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颍川(1 / 2)

加入书签

(诸葛亮是181年出生,庞统是179年出生,徐庶也是差不多是这个阶段出生的,做了一点点小改动哈。)

“孔明,元直,士元,汝等三人可有什么疑惑?”中年文士拿着手中书简,问道。

“老师,并无。”

三人摇摇头,刚才水镜先生所说的无非是《孙子兵法·计》一书,这本书他们早已背的滚瓜烂熟。

司马徽抚摸着自己的胡子,说道:

“你们学识都快比得过我了,在你们面前,真是觉得自己老了。”

诸葛亮站起身来,面带尊敬,拱手说道:

“非也,老师儒道以‘教’炼字,助吾等修行,不愧于师。”

庞统跟着站起来,由衷说道:

“如若没有老师的教导,吾等三人儒道境界也不会提升的如此之快,其他人羡慕都羡慕不来。”

徐庶挠了挠头,跟着说道:“说得对。”

看三个弟子都如此尊师重道,司马徽欣慰的点点头,这样的弟子,才值得自己费心费力教导。

“哈哈哈,不过是尽到一个老师的职责罢了。”

又想起什么,问道:

“为师的炼字为教,你们三人想好用什么字来作为自己的炼字了吗?”

三人互相对视一眼,尽皆笑了出来,诸葛亮率先开口,自信的说道:

“老师,我已经想好了,我的炼字为火,野火燎原,可焚城郭。”

“大汉五行为火,亮当如萤火,投入大汉这轮耀日之中。”

司马徽说道:“学得文武艺,拜与帝王家,孔明如若不浪费你的天赋,怕是三公也可坐的。”

庞统不甘落后,在诸葛亮话音刚落的刹那,便拱手说道:

“老师,我的炼字为诡,出奇制胜,剑走偏锋。”

“以正合,以奇胜,唯有诡道,方可赢得大胜!”

听得庞统的话,司马徽眉头微皱。

这个弟子的天赋才情当是世间一流,甚至不输于诸葛亮,就是苦于相貌。

无奈世人多看外表,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庞统有些偏激,养成了既自卑又自傲的性格。

意图用大胜来掩盖住自己外貌的丑陋。

这跟稳扎稳打、思虑周全的诸葛亮大不相同。

司马徽委婉的提醒道:

“话虽如此,但兵者乃国家大事,不可轻动。”

庞统点了点头,眼中火焰却是不灭。

心中思量,世人大多肤浅无知,哪怕是一些颍川读书人也是如此,把自己外貌丑陋当作攻击自己的点。

武断的觉得他庞统不过是一个丑陋村夫,无半点用处。

自己非得用一场不世之功来堵住他们的嘴不可!

不明白庞统心里想法的司马徽点点头,以为他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

转头看向一旁面相普通的徐庶,问道:

“元直,你呢?”

徐庶憨厚一笑,说道:

“心!我的炼字为心,所思所求不过是赤子之心,忠孝两全。”

说完,对着诸葛亮、庞统二人拱手一拜。

“天下大任,望君莫辞,卧龙凤雏,远胜于吾,元直深知比不得二位师兄,日后便打些下手即可。”

诸葛亮走上前,伸出双手将他扶了起来。

“元直切不可妄自菲薄。”

庞统也在一边说道:

“是极,元直乃半道出家,此前仗剑行侠,令人佩服,后才弃武从文,有这番才学,天资实属难得。”

若是旁人听到三人言语,定会觉得这三人狂傲无比,谈笑间竟把公卿之位说的如此轻松。

可他们身上的气度,又莫名让人觉得理应如此。

司马徽看着师兄弟三人和睦的模样,双眼满含笑意。

等到三人出师之时,说不定能在大汉朝堂中留下一门三公卿的美名。

“吾徒尽皆俊才也。”

......

颍川郡治所阳翟。

青山绿水,土地肥沃。

这地方相较大汉各处显得繁华热闹不少。

一间间房屋坐落于城中,其中最多的为买卖各式文具之所。

街道上往来之人,虽是街井小民,却也是谦恭有礼,一派斯文。

几个穿着儒衫的读书人结伴而行,手中拿着刚买来的毛笔,看向青山中一座古色古香的书院时,眼神无比向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