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年华 第6节(1 / 2)

加入书签

哦,其实是会的。只是懒得用到她身上罢了。

姜辞鼓着脸,扭头去看雨。姜辞啊,看见没,人是会变的,你可千万不要再高估你自己。

除了姜辞,在场的都是男士。姜辞没想到,边策是这里头是年纪最小的。

坐在主位年纪最大的那位,头发花白,笑起来慈眉善目,姜辞总忍不住想起自己的爷爷。

来之前姜辞设想过边策对她的介绍,比如“带个小孩儿来见见世面”这种随意但应景的大俗话,或者“我一个朋友”这种言简意赅点到为止的普通介绍。她万万没想到,这样正经的场合,边策竟然只是领她进去,安排她坐在他身边,并未用任何话语引导她跟在座的人打招呼。

大家正聊一件近日发生的趣事,典故频出,妙语连珠。瞧见姜辞,都只是客气颔首,不问来历。

这算是一种默契?是不想影响了雅士们交谈的氛围还是她压根不值得被在座的人记住名字?

算了,想多了头疼。总之这样的局跟边骋带她玩过的场合是全然不同的两种性质。

边策本就话少,又是小辈身份,甘愿做一个安静的聆听者。姜辞心绪定下来后,学他这副谦卑又气定神闲的模样,喝几口茶,听几耳朵妙谈,感受他当下的心境。

趣事讲完,他们又谈时事,虽然在场的姜辞一个都不认得,但从他们的交谈中,姜辞大致能识别他们的身份或所从事的领域。

再往下听,听到一些关键点,姜辞消沉下去的那股子心气悉数回到胸腔里,她顶着她两颗冒精光的眼睛看向身旁的边策,他仍是那副恭敬又散漫的公子哥样儿,可眼睛回给她的情绪有了声色。

边策看姜辞一眼,往她餐盘里搁了块儿茶点,示意她多用点脑子。

姜辞不敢碰手机,又觉得从包里翻出笔记本的行为显得有些愣头青。纠结之后,决定还是信赖自己的脑容量和记忆力。茶也不碰了,边策也不看了,一双眼睛跟着开口说话的“师父”走,一字一句都不想遗漏。

也不知道他们谈了多久,茶水续了几遍,点心换了几道,姜辞好久没这么认真应对一个只是闲谈的场合了,她只觉得从前她想结交资源的心性在此刻显得十分廉价。

她也彻底想明白,为什么进门时边策无须向众人介绍她。

他们交谈的内容对她而言值千金。

散场前,那位头发花白的长者经过姜辞时,递给她一张名片,“下个月来上我的课吧。”

姜辞受宠若惊,回神看了肯定事先就已经向众人推荐她的边策一眼,边策隔着一段距离回视她,眼底情绪很淡,像看一场云烟。

一开始,姜辞把边策想俗了,眼下觉得自己怎么诚恳道谢好像都不显真诚。她想了又想,最后对边策抱拳,说了声“谢谢老师”。

“我可不是你老师。”他更没打算教她。

“可你不喜欢我叫你边先生。”

“叫名字。”

“边策?”姜辞摇摇脸,“不行不行,太怪了。”

工作人员送来姜辞已经烘干的鞋袜,她坐在凳子上穿,边策没急着走,倚在几步外的小窗前等。

姜辞赏看这个男人的侧影,总觉得他跟画中人似的。

姜辞换好鞋袜,去接她来时披在身上的天幕,边策早她一步把东西从工作人员手里接过来,撑了伞,示意她站进伞里。

这是要送她去停车场?

“要不我再借一把伞吧。”她说不清她怂什么。

边策掀一掀眼皮,“没去接姜小姐已经是失敬,这要还不好好相送……”

姜辞没让他把话说话就站到了他身前,靠得格外近,圆眼睛认真地仰视他:“问你有没有女朋友,真不是觉得你不够绅士的意思,别多想哈。”

情绪掀起来,还未落地,她先一步往前边走,低声嘟囔着:“我对你好奇嘛,所以找个借口问问。没有最好,免得我跟你在一起时有心理负担。”

暧昧不明的最后半句话散开在雨声里,边策瞧她在石板路上跳着,总觉得自个儿给自个儿招了只充满表演欲的扑棱蛾子。

走到姜辞车旁,后备箱打开,边策把天幕放进去,一弯腰,瞥见杂物箱里的几张照片,上头签着当初还是他设计的签名儿。

“这不是,没要到钱,只要到几张签名照嘛。”姜辞语气有些沮丧,眼光落在边策脸上。心想,呀,真不巧,在这儿让你瞧见你前女友了。

边策神色未改,问她:“那抵债抵得怎么样?”

“不怎么样。”姜辞果断道。

边策笑了,抬眼看她:“是哪儿不好了?”

“也没有哪儿不好,就是看厌了。”

“接下来打算怎么办?”他其实是问她继续要债的事儿。

姜辞插科打诨,说:“打算退货。”

“行。”边策每次说“行”,就代表今儿到这儿了,“再见,姜小姐。”他学她的假客气。

姜辞绷了绷唇角,眼睛睁得老大,冲他摆摆手,人走开几步,又出声:“再见,边策。”

画中人步履匆匆,回画里去了,丝毫没停脚。

第7章

这一晚,姜辞汲取的养分过多,迫不及待赶回家梳理思路。路上,脑袋中冒出一个巧思,拨通了前段时间在某个商务局上认识的基金经理的电话。

她擅长学习,更擅长模仿那些高人们的话术,尤其是边策那副明明隔山隔海却不让人觉得虚伪的腔调。

这通电话是为了套话,同时她也通过尖端信息结识了一位靠谱的金融人士。两人约好见面时间后,姜辞知会老姜,要老姜把钱准备好。

老姜:“你把徐太太那笔钱要回来再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