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正德舞刀(1 / 2)

加入书签

第161章正德舞刀

这阵儿功夫,刘瑾在房中鼓动如簧之舌,东一句西一句,虽然没个条理,却也隐隐表达出如今帝王开疆拓土应放眼海上,从而威加宇内才是王道的意思,把个好大喜功的正德小皇帝说的心痒痒的,恨不得立即建造如云战舰,靖清海疆,建立不世功勋。

可他知道只能想想罢了,这些东西不是想想就能办得到的,若是满朝文武执意不从,他这个皇帝又不能撸胳膊挽袖子亲自出马去造船练兵,此事看来还有得等。

杨凌回到书房,怕正德问起成绮韵,忙将长剑双手奉上,笑道:“臣知道皇上尚武好兵,恰巧寻到一柄削铁如泥的宝刀,特献给皇上赏鉴”。

正德听说是神兵利器,果然大为惊喜,他连忙接过来“嚓”地一声抽刀出鞘,顿时满室毫光,那长刀刀身修长、刃薄如纸,雪亮的刀刃上隐现龙纹,瞧来寒光闪闪、锋利无比。

杨凌微笑道:“这是.......”。

“倭刀,这是极品的宝刀”,正德打断他的话,兴冲冲地道,他将刀举至与眉相齐,眯着眼看了看刀锋,然后又双手举刀试了试刀的重量,呵呵笑道:“这刀比宫中所藏的倭刀看来更胜几分,东瀛铸刀术比起以前更加了得了”。

杨凌惊讶地道:“皇上认得这刀?”

正德得意地笑道:“宫中有东瀛足利义满进贡的六口宝刀,朕时常拿来玩耍的,不过那已是百年前的刀了。”

永乐年间,琉球、东瀛、暹罗各国使节到大明朝贡,足利义满曾进贡宝刀六口,两年后永乐大帝派郑和统水师10万到达东瀛,向足利义满宣旨:“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国之法”。

同时永乐大帝赐足利义满“东瀛国王”金印,封他为东瀛国王,足利义满便回书自称“东瀛国王,臣源义满”,并将抓获的倭寇移交大明以表诚意。

杨凌就是知道明朝有过中日联合缉搏海盗的事,才特意准备了这口宝刀,并亲手献给正德,想趁机进言。想不到正德对此事却了如指掌。

杨凌大为惊讶,这一来原先的说词必需重新组织一下了,他正思忖间,正德用指肚轻拭剑刃,欣然道:“

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

宝刀近出东瀛国,越贾得之沧海东。

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间杂鍮与铜;

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让妖凶。

杨侍读,这是宋朝欧阳修赞扬倭刀地诗句,那时倭刀就已名声远扬了。倭刀源自唐刀,采用包钢法制造,也就是寻常说的镔铁刀。端的锋利无比,此刀确是一口宝刀,名曰甚么?”

不待杨凌回答,他已一翻刀刃。看到柄口两个汉字:“断浪”,不禁笑道:“刀是好刀,不过也忒狂妄了些,切金断玉倒还罢了,岂不闻抽刀断水水更流?断浪?哼哼,断浪!”

杨凌想不到正德对武器这般有兴趣,而且如此了解,他佩服地道:“是。东瀛浪人大多使用这种利于劈砍的利器,臣在江南,见我大明军武器不如人,战阵上多有不如,以致.......,如果大明军队人人配带这种锋利的宝刀,倭人必不敢那么猖狂”。

正德听了哈哈笑道:“杨侍读虽然带兵有方,毕竟是秀才出身。哈哈哈.......我大明军队人人佩带这种包钢的利刃?不可能。不可能的”。

杨凌见他大笑,不由急道:“有甚么不可能?皇上那柄龙泉剑的锋利就不在此刀之下。难道大明就铸不得此刀?”

正德笑嘻嘻地道:“不是没有铸刀工匠,实是包钢造刀费时费力,需要地精钢又多出自哈蜜卫,产量不敷使用,东瀛国嘛.......双方能出动几千人马打仗,就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了,我大明军队何止百万,人人佩此宝刀?朕就是有一座银山,也无法办到”。

杨凌想不到这小皇上平时一副不学无术的模样,偏好研究些音乐、佛经都与治政不相干的东西,可是一谈起兵器竟是行家里手,想瞒也瞒不住他,不禁沮丧地道:“如此说来,兵器上我们便只能屈居下风么?”

