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猜忌(1 / 2)

加入书签

轰.

此言一出。

顷刻间,宛如一声惊雷于朱高炽的脑海中炸响开来,身形猛地一顿的愣在了当场。

就这般。

过了好一会的时间,朱高炽才从愣神中回过神来,神情中一脸警觉的看了过去,面色中难以置信之意尽显,一度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听错了,或者朱高煦说错,随即有些小心翼翼的出言试探,问道:

“不是.”

“老二,你方才说什么呢?”

“究竟咱听错了还是怎么的.”

“要不你再说一遍呢?”

朱高煦:“!!!!!!!!”

瞧瞧这说的是什么话。

什么叫听错

说的那么简单直白的话语,怎么可能说听错,就直接听错了。

说白了。

就是不愿意相信,或者说不想相信罢了。

对于太子爷所言之话语,以及心中乃是作何感想,亦或者说有着什么样的想法,朱高煦的心中自是比任何人都清楚明白。

不过既然别人让再说一遍,他自是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也完全没有任何的必要。

再说了.

既然话都已经说出了口。

不管最后是成与不成,那肯定是需要得到一个明确的答复,自是不可能就这般半途而废。

为此,朱高煦紧跟着简单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半眯着双眸猛然睁开,直勾勾的看向站在不远处,正一双虎目炯炯有神盯着自己的太子爷,两者目光对视在了一起。

之后,他略微停顿了一下,冲其重重的点了点头,沉声道:

“老大”

“对的,就是我方才说的那样,你也没有任何听错和听岔。”

“就眼下的事情也是真的.”

“不过既然你想再听一遍,那咱自是不可能如此吝啬。”

“我的意思.”

“这马上就要过新年了。”

“汉王妃、以及王府一大家子的人,已然前去就藩近乎一年多的时间了,虽平日大家时常有着书信的来往,也会彼此沟通、言知彼此的情况。”

“但毕竟彼此一家人,分隔两地那么长的时间。”

“每日回到汉王府邸,见着空荡荡的王府”

“说实在,心中实乃是感触颇深,那种感觉实乃不足外人所道哉。”

“所以.”

“咱这不想趁着,过年的时间。”

“前去封地中走上一圈,一则是看看封地的具体情况,二则是想看看前往府邸一年多时间的王妃和孩子们.”

“但由于咱的身份特殊”

“老头子又没有在应天府城中,当然你也知道老头子对咱是个什么德性。”

“为此想先与你沟通一番,想要听听的意见。”

“想来这件事情上,只要你不反对,只要你没什么意见和想法,届时再帮咱说上两句好话和冠冕堂皇的话,纵使老头子再混蛋,待面对我们两兄弟都如此的意见统一,都站到了一条线上,想来他也说不出什么子丑寅卯来。”

“应该也就不会阻扰,或者不让咱离开应天府城,不会不让咱前往封地。”

“此番解释,此番言语够不够清楚明白?”

“应该能够理解我的意思了吧?”

“所以也就不用怀疑和担心,那什么所谓的听错了和听岔了的事情。”

“因我本来就是这个意思,也是说的那样的话语.”

尴尬!

大写的尴尬!

亦彻底的懵逼,愣在了当场。

直接把太子爷给整的愣在了当场,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此事非他故意如此。

实乃是,朱高煦看似简单的要求,但这里面所牵扯着的事情,可是实打实的非同小可。

为何明明朱高煦封王了,却没能够前往封地就藩?

是他不想去吗?

显然是不太可能,那是被老头子把路给他直接堵死了。

又为何永乐大帝会故意将朱高煦,前往封地就藩的路给直接堵死,又为何要耗费这样的小心思呢?

说白了。

肯定是担心和顾虑朱高煦的实力和本事,担心发生某些大家都不愿意见到的事情,造就同室操戈的惨烈景象,不想朱高煦走上永乐大帝的老路。

要知道.

这一系列的事情,那还是在朱高煦封王的时候,汉王妃等人并未前往封地就藩的时候,永乐大帝就如此的忌惮、就如何的担心和忧虑。

可想而知,朱高煦的本事,是有多大。

而眼下至今。

比之以往,亦是有着,相较于以往更加之大的区别。

亦或者说,再直白一些的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眼下的汉王朱高煦,如今的威胁和实力,比之以往更甚。

为何?

因为汉王妃、以及王府那些个人,这一年多的时间,在封地之中做了什么,或者说有着什么样的操作,虽有很多的事情,封地中会刻意的回避和封锁消息。

但这世间哪里有不透风的墙,此间汉王封地中的某些情况来说,或多或少总归是不可能全部隐瞒和隐匿的住,而此间消息和情况,也自是全部汇聚于他的手中。

想着手中汇聚的,关于汉王封地中的消息和信息,以及眼下朱高煦的要求。

于此间事情上,真的很难不让人为之多想,或者说有着别样的看法和想法,亦让人有些拿捏不准朱高煦的心中真实的想法。

虽朱高煦不止一次,毫不避讳且明言不会跟他抢皇位,对皇位没有任何的兴趣,同时他心中也清楚,朱高煦应该不可能眼下傻乎乎的真的动手。

但太子爷却是,心中真的不敢赌。

因为人心和人性.

乃是这世间,最让人不放心,也不可能放心的东西。

天知道.

其会不会脑袋抽风,会不会脑袋一发热,干出一些个昏了头的事情来?

这种事情,没有任何人敢百分之百保证。

就眼下的这种事情,实乃是真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