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见贤思齐(2 / 2)

加入书签

钧容直的骑士们,在到了他们面前后,立刻用极为漂亮且潇洒的策马转身,在瞬间就完成了转身、并行。

而且,没有丝毫慌乱,更没有半点瑕疵,整个过程赏心悦目,更没有影响到鼓吹的节奏。

赵煦看着,眼前一亮,微微颔首。

“钧容直不错!”他轻声赞道。

至少,将来的战场还是有他们的位置的。

排队枪毙的时候,可离不开一支伴随大军前进的优秀军乐队!

所以,有没有可能,大宋在京禁军们,只是因为超越了时代,才让他们显得如此格格不入?

城楼下的御街上,凯旋的大军,鱼贯而入。

他们很快就自动分成了五个方队,然而依次在钧容直的鼓吹声中向前。

狄咏率领的骑兵,当先一步,来到了城楼下。

作为三衙殿帅,燕达身着山文甲,戴着凤翅盔,领着殿前司的禁军将佐们向前一步,然后集体面朝宣德门的城楼,那御驾所在之地,俯首而拜。

狄咏也在这个时候,率领着所有骑兵,集体下马,也都面朝宣德门方向,微微躬身。

“四方馆使、渭州防御使、龙卫、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兼御龙第一将指挥使臣咏,奉诏讨贼,今幸不辱命,伐贼得胜归朝,乞归兵符于陛下,乞献俘于御前!”

说着,狄咏就双手将他的兵符、将印,呈在手上。

燕达抬起头看向宣德门的城楼,然后说道:“武康军节度使、殿前司都指挥使臣达,恭奏陛下:今有四方馆使……臣咏前奉诏讨贼,得胜归来,乞归兵符,乞献俘御前……臣不胜惶恐,恭乞陛下德音指挥。”

于是,早就布置好的礼部官员们,相互接力将燕达的请求,向上传递。

很快的,城楼上的李宪就已经跪下来,拜道:“陛下,今有武康军节度使、殿前司都指挥使臣达奏:四方馆使……臣咏,前奉诏讨贼,今已得胜归来,乞归兵符,乞献俘御前,达不敢擅专,乞陛下降德音指挥。”

赵煦听完,非常郑重的颔首,大声说道:“可!许其归兵符,献俘于宣德门下!”

李宪当即再拜,转身去传令了。

赵煦则看向了在自己右手边矗立着的两位西府执政,道:“知院!”

李清臣立刻出列持芴拜道:“臣在!”

“卿为本兵,当依法度,收兵符于枢府。”

“臣恭遵旨意!”

枢密院,掌的就是兵符、武臣的升迁除授以及选拔任用、调遣、换防、屯驻。

自然,每次大军出征归来,交还兵符,都是枢密院收纳。

不过,这样的事情,已经有数十年没有发生了。

这是因为,中央禁军的腐朽、堕落。

使得,大宋的野战部队,几乎全部集中在沿边各路。

将兵法的改革,进一步加强了沿边地方军头的权力。

假如不出意外的话,百年后的那些将兵法下的‘将主’,就会自然演变成新的藩镇军头。

这就是历史的客观规律,也是封建王朝无法避免的事情。

但是,现在,随着御龙第一将南征得胜,以及未来的全火器部队开始出现。

中央再次将拥有可以决战,甚至是如同开国的禁军一样,能够威压四方的野战部队。

在场的元老、宰执们,都是聪明人。

他们看着远去的李清臣的背影,一个个若有所思,兴奋不已。

此时此刻,哪怕是再迟钝的人,也看到了中兴的迹象。

赵煦却是看向城楼下。

看着燕达从狄咏手中,接过了代表兵权的兵符、印信,然后恭恭敬敬的转身,捧在手上,等待着李清臣前来接收。

很快的,李清臣就穿着朝服,来到了燕达面前。

他上前一步,依照唐代的故事,对着燕达拱手一拜,然后才郑重的从燕达手中,接过了兵符、印信,将之一一郑重的放入带来的玉匣中,这才面朝宣德门躬身三拜。

随着李清臣完成了对兵符的回收。

献俘礼,随之开始。

狄咏的兵马,依次向前,列队来到搭建好的献俘台前,将带回来的战利品:交趾大将、大臣的首级、印信、甲胄、依仗等纷纷丢向了献俘台。

狄咏更是第一个,高举着已经在广西各地宣首示众,已经风干的李常杰的头颅,丢向了献俘台。

而在这个时候,礼部的官员们,引领着来朝谢罪的交趾王弟崇贤候李太德来到了城楼上。

当他亦步亦趋,持芴来到了赵煦身前十余步的地方,就被御龙直拦了下来,不能再前进了。

李太德当即就跪下来,叩首拜道:“罪臣奉兄静海军节度使、交趾国王干德之命,拜谒陛下,恭祝陛下圣躬万福。”