他心中一动,又想起了火器,如果造出射程远、射速快的步枪,应该可以对付倭刀之利,如果再好好发展一下杀伤力极大的大炮......”。

正德笑道:“兵器不如人,未必便没有法子克制他”。

他有了卖弄学问的机会,眉宇间大是得意,:“包钢刀锋利、坚硬,可是一旦硬生生碰撞造成损坏,就成了不可修复的废铁,用铁棍或厚背朴刀皆可克制”。

他双脚微分,“嗖嗖”地挥舞了两下宝刀道:“东瀛刀重速度、用地是臂力,所以刀是不可能太沉的,夹钢朴刀势大力沉,刀背又厚,用刀时运用臂力、腰力,他敢硬碰那他的刀就完了。

现在军中还有大半士卒用的长矛吧?那木制枪柄在这样锋利的倭刀下自然一劈就断,不过.......如果枪柄用沸桐油泡过,又韧又结实,就算只用长矛,这倭刀同样占不了便宜”。

杨凌目瞪口呆,他本想炫耀一下他国高明之处,引起正德向往之心,万万想不到正德居然能想得出这样地办法。

杨凌心悦诚服地道:“皇上英明,臣见敌人武器强大,便想只有造出更强大的武器才能克制,却没有想到如此简便可行切合实际的办法,实在惭愧”。

正德见折了他锐气,这才沾沾自喜地笑道:“杨侍读不必自惭,其实朕哪想得出来这主意?你在海宁平倭时有支卫军逃跑,消息传回京来。言官御使们都上奏折要求严惩领兵将领,只有一人上书说卫所武器不如对方,并提出这些办法,朕瞧的有趣,才记住了些,奏折已发付兵部照办了”。

他想了想道:“那人是谁来着?王.......王什么仁,一个小官儿.......刘瑾,你记得吗?”

刘瑾吓了一跳。那个叫王守仁地兵部主事,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官儿,竟敢上折为戴铣等言官求情,直称他是权奸,现在被他廷杖三十,扔进大牢了,只因那人是礼部尚书王华的儿子,一时还未想到如何处置。皇上怎么想起他来了。

刘瑾吱吱唔唔地道:“呃.......奴才也记不太清了,好象是有这么个官儿”。

杨凌听着耳熟,正想插嘴问问,却见成绮韵施施然走了进来,便住了口。成绮韵目不斜视。看也不看杨凌,神色自若地向正德微笑道:“草民虽不通武艺,也看得出皇上这口刀杀气腾腾,是口宝刀呢”。

正德笑道:“正是。杨侍读深知我心,替朕找地东西都甚合朕的口味,中土虽大,看来天外还是有些好东西的”。

成绮韵欣然道:“皇上说的甚是,大明虽大也不能囊括四海呀,别的不说,就说王候公卿、贩夫走卒都要用到地葱、蒜、香菜、芹菜、黄瓜、茄子这许多蔬菜调料,葡萄、西瓜、石榴等等水果。还不都是汉唐时传自于国外。

那时陆路车马水路帆船都行不得远,如今可不同了,已有番国自万里之遥来访。常言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焉知异国之外没有异国?

天朝上国有容乃大,若是善习他人长处,汇聚四海之物,朝中有刘公公、杨大人这样忠心报国、文韬武略的臣子。皇上又知人善用、赏罚得当。如此君臣一心,何愁不能创下盛世大明。千古留芳?”

刘瑾听见成绮韵将他排在杨凌前边,在皇上面前夸他忠心能干,不禁眉开眼笑。正德也听的连连点头,一副若有所思模样。

若说些大道理他未必听地进去,但成绮韵从家家不可或缺的葱蒜入手,说的浅显入微却更易于让人接受。

杨凌见她将自已正欲进言的话如此委婉地表达出来,不禁赞许地看了她一眼,心中已有了悔意:我是不是把人家看的太不堪了?居然直接拔剑威胁她,是因为她手刃莫清河给我留下了太深地印象,还是她平素不让须眉地智谋让我心存戒意?

成绮韵说完飞快地向他瞥来一眼,与他目光一碰眸子先是一敛,旋即察觉他的目光有些不同寻常,眼波一扬又是深深一瞥,这才淡淡一笑,眉目如笼轻烟,也看不出她是喜是愠。

正德在内书房中听杨凌说起江南之行,成绮韵机灵乖巧,在旁帮腔唱和,说地活灵活现,正德听到民间风土人情津津有味,听到那些不法的佞臣所为又气得俊面通红,直至落暮时分刘瑾提醒,这才省起该回宫了。

韩幼娘领着玉堂春、雪里梅两名诰命将圣驾送离后园,杨凌和成绮韵陪着正德来到前厅,在廊下站定,刘瑾跑下阶去指挥人从侧院儿马廊牵出两匹白马来套着车辕。

成绮韵心思机敏,窥见正德神色,知道皇上没准儿有什么心里话要和杨凌私谈,便捧着那口“断浪”宝刀笑吟吟地跟了刘瑾过去,给二人留下一点独处的时间。

正德立在廊下向杨凌笑道:“行了,你也别总在家装蒜了,再给你十天功夫歇着,然后老老实实给朕回朝去”。

杨凌说道:“皇上,臣就算回朝,也是在这儿办公呐,内厂衙门可就设在后山”。

正德恍然道:“说的是,嗯.......”。他上下打量杨凌一番,问道:“要不要再兼份差事?你不能入朝议政,朕有什么事找你商议实在麻烦的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