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章.督抚齐至.(1 / 2)

加入书签

摄政大明作者:虫豸

……

……

对于一名官员而言,“权”、“势”二字缺一不可。

权,是明面上的地位与决定力;

势,是现实中的潜在影响力。

若是有“权”而无“势”,就必然要成为傀儡、被他人架空,若是有“势”而无“权”,也终究是名不正言不顺、不能有效保障利益。

此前,梁辅臣身为全权钦差大臣,固然是有权了,但因为赵俊臣在陕甘三边威望太高的缘故,花马池营的大多数官员皆是要看赵俊臣的眼色行事,却是有权无势的尴尬局面。

这般情况下,梁辅臣也是表现低调,并没有强行与赵俊臣争抢风头,反倒是表现出了一副从善如流、虚怀若谷的模样,一切事情都与赵俊臣共同商议着决定,给予了赵俊臣足够的尊重,颇有些和平过渡的意思。

但这一天,梁辅臣与关武元见面谈话之后,两人可谓是一见如故,关武元更是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保证,他与他麾下的五万禁军援兵今后将会毫无保留的全力支持梁辅臣。

得到了关武元的鼎力支持之后,梁辅臣顿时是心中大喜,只觉得底气充足了许多。

自那以后,接下来的两三天时间里,梁辅臣的态度也就悄然间发生了变化,他的作风渐渐变得独断了起来,许多事情也不再询问赵俊臣的意见,并且是利用各种手段为自己建立威望。

对于梁辅臣的这般变化,赵俊臣早有预料,也是乐见其成。

说根到底,赵俊臣已经提前为陕甘三边规划好了未来方向,梁辅臣的诸般决断,也只是依照着赵俊臣所规划的路线前进,实际上就相当于给赵俊臣打下手了。

更何况,梁辅臣的办事能力很强,眼光、手段皆是不缺,许多方面还要更强于赵俊臣,陕甘三边的一些事情交给梁辅臣来处理,赵俊臣也很放心。

就这样,在梁辅臣的主动争取、赵俊臣的顺势退让之下,陕甘三边的军政大权逐步移交到了梁辅臣的手上。

至此,梁辅臣终于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权钦差大臣。

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但赵俊臣也没有闲着,把明面上的权力转交给了梁辅臣之后,赵俊臣依然还有一些暗地里的事情需要处理。

或者是进一步整合自己在陕甘境内所建立的人脉与各项收益;

又或者是利用赈济灾民的名义,把那些不愿意返回家乡的灾民们,分别安置到自己的各地田产之中;

再或者是不断接见陕甘境内的各位封疆大吏、文武官员,暗中进行各种利益交换;

尤其是最后这一件事情,让赵俊臣获利颇多。

这几天以来,因为赵俊臣此前的召集令,各地的文武大员们纷纷赶到了花马池营。

河东巡抚吴敏、河西巡抚张文辉、陕西巡抚章德承,以及他们辖下的三司大吏;

甘肃军镇的镇守总兵金虎原、宁夏军镇的镇守总兵、榆林军镇的镇守总兵王源、固原军镇的镇守总兵方振山,再加上延绥、神道岭、兴安、凉州等等重要防区与关隘的总兵与指挥使……

(注:在明朝,镇守总兵与总兵的地位不同,只有九大军镇的总兵才被称为镇守总兵,一些重要防区与关隘的主将也有总兵职衔,但权力较之镇守总兵大有不如;而在陕甘境内的几处军镇之中,则要以甘肃与固原两大军镇的防区最大、实力最强。)

一时间,花马池营内竟是一口气聚集了二十余位封疆大吏。

这些文武大员抵达了花马池营之后,大都是第一时间拜访赵俊臣,梁辅臣则是屡次遭到了无视。

这不仅是因为赵俊臣如今的声望太高,更是因为赵俊臣手里的那份请功名单,如今依然是迟迟未能确定的缘故。

赵俊臣一举全歼了十万蒙古联军之后,赫赫战功可谓是百年罕见,朝廷必然会封赏所有得有功官员。

所以,这份请功官员名单,也就成为了所有官员眼里的一块香饽饽。

简而言之,任何官员只要是可以名列请功名单之中,哪怕只是稍微被提了一下名字,就一定会收获大量的好处,即使是不能立刻官升一级,至少也会记功一次、今后优先提拔。

这样一来,各地的文武大员们赶到花马池营之后,自然是迫不及待的纷纷跑到赵俊臣面前争取好处,就好似一群苍蝇闻到了臭肉一般。

当然,在赵俊臣率军全歼蒙古联军期间,陕甘三边的绝大多数官员都没有发挥任何作用,甚至还有很大一部分官员拖了后腿,按理说这份请功名单之中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有他们的名字。

但在众位封疆大吏眼中,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因为赵俊臣也不是一个固执古板之辈,事实上赵俊臣的态度很是友善随和,只要是他们交给赵俊臣的好处足够多,赵俊臣也很乐意在请功奏疏之中添上一个名字!

就这样,将士们用性命换来的一场胜利,最终却是演变成为了高层官员们的一场分功盛宴!

许多将士在战场上牺牲性命,最终只是换来了区区五十两银子的抚恤,但这些封疆大吏们却是什么事情都没做,却是轻易获得了数以百倍计的好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