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赋税治理之权(2 / 2)

加入书签

天可汗与张阳的智慧一样地高深莫测。

战争损失的只是人口,将士只是想要战绩,张阳和天可汗想要的功业,他们比那些将士更可怕。

听到大唐要向吐蕃收取赋税,松赞干布的牙齿在打颤,“吐蕃本就贫瘠,与大唐一仗人口折损众多,现在的吐蕃没有多少的赋税可以交给大唐。”

张阳笑道:“这个不成问题,我们天可汗仁德,中原一直以来奉行的都是轻徭薄赋,对吐蕃也是一样,以前赞普收取吐蕃各族共计三成,我们大唐只收取一成,而且还可以用银钱来抵牛羊赋税。”

“我们大唐要走向富强,自然又要将天可汗的仁德用于吐蕃,希望吐蕃也可以一直地富强。”

话语掷地有声,松赞干布还是低着头没有回应。

张阳咧嘴笑着,“不过赞普可以放心,我们大唐以后也不会随意增加赋税,我们会与吐蕃的各大族,各大牧场主保持良好地沟通的关系,大唐不会越俎代庖,而是以吐蕃自己的风俗与民情,用吐蕃的办法来治理吐蕃。”

李世民慢条斯理喝着茶水,目光观察松赞干布。

外交院想要得到吐蕃的赋税之权,治理之权。

敲骨吸髓,这是要挖走松赞干布的根基。

松赞干布咽下一口唾沫,“这些事情我们吐蕃首领可否参与?”

张阳笑道:“当然可以参与了,我之前就说了大唐会和吐蕃的大族,以及各大牧场主保持良好的沟通,外交院派了数十个文吏前往吐蕃,目前在做的就是这些事情,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赞普放心,以后治理吐蕃的功绩依旧是赞普的,而吐蕃赞普与天可汗之间算是不打不相识,这也会成为一桩美谈。”

松赞干布面色凝重,“如果不答应呢?”

李世民缓缓放下手中的茶碗。

张阳叹道:“我把赞普当朋友,称呼一声老松,老松你觉得你现在还能号令吐蕃多少人?这不是和吐蕃谈条件,我们外交院是告知你,从此吐蕃的治理大唐接手了。”

“要是吐蕃部族反抗呢?”

张阳揣着手皱眉道:“我们也考虑过这种情况,首先河湟一地已经交给大唐,我们大唐兵马过境吐蕃不需要告知你们,只需要听天可汗号令。”

“其次赞普要是煽动吐蕃部族作乱,作乱的部族也会被一应拿下,我大唐还能打得起第二次,敢问赞普你们能再打一仗吗?吐蕃还有多少实力你应该比我们更清楚。”

“棋差一招满盘皆输,胜负可以认,可吐蕃人不能成为大唐汲取财富的仆役。”

“我们从来没有把吐蕃人当作仆役,我们甚至可以降低吐蕃的赋税,这是天可汗的仁政,去年一战结束,老松你心中有怨言我自然明白,要是寻常人说不定现在已经提着刀互砍了。”

“现在能够这般气定神闲坐下来,正是因为你是吐蕃赞普,我是大唐的礼部尚书,我身系社稷,赞普身系吐蕃的未来,正因如此,我们外交院处处为吐蕃着想,赞普应该感谢我们才是。”

松赞干布深吸一口气,一个残酷的现实放在眼前,那就是现在的吐蕃没资格和大唐谈条件。

张阳又道:“具体章程,我们外交院会在今晚宵禁之前交给天可汗与赞普,这一次谈话只是告知,明日一早的早朝,还请赞普按照约定,顿首向天可汗乃至我们大唐的子民道歉,从此不再冒犯大唐,并且俯首称臣,吐蕃赞普乃至吐蕃全境皆听天可汗号令。”

松赞干布起身道:“张阳,我敬重你,希望你能善待吐蕃子民。”

张阳也站起身回道:“赞普,我也敬重你在吐蕃的成就,往后不论是茶叶生意还是吐蕃的畜牧业,一定要有更好的发展。”

两人行礼,再次面向天可汗行礼。

李世民笑着点头,“来人,赐吐蕃赞普玉樽,从此大唐吐蕃再无战事。”

太监提着一个木盒,盒子中所放的就是一个盛酒的青绿色玉樽,甚至还有一些金色的线条,看着值不少钱。

张阳带着许敬宗和松赞干布向李世民行礼,带人离开。

人都离开了,李世民长出一口气,刚刚分明见到这小子目光不舍地看着玉樽,他羡慕的样子很是不好看。

“给张阳家中也送去一个玉樽。”李世民低声说着。

“喏,这就去安排。”王公公点头带着人离开。

看那小子眼馋的模样,好歹位列六部尚书,看到好东西就没个正经的模样。

倜傥君子和歹毒小人是相对立。

张阳看似君子,与吐蕃这些约定看起来是君子之约,见识过人心险恶的李世民知道这小子心中图谋之歹毒。

他拿了吐蕃的赋税之权,吐蕃的治理之权,更是要了吐蕃的牧场的人心。

唯一剩下的就是吐蕃的兵权了。

以现在吐蕃能够拿出来的人马,这点兵力根本不够看。

短时间来看什么,张阳眼光毒辣,要的就是吐蕃最重要的赋税和治理。

这是挖吐蕃的根基,年复一年,往后的吐蕃会忘记这位吐蕃的赞普。

只知大唐不知吐蕃有赞普。

李世民召见,房玄龄,长孙无忌,尉迟恭和魏征来武德殿议事。

经过一番商议,张阳要的这两个权力还有许多可以运作的地方。

外交院办事粗糙,在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几人的商议下一个更完整的计划,一个控制吐蕃人口,兵事,赋税,牧场的大方案逐渐成型。

具体的步骤与细则都商议出来,李世民无奈道:“张阳这孩子眼光和方向还算是不错的,只不过这孩子办事太过粗糙,想得也不够精细。”

长孙无忌躬身行礼道:“这孩子还需要好好磨炼,陛下不如再给他一个位置,让他好好锻炼一番。”

人才肯定要为朝中所用。

张阳这孩子不受管教,有李孝恭加以督促,还有魏征从旁指点,再有张公瑾这个老师指点他。

李世民发现越是束缚他,他的反抗越是强烈。

为人臣已经是他的最大底线,要控制他谈何容易。

这小子肚子里还有许多的本事没有拿出来。

房玄龄不解道:“张阳已经是中书侍郎,想要再给他位置给他以磨炼,还要给他什么位置。”

长孙无忌躬身道:“尚书省空置已久,不如将其中的位置就给他。”

面向李世民,房玄龄皱眉道:“尚书省所置乃是相权,请陛下三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