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3(1 / 2)

加入书签

定时的抽查,自己这样的一定很危险。不过好在太子殿下之前的形象已经为他铺好了路,所以他现在所要做的就是想到什么说什么。

皇帝这么一说,满朝文武的目光就全放在太子身上,当然其中有不少带着审视的,怀疑的。有些干脆就把不期待写在脸上了。

“儿臣以为就像吏部侍郎所说的那样。朝廷官吏的重新部署是如今的重中之重。因此重新挑选人才这才是当务之急。”

苏洛的这一番倒让大臣有些改观,但这番话已经是刚才说过了的,他的这番言论只是简单的记录总结而已,并不算出彩。

但还是让皇帝了表欣慰。

“那太子以为接下来该如何挑选人才呢?”

“儿臣以为这朝中的大臣皆被委以重任如果大的调度,反而会使各部各司产生错落更加影响朝上秩序。因此为今之计只有挑选新的血液来填补空缺才是正道。”

新的血液?

当然这些大臣是不了解的。

“敢为太子殿下,何为新的血液?”

“从平民中选贤举能任官。”

如若说刚才太子的殿下的话能令改观,他现在的话就是颠覆了大臣们的认知了。

满朝文武心知肚明,他们这一帮人的绝大多数,都是靠着祖上靠着一种纽带关系站在这朝堂之上。如今这太子殿下突然提出要求选平民入朝为官,这对于他们这一众大臣的切身利益都是大大的不利。因此很快就有人跳出来反对了。

而堂上其它的王爷之中率先发话的是宣王“太子殿下,此番言论未免太过离经叛道了。放眼天下,各国都没有选平民为官的先例。再说这些布衣百姓哪懂什么治国之道。即便是他们中一些凤毛麟角的有才之人入了朝也不懂这官场的诸多规矩,势必会和一些大臣们发生意见上的冲突。那时恐怕也不利于朝纲的秩序吧。”

闻言,睿王都有些奇怪,争斗这种事宣王大多扮演一个推动者,与他相争之时,大多情况他都给人以自保的感觉。今日怎么与太子对阵之时,锋芒毕露毫不避讳。

苏洛也发现了这宣王就是看自己不顺眼,不过他也不去在乎。

“儿臣以为高手在民间。众位大臣的父辈祖辈在没有跟着先祖皇帝打江山之前一定也不过是一介平民。因此,宣王的话说得过分武断了。另外,这有志之士如若志不在庙堂,想来也不会入朝为官。因此他们一定是些对天下社稷有远大抱负的人。还有父皇选的人才是要作为朝廷栋梁的,因此大可以命有司对这些官员进行礼仪教化。这样不就可以避免像宣王殿下说的贵族大臣们与这些平民大臣之间的矛盾了吗?”

苏常安也没想到太子殿下能说出这样一番话。不仅全数回击了宣王,而且态度强势有一种能容天下的气度。

“太子殿下,此言是有些道理。可这做起来却十分有难度?起先,天下之大,该从哪儿去寻这些大隐之士,再者又怎样去评判那些人是否有资格有能力进入官场,最后,又以谁的标准去判断呢?”

这宣王才刚偃旗息鼓,睿王殿下这边又争辩起来了。

苏洛真觉得这小太子在兄弟里的人缘实在不怎么不怎么好。

“可以请父皇发布皇榜,让这些志在框扶天下社稷的贤者毛遂自荐。又或者可以请各地的官员举荐。派遣一个刚正不阿又慧眼识珠的大臣作为中正官做判断,最后由父皇下最后的决断。这不就行了吗?”

“这……”

刁钻的提问都被太子殿下这一番给回答完了,众臣们也就无言以对。

“那么敢问太子殿下该派遣何人作为中正官呢?”

苏常安,他又来凑什么热闹?

“各地就派各地的官员,然后再由圣上派遣两三位的中正官到各地去审查。”

皇帝整日里对着这一班同样的文武大臣倒也真是有些厌倦了。再想到如今皇权之争,朝堂之上乌烟瘴气的,也确实需要一股清流了。

“既然如此,那就按太子说的办。只是这朝中的中正官人选太子可有何建议?”

“这选贤不避亲,儿臣推举文渊阁大学士上官无忧。”

上官无忧?就是太子的小舅舅,太子殿下一来就举荐自家人倒让众臣有些愕然。到上官无忧无论从家世与才干都无可挑剔,因此作为中正官之一倒也无可厚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