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693节(1 / 2)

加入书签

<dt class="tp"></dt>

<dt class="kw"></dt>

<dt class="rd"></dt>

而种副使最终选择出兵,只是整件事情的其中一步,并非是一个单独事件,毕竟之前就已经招降了嵬名夷山。

这就如同在一场战役中,将军根据前线情况变化,要及时做出判断,当然,种副使的这个判断,是否是局势所迫,这都还需要审理。

但是,在此之前,我们必须要确定一点,就是当时朝廷是如何看待诱降嵬名山的。如果一开始就是否定诱降,那么种副使行为,是必然构成违抗诏令罪,那就不需要再审。

然而,根据之前他们的供词,朝廷似乎并没有阻止这种行为。而根据我们所查,郑学士是全权参与了此事的决策,这也是我请郑学士来的原因。”

这一番话下来,几乎所有人都对张斐是另眼相待。

包括种谔、种诂、折继祖等武将。

之前他们感到冤枉,那是从战略角度,以及结果论,事实就是收复绥州,这将扭转北线的被动局面,怎么说也是功大于过。但他们从来不敢从司法中,去跟对方辩论。

因为他们也觉得这没得辩的。

但是经过张斐这么一分析,完全是有得一辩啊!

厉害啊!

这都能找到漏洞。

第五百二十二章 文武与法(七)

诡辩!

这小子跟其岳父可真是一丘之貉,就好卖弄学问。

相比较武将的激动,一些文官就有些不太认同。

因为这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它从来就不是律法,其实也没有法令来判断。

但是,张斐说得,也没有错,将军在战场的一些随机应变,当然是被允许的,不可能敌人都打到门前来了,将军还是先征求皇帝的同意,再来决定是否反击。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如果是从种谔出兵这一刻算起,必然是违抗诏令,但是若算在最初的诱降,这就不一定了,种谔之前的供词是否真实,就非常关键。

这也是那些文官不满的理由,认为张斐是在为种谔开脱。

同时,他们也理解为什么郑獬会出现在这里。

郑獬也觉得张斐有些偏袒种谔,但也不得不承认,张斐说得更有道理,按理来说,这本就是一件事情,只是揶揄道:“张庭长,你如今可是庭长,亦非珥笔。”

张斐呵呵道:“我没有偏袒任何一方,此案既然存有争议,就得审理清楚这些争议,适才郑学士应该听到了,种副使不断强调当时是处于千钧一发之际,迟则生变,故而他选择果断出兵,故此我需要弄清楚此事。”

郑獬点点头,“我明白了。”

张斐轻咳一声,问道:“依郑学士之见,当时朝廷对于诱降嵬名山兄弟,是怎样的态度?”

郑獬道:“我并不赞成这么做。”

张斐稍稍一愣,立刻问道:“郑学士的意见是否可作为朝廷的决定。”

“那不能。”

郑獬赶忙解释道。

张斐笑道:“我问的是,朝廷的态度。”

郑獬点点头,思忖片刻,才回答道:“朝廷最初的态度,也只是让延州方面试试看,并没有明确反对,但此事在朝中引发不小的争论,且大多数大臣都反对此事。”

张斐颇为无奈地点点头。“这我也听说了,但是那些大臣们的意见,并不在此案的考虑范围内,正如郑学士方才所言,皇庭是讲律法的,而不是讲政见。”

郑獬纳闷道:“但是方才郭相公也阐述过自己的政见。”

不阐述政见,这如何能行。

张斐道:“那只是为了了解清楚,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至于他的那些政见,不会对最终的判决产生丝毫影响。”

郭逵听得面色一沉,敢情我都白说了呀!你这个臭小子。

张斐稍一沉吟,又问道:“那么最初种副使诱降嵬名夷山,依法来看,是否有违抗诏令?”

郑獬思索半响,然后摇摇头:“没有。”

要是不被允许,陆诜早就阻止种谔,而且后面也不会下一道诏令,让陆诜和薛向谋划。

张斐问道:“朝廷为何不从一开始就拒绝。”

郑獬道:“因为朝廷也不清楚具体情况,为防止边将贪功冒进,故才下令,由陆知府和薛转运使来主持此事。”

说到这里,他又立刻补充道:“在这时候,朝廷尚在犹豫之中,而并没有决心收复绥州,毕竟当时官家才刚刚即位,且面临十分严峻的财政困难,此事若爆发大战,可能百年社稷,都将会毁于一旦,但谁也没有想到,种副使会不等诏令,擅自出兵。”

张斐问道:“假设种副使是等到诏令,且陆知府和薛转运使,认为可以继续下去,那么种副使的行为,算不算的上违抗诏令?”

郑獬反问道:“不知张庭长这么问?”

张斐道:“因为我要确定一点,朝廷在当时的决策是否明确反对收复绥州。”

郑獬犹豫半响,摇摇头,“那倒没有。”

张斐问道:“方才郭相公所言,郑学士也应该是听见了,他认为绥州地势极为关键,以至于西夏到现在都纠缠不休,朝廷当时又是否知道,无论过程是怎样,只要收复绥州,西夏必定会出兵来夺?”

郑獬点点头道:“当然知道。”

张斐道:“既然明知这么做,会引发战争,朝廷为何不从一开始就拒绝招降,到底犹豫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