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土木灵师养成日常 第4节(1 / 2)
太阳偏斜,隔壁传来一阵动静,原来是李婶的女儿李麦穗回来了。
秦晚知道她,昨天李婶很得意的提起了自己这个女儿,她的木系亲和度达到了三十四。
别小看这个数字,在五百年前尚有许许多多人觉醒木系异能,但在五百年后,木系异能已经变得和曾经的治愈系、空间系、预言系一样罕见,原因就在于绿色的灭绝。
现在大部分人的木系亲和度都在十以下。
达到三十的话,如果能购买觉醒药剂就有一定概率成为木灵师,五十会被官方招募,八十的话算非常珍贵的天才,会被首都魔都等超一线城市争抢,给予各种优惠福利政策,比如渣爹一度忧愁过的首都户口、首都实验田,若能达到九十就有很大可能觉醒木兮异能,那就更了不得,堪称一步登天。
秦慧君跟她说过,别看王婶家吃的很丰盛,但李婶家的底子其实更厚。
但他们还是住在棚户区,因为他们想存钱购买觉醒药剂。
“慧君,我家麦穗放假回来了。”李婶带着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子走了过来,“麦穗,这是咱家隔壁的,你叫秦姨。”
李麦穗穿着蓝色的上衣,蓝色的裤子,样式有点像统一的制服,五官普通,皮肤还晒得很黑,她不太好意思的笑了笑,小声道,“秦姨。”
秦慧君知道李婶的来意,便顺着她的话夸了几句。
李婶果然很高兴,大声的说着她女儿怎么受东家的重视,每次收货期总会送给她一些人造食物当福利云云,把张工都引了过来。
张工也挺喜欢掺和这些家长里短,不怎么计较他们上工的时候偷懒,反正验收的时候合格就行。
秦晚一边捡石头一边听着,渐渐就知道木系亲和度达到三十是一道坎,非常容易找到工作,不管是官方的农场还是如兴盛农场等私人承包的,都喜欢收这样的农民当雇工。
年纪小也行,没有经验也行,甚至是力气不够大的女人也行,他们不挑。
因为木系亲和度高的农民侍弄人造植物效果很好,某种程度能抵消一部分饲料。
秦晚一直惦记找个工作,但她身体太差,无法干重活,便是捡石头这样的轻活也要干一会儿,再休息一会儿,如果是当个农民的话,她记得原主的木系亲和度有二十二。
“麦穗来,你也教一教你秦姨这地怎么翻?”李婶自豪道,“慧君,你别看我这女儿年纪轻,干起活来可利索了,据说他们兴盛农场东家还特地找了人来教他们,咱也跟着偷个师。”
秦慧君迟疑,“这个,可不好外传吧,万一连累了麦穗……”
“秦姨你不用担心,我们老板不会介意的,这只是一些很基础的知识,并不涉及到农场的机密。”李麦穗道。
“那就多谢你了。”秦慧君不再客气,笑道,“说起来我这一辈的都没种过田,笨手笨脚的啥也不会,就知道埋头干,这地翻的也不好。”
“谁说不是呢?麦穗,你们老板可真好。”
还有人夸奖道,“要我说也是麦穗聪明,这才进农场半年都会教人了。”
李麦穗被夸的脸都红了,尽管看不大出来。
李婶则非常享受众人羡慕的目光,说了好一会儿,看时间不早了,才继续去开荒,还不忘交代麦穗好好教众人。
秦晚看着秦慧君在李麦穗的教导下,掌握了正确的用力姿势、技巧,果然省力许多,心里默默记下。
这日果然完成的很快,不等张工来验收,秦慧君就催着秦晚回家做饭。
秦晚和弟弟煮上浓稠的红薯粥,就看见李麦穗也回来了。
她对着对方笑了一下,算是打招呼。
李麦穗愣了下,也笑了笑,她也是提前回来做饭的。
见她煮上饭,就去忙活门口堆积的废品,那是李丰收带着她妹捡的,秦晚过去给她帮忙。
李麦穗有些受宠若惊,“秦家妹妹,你……”虽然秦晚瘦过头,但身上有一种很特殊的气质,让李麦穗觉得,她一点也不像棚户区的人,反而像他们老板家的女儿。
秦晚说,“李姐姐,你叫我晚晚吧,我妈也是这么叫我的,有些事我想请教你。”
“你、你说。”李麦穗定了定神。
“你们农场还要人吗?”
李麦穗点点头,明白了,“晚晚,你也想去我们农场打工吗?”她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招人的话,有没有什么条件?”
“有的,首先是木系亲和度要达到三十,然后——”她看了一眼秦晚的体格,为难道,“虽然我们农场不像末世前特别要求体力,但许多农活也都是重体力活,我亲和力比较高,老板没让我太累,可也是一天到晚不得闲,尤其是农忙的时候,女人跟男人都要当畜生使。”
她可是看到秦晚捡石头都捡一会儿,休息一会儿,这体力太差了。
“当然如果亲和度更高的话,那就只要每天去田里面逛一逛,浇浇肥施点水,据专家说,亲和力越高的人和作物相处越久、侍弄越精细就能长得越好……”
秦晚道了声谢,知道这工作做不了了。
她既不是力气大、能承担重体力活的,木系亲和力也不够高。
帮着李麦穗处理完那堆废品,陆陆续续就有人回来了。
“晚晚跟我们家麦穗聊天呢。”李婶走在前面,还是精神奕奕的。
秦晚点点头,“向麦穗姐请教了一些问题。”
“说了什么?我们家麦穗实心眼,能说的肯定都跟你说。”李婶有点好奇。
李麦穗嘴巴张了张,没说,怕打击到这个瓷娃娃一样美丽柔弱的小妹妹。
倒是秦晚很坦然,“这不我也成年了,总不能靠我妈养着,也像个麦穗姐一样找个工作,多赚点钱。”
末世后的成年年龄调到了十六岁。
但只要过了十二岁,就可以去工作,不算童工,避难所的学校很罕见也很贵,义务教育早没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