说着,他就深深俯首。

赵煦居高临下,看向李太德。

这是赵煦第一次,见到那位来朝的交趾王弟。

不过,刑恕早早的就代表赵煦,与这位交趾王弟接触过了。

同时,章惇、高遵惠、吕嘉问等,也都通过奏疏,和赵煦报告了交趾国中的情况。

所以,赵煦对这位交趾王弟的兴趣不是一般大。

“卿免礼!”赵煦微笑着。

李太德微微颤颤,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罪臣不敢。”

“朕赦卿无罪!”

他这才起身,眼眶发红,泪珠打转,哽咽着道:“陛下厚德,于罪臣恩同再造……”说着就放声大哭,掩面而泣。

赵煦嘴唇微微一抿,心中对此人的演技打了个差评。

太浮夸了!

不过……

赵煦眯起眼睛来,想起了这位交趾王弟的背景和资料,也想起了刑恕对他的评价。

知道,这个家伙恐怕是故意的。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根据多方报告,这位崇贤候,作为如今的交趾国王李乾德(宋人称:李干德)的弟弟,这么些年来,可一直是生活在重压和监视下的。

因为,如今的交趾国王,不仅仅没有继承人。

连女儿都没有!

而李乾德今年已经三十岁了,三十岁的国君,没有子嗣,就只有这么一个弟弟。

一旦其发生意外,王位毋庸置疑就会落到现在在赵煦面前的李太德身上。

或者说李太德的子孙身上。

交趾,号称小中华,论对中原的关心,不比辽国差。

当年,熙宁战争,李常杰传檄大宋州郡,打的旗号就是来拯救被‘王安石邪法祸害’的百姓的。

错非交趾人军纪败坏,到处烧杀抢掠,甚至干出了屠城的事情,尽丧民心。

搞不好,郭逵南征的时候,要遇到麻烦。

这说明人家对大宋这边的情况,心知肚明。

那么问题来了,李乾德能不知道,大宋仁、英相传,结果闹出了濮议的事情?

他会希望看到,自己死后,也出现类似濮议这样的事情?

答案显然不会。

那么,没有儿子的李乾德,会怎么对自己唯一弟弟李太德?

赵煦对此,无比清楚——不把李太德往死里整,将他整死,就已经算是李乾德很有兄弟手足之情了。

所以,李太德在交趾国内的处境,可想而知

最妙的是——根据各方情报,李太德现在就有一个还在襁褓中的儿子。

问题来了。

李乾德在看到自己弟弟那个在襁褓里的儿子后。

他会有什么想法?

赵煦对此非常清楚!

最好死在外面,别回来了!

你的儿子,朕就勉为其难收养了。

放心,朕会好好教育他的,也会让他当一个明君的。

至于你?

青史之上,不会有你的名字!

于是,赵煦笑的无比灿烂。

还有比李太德更好的傀儡人选吗?

于是,赵煦看向冯景,道:“冯景,且将李爱卿扶起来。”

作为交趾的宗主国,赵煦对自己的宗藩是亲善的,也是和蔼可亲的,更是无比关心的。

同时,他对怎么扶持傀儡,渗透、控制,也略有心得。

谁叫,他在现代留学的时候,见过那个将傀儡控制、渗透、遥控发挥到极致的阿米利卡的种种骚操作呢?

虽然说,如今的条件,阿米利卡的好多操作都不具备实施的条件。

但,孔子都说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

作为孔子他老人家的在世传人,儒家的大掌教。

赵煦难免有些技痒。

正好,其实现在的大宋控制的安南、广西地区,与交趾人现在控制的地盘,在经济上可以高度互补。

同时,交趾人还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为大宋做很多事情。

所以呢,赵煦几乎是顷刻间,就将过去那点小小的不愉快,抛之脑后。

政治的世界,没有恩怨,只有利益!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