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民心所向(1 / 2)

加入书签

在经历过一场大雨的考验之后,建宁府的河堤修造终于进入平稳期,全府上下继续忙碌了两个月,大堤基本完工。

此次建宁府所修的河堤北至南浦江口,南到大历县城,全长近二十公里,还有十多里的护坡。

两个月间调动的民力接近十万人,建宁府库为之一空,将水泥厂两个月间的预生产全部消耗掉,整个修造过程中,水泥也在加班加点的供应。

整个大堤修造工程消耗水泥五万多吨,放到王文龙的前世,年产三十万吨以下的小水泥厂都属于不合格的项目,连建设审批都过不了,但是在本时空,半年生产五万吨水泥的工厂已经是庞然大物,最高峰期间建宁府的水泥厂自己就雇佣了五千多人、用了一百多匹牲畜,二十个水力碾坊。

除此之外,民党和物理社所招募的二百多科技人员也参与大堤建造。他们来自设计建造化学物理各个科系。

到大堤建设完成之后,还有人要在大堤长期驻守。物理社如今已经有了生物所,除了培育良种之外,借助建宁大堤他们筹画开展淡水水生护堤生物的研究。

用生物养护水面建筑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技术。

比如泉州的万安桥,南宋人修造之时,因为修桥地点正是急流海峡,桥墩石摆放了几次都被冲走,宋人便使用了海蛎固堤技术,海蛎会分泌生物粘液附着在水边礁石上,宋人便专门将这种海蛎接种在桥墩石头上,利用它们分泌的生物粘液将大块的石头粘合起来,如此时间长了之后,石块相连便能够抵抗海浪,形成稳固的桥墩基础。

虽然在淡水环境养不活海蛎,明人也有种植柳树等方式来稳固河堤。

这些物理社生物系的成员,已经为大堤设计了全套的堤上以及水中种植计划,意图利用根系发达的柳树满江红等植物稳固大堤下方的土质。

万历三十七年十月十五日,建宁府的大堤正式掘开围堰放水。

建宁阖府庆祝。

百姓们受水患的滋扰太久了,终于迎来了坚固大堤,其热闹程度远胜过任何节庆。

本地的灶公庙、土神庙、道观佛寺,全都设立牌坊,客家人抬出“天师亲公牌位排位”,放炮游街。

鸡蛋、烟丝、白粿、柑橘、生……百姓虽不富裕,却自发将家中好吃的食物装盘摆到街上,酬劳游街庆祝的青壮。

富人家买了上百只鸭子,丢入建江之中,工人们纷纷拖的赤条条的往水里扎,争抢水鸭。

让王文龙印象最深的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听旁人说,他的两个儿子都因几月前的大水而死,唯留一个老朽。

他提着一篮白粿,拄着拐杖走上大堤,双腿一软便跪了下来,痛哭道:“建宁总算有金堤了,龙王保佑,龙王保佑,土人再不骨肉分离了!”

那一瞬间,王文龙眼角发热,一种难以说清的情绪萦绕心头。

大明百姓们不是愿意无知无觉、死气沉沉,只要给他们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他们也会拼尽全力的抓住。

明代建宁百姓是相当有骨气的,满清攻打福建,建宁作为延平府的最后一道门户,全城百姓一直战斗到顺治五年。

最后当清兵入城,“建人惊觉,各归纵火焚其居”,“先聚妇女于其中,俟焰炽,然后以身跃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