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节(1 / 2)
('妇人无不自豪道,“这个叫双层床铺,只有我们应平才有的,是陆县令专门找人做的。”
又是陆县令。
向道镇这一路走来,不知道听过多少回了,以至于看到新奇事物,就下意识把它和应平那个县令联系到一块儿了。
在两人对话的时候,这家农户的男主人回来了,他带着几个客人走进院子,那些人看着像是行商走贩,一进门就大着嗓子左右观望。看样子确实如妇人所言,这段时间来应平的人着实有点多。向道镇没有再问话,赶紧定下那两间新修的屋子。
黄昏降临,倦鸟归笼,向道镇站在院门口,遥遥看着应平的方向,那里华灯初上,天际染成大片火焰的红色,不肖亲身经历,向道镇就能想到街肆里摩肩接踵,热闹繁华的景象。
男主人挑着灯笼高高悬挂在柱子上,整个两进的院子被照得灯火通明。
“你们应平变化太大了。”向道镇出声感叹道。
男主人拍了拍手:“是啊,三年前还朝不保夕,我也不敢想,今生还能过上这样的日子。”
向道镇忽然发现,自打来到应平后,在当地百姓脸上看到最多的,就是这种笑容。
满足、幸福,仿佛人生没有坎坷忧愁。
男主人说完进去了,他还要去做晚饭,不仅他们家,近郊一带的农户都接受了官府的建议,把自个家里改造成了农家乐,供来往客人食宿。
很快烟囱里冒出袅袅炊烟,向道镇在外面站了一会儿,被潮湿的冷风吹得瑟瑟发抖,裹紧身上的斗篷也紧跟着回了院子。
农户家里的一双儿女看着不足十岁,背上担着柴禾从向道镇身边跑过去时差点绊倒,向道镇眼疾手快扯住他的衣领将人提起来,男孩扑腾两下站稳了,恭恭敬敬给向道镇行了个拱手礼:“多谢大叔。”
小孩儿脸上蹭着乱七八糟的灶灰,宛如一只小花猫,举手投足却显得很有礼貌,向道镇不由心生喜爱,笑眯眯地放低声量:“举手之劳,你叫什么名字?”
“冯延景。大叔,我还要去给娘烧火。”男孩儿没等他回复,风风火火地钻进柴房。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啊。”随从感叹,“下午的时候,我还看到那女孩儿在喂鸡。”
晚饭做得很简单,但是味道不错,饭后男主人端来一盘水果,对他说:“今年六七月份你们再来,那时候还可以吃到我们应平的特产,保管你在其他地方没有吃过。”
“有什么是我们爷没吃过的。”随从不以为意,“我们也不是第一次来应平。”
“这你就不知道了,这特产从去年才开始在应平种植,总之你们来就对了。”男主人擦了擦手,“若是你们觉得现在时辰尚早,还不打算睡觉的话,可以顺着官道去县城逛一逛,瓦舍里排了不少精彩的戏,要一直唱到11点才收场。”
“11点?”
“哦。”男主人不好意思挠了挠头,“自从有了钟楼,我就说习惯了,11点也就是亥时末。”
向道镇随着他手指方向看过去,官道上不知何时挂了两排灯笼,微弱而温暖的烛火下,影影绰绰都是吃了晚餐结伴消食的人群。
随从瞪大双眼:“这,这和咱省城不遑多让了啊。”
“嘿嘿。”汉子咧嘴一笑:“是呢,咱陆大人说了,要在应平大力发展新农村,以后还有更多的惠民政策。”
向道镇到底没去县城,那灯火通明的地方虽然看着不远,来回也要走上一炷香的时间。他们最后只顺着官道悠闲地转了两圈,听着周围普通老百姓的家短里长。
“你说这陆久安,脑袋里怎么就这么多奇奇怪怪的点子呢?”
晚上吹了烛火,向道镇躺在上层床铺自言自语,他也没指望随从回答,然而下铺的两人却分明从学政大人的言语中听出了喜爱之意。
翌日早晨,柴房后边的公鸡拉长了嗓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