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孵化全国著名商标(1 / 2)

加入书签

开始说要投资张汉东并没多想,可当一百万拿出来时,他还是有些发愣,不由想起自己两辈子的人生,上辈子活了几十岁,想拿这么多钱都不可能,可现在不过重生了两年,这么多钱简简单单就拿出来了。

钱真是奇怪的东西,穷人、最需要钱的人,却永远赚不到。

这次投资很冒险,跟上次在深城盗版磁带厂还不一样,那里他有人能控制全过程,而且开始的投资规模只有二十多万,而这一次,他纯粹是投给人的,还是不假思索的那种。

原来不知不觉,他已经有了试错的成本了,这一百万就算赔了,对他也没什么影响。

现在说话满嘴跑火车,说是因为相信刘大娘的为人才拿钱的,其实关键人物还是唐怀艺,他不仅熟悉工艺流程,而且当地还有人,他相信现在的市场对民用产品的巨大需求,就连磁带厂生产出来都不够卖的,更何况是这种全民需要的民生用品。

像京城的旧城改造马上就要开始,马桶几乎是家家必备的东西,光这一个地方的生意就够做了。

但这完全不妨碍他说漂亮话,把刘老娘感动得一愣一愣的。

刘老娘去滦州后,刘明就去了深城,刘明的妹妹开心死了,老娘在家天天使唤她,老娘走了她可就在家称王称霸。

上岁数的人办事雷厉风行,一个半月后,唐怀艺开着一辆大货车来请他去参加陶瓷厂开业庆典。

这年头开车真不是容易的事,二百公里开了五个多小时。

一路上唐怀艺都在跟他说办厂子的经过。

他回去以后就向厂里递了辞呈,厂子立刻炸开了锅,开始工人都说唐怀艺被姓孔的欺负走的,离开以后肯定要饿死了,很同情他。

可没想到转头又听说他居然要开工厂自己当厂长,都被惊到不行?

在人们的意识里,虽然说不大看的起做小生意的,可唐怀艺哪是做小生意的个体户,开着那么大的大厂,瞧着场地比他们现在的国营厂还要大,出来进去的都有车开着。

这是什么时代啊,八十年代初啊,自行车都不是家家买的起的时候,唐怀艺一步登天,所以大家对他是羡慕嫉妒恨。

厂子才开始办的时候,就遭遇来自孔庆贺的压力,原材料,工人都想卡他。【1】【6】【6】【小】【说】

可唐怀艺也是当地人,在滦州上上下下都不含糊,滦州对本地上马这么大的陶瓷厂很重视,加上有大舅哥出力,什么阻碍都能很快打下去。

于是孔庆贺就不敢使坏,到处放风声说等着看他怎么死,办厂不是过家家,不是容易的事。

确实,经历锻炼人,短短的一个半月,唐怀艺就像变了个人一样,之前脸上的茫然完全消失了。

刘老娘变化更大,张汉东进厂就看到她剪了短发,人看起来至少年轻了十几岁,正在对一帮人训话,见到张汉东过来立刻舍了大家走过来招呼:“小张,你来了。”

人可以变,但是习惯秉性很难变,她一开口,那种熟悉的京城大娘的感觉就有了。

张汉东说:“大娘,你变化可真大。”

刘大娘说:“冷不丁听你叫我大娘还怪不适应的。”

张汉东说:“那我叫你唐阿姨吧,对了大娘,一直叫你大娘大娘的,都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

“我叫唐怀如,小张你叫我什么都行。”

她说着带着张汉东参观了马桶厂,从进料加水搅拌,到后来磨具成型,烘干一体,再到最后三孔炉窑,能同时烧制3千个马桶。

也就是说开始每天能生产大概1千个左右的量,等到以后条件成熟,每天能生产才大概拉满,

张汉东啧啧称奇,他原本以为开始生产百来个就很了不起了,没想到,上来就有一千个的量。

唐怀艺不愧是专业人士,在短短的时间,支起这么大的摊子。

厂里机械化程度高,所以工人并不多,但是有经验的老师傅就有好几十位,滦州从来有做瓷的传统,这些专业的人找起来不难,很多人在家闲着没活干呢。

张汉东看完满意极了,找到对的人了。

有人跑过来叫说:“唐大姐,你快去看看吧,第一窑产品要出窑了。”

唐怀如高兴地让张汉东跟他一起过去,到跟前唐怀艺已经在窑口等着了,窑门打开,工人开始从里面往外拉烧好的马桶,张汉东对第一窑没报太大希望,不想检查下来发现次品率只有百分之十七。

唐怀艺和老工人仔细研究了每一个次品,最后一起认定是炉温不平均造成的。

这时候也体现了他的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工人有条不紊把良品放到下一个环节,烧出来的马桶还不能直接售卖,必须经过24小时的上水测试。

唐怀艺带工人去开会,讨论如何保持炉温稳定,张汉东也跟着去听了听,唐怀艺的话很管用。他回到厂里就开始忙活,全是在解决各种问题。

看到马桶厂是这样的工作氛围,张汉东感觉以后自己可以不来了,只要在家坐着数钱就行了。

第二天一早,市县领导都来参加了开幕仪式,张汉东完全隐身,这工厂他只需要管控住财务,至于其他具体事务,还是交给唐怀艺负责的好。

开业仪式结束,张汉东见到了唐怀艺的大舅哥孙主任,递上自己的礼物,一方端砚,这东西现在价钱不贵还很风雅,而且胜在难得,孙主任果然很喜欢。

等到工厂开业所有的环节结束,来客都去酒店喝酒时,唐怀艺惴惴不安地问说:“张老板,你还有什么要指示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