,韩少校,打仗不能只死搬陆军操典,要学会灵活应用。”

“请长官教导。”

庞振云很满意对方谦虚、爱学的姿态,解释道:“来援敌军指挥官生性谨慎,如果选择紧要地段设伏,敌军小心谨慎,派出小股部队侦查,容易暴露,反之,将设伏地点放在蒙特卡洛,则能降低敌军警惕性,达成伏击作战目标。

同时,除了在蒙特卡洛设伏,我准备从全军搜集1500匹状态良好的骡马,再挑选1500名熟悉马性的步兵,组成一支骑马步兵队伍,

待敌军驶出毛里西奥,由他们突击占领毛里西奥,截断敌军后路,我军再由正面发动伏击,将来援4000敌军,一口吞下去。”

“帝国本土中部的陆军官兵家中,大部分分有牧场、养有骡马,熟悉马性的士兵不难找,利用骑马步兵切断敌军后路,即能达到突袭的效果,也不会提前打草惊蛇,长官的作战计划考虑全面,职下佩服。”

刚刚提出疑问的韩姓少校一副认真学习的模样,不着声色得拍了个马屁。

“沈少校,将我军拟定对来援敌军发动伏击作战的计划上呈陈将军,请求批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