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7(1 / 2)

加入书签

杨巡终于靠耐心靠水磨功夫,以市场做抵押,从国托贷出五百万现金。利息不低,加上花在贷款上的交际费用甚至比问个人借钱的利息还高一点。但这钱省心,只要借到钱,其他就是一年后还款的事了,不像问个人借的,三天两头得找找你,看你还在不在,试探你有没有偿付能力。想起这些,杨巡就想打自己耳光,当初妈妈得为他在家里承担着多大的责任,多大的压力,他没想想妈妈是人,还是女人,他竟然一直需索无度,以为妈妈是铁打的。

钱拿到手前,杨巡就已经就第二个项目的展开跑开了。他第二个项目还是市场,他尝足市场的甜头了。而在轰轰烈烈的轻纺市场、羊毛衫市场、小商品市场风潮中,杨巡看到他以前做熟的电器市场居然还没人开始做,电器还是市里的国营五交化市场占大头,他决定重操旧业。重操旧业实在省心,找位置,做设计,都是心中自有乾坤。

杨巡找的是火车货运站旁的一个村子,那村子被新建通往东海项目的火车路一分为二,自家村子从东走到西都还得经常被道口叮当叮当地拦住堵上十来分钟,搞什么都不好,穷得有名。可杨巡看中那地方,那地方好啊,既有货运站的便利,地块又便宜。杨巡想问村里要一百亩地,五十亩在火车路东,做市场,五十亩在火车路西,做仓库。村里看见他如看见财神。可即便是区里也在村领导们央求下痛快答应批地,那批地手续却千难万难,不知得敲上多少章才行,没搭着东海的顺风车,做事万般艰难。眼看着手续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批下,市场的建筑设计却已经完成,如今更是国托的借款也已到位,他怎能眼看着每天利息哗哗地往外流,而自己的市场却无法上马?他心急如焚之下寻找出路,获取区里相关头脑的默许,应允他先上车,后补票。

寻建祥看着烧香拜佛的开销,心疼得什么似的,在宋运辉面前埋怨杨巡手指缝太松,花钱如流水。宋运辉却知道杨巡的品性,杨巡该花钱的地方大把撒,送出去的东西都能让对方拿到内疚,拿得一辈子记住杨巡这个人,但抠的地方却是一毛不拔,而且别说是一毛不拔,即使是数钱的声音都不会让你听到。但宋运辉担心一点,就像他刚上班的时候不懂得利润一样,他以前以为只要银行账户里有钱,就可以可心地拿来做事,从来不注意还有成本那么回事。他怀疑杨巡也是只求成事,不计成本,以致前期成本太高,以后再怎么挣钱也只是替银行忙碌,收入全部上缴利息。

但宋运辉更知道,如今杨巡已经在全市上下混熟,有时候他都还要打个电话问问谁跟谁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拿出来的批示彼此打架。也就是说,他在杨巡面前已经缺乏一年前那种举足轻重的分量。寻建祥的抱怨,宋运辉只能听过作罢,而不能像以前一样一个电话把杨巡招来,细细关切一番。时过境迁,宋运辉不相信杨巡似的浮滑人能因为惦记他以前的好处而继续一如既往地待他,人跟人之间,他从小便知,没什么温情可言。

但宋运辉没想到,杨巡却在忙得屁股冒烟之时,抽时间出来一定要邀他吃饭。

而让宋运辉更没想到的是,杨巡找他也是为告状,告寻建祥的状。

杨巡对宋运辉依旧客气恭敬。他提议上最好的宾馆吃饭,可一听宋运辉说懒得与熟人打招呼,他就立马想出替代方案,带着宋运辉到一家河边小饭店,那家饭店人少清雅,却有养在河里的活鱼活虾,非常生猛。宋

运辉看着喜欢,他从小在河边长大,对于东海附近特有的海鲜虽然也喜欢,可吃多了却想河鲜,与杨巡的口味一拍即合。

店家从河里捞出一把黄蚬,一条鳊鱼,一斤带青苔的老河虾让两人过目,宋运辉看了笑道:“吃了那么多蛏子螃蟹,反而怪想黄蚬河虾什么的。这条鳊鱼就清蒸,别的都不用加,只放少许酱油黄酒生姜葱。”

杨巡连忙道:“对,就吃它新鲜,还有这么大河虾油爆可惜,老板你就多加些盐烧得干干的拿来。宋厂长,我们小时候钓来河虾,小的油爆,入味,大的加盐干烧,肉干干的耐嚼。”

宋运辉小时候比杨巡文气得多,并无钓鱼摸虾的历史,对于河虾之味便少了研究,闻言笑道:“你们一家兄弟出马,整个河沿得让你们占遍了。”

杨巡笑道:“我哪会那么文气地钓虾,我一般都是给妹妹装好蚯蚓,让她钓,我们兄弟三个水底摸螺蛳摸河蚌,运气好能摸些虾来。我们家的鸭子一个夏天下来,只只肥得流油,生出来的鸭蛋黄都是红的。哎呀,说着说着又想了,总算是摸到这么个饭店,有时候海鲜吃多了嫌腥气,来这儿调和调和。他们本地人笑我嘴巴长得与众不同,他们说海鲜不腥,河鲜才腥,什么嘛。”

宋运辉听着笑,他爸妈也是这么说,只有他们的宋引却爱吃海鲜,大伙儿只能跟着她吃,家里宋引的嘴最大。“习惯问题,可能从小吃惯的东西最好吃,人念旧,电器市场做得顺吧?”

杨巡笑道:“怎么可能做得不顺,太顺了,依样画葫芦就行。只有一条麻烦,得征用农田,那要盖的章多了去了,即使一天能让我成功盖出一个章,我也得忙差不多一年。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幸好宋厂长去年带我结识规划局和建委的上层,现在天天得找他们。”

“呵呵,难怪全市饭店让你摸个底儿透,这家饭店这么偏僻都能让你摸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