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通了毕业论文答辩又入了党(1 / 1)

加入书签

一九八二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缠挡建党六十一周年的纪念日,也是我二十六岁了。那天,吴老师让我去他的办公室,重新写了一份“入党自愿书”,系里的任书记看了两遍才通过。看来,这是当时的惯例,在大学中,只有到了党的生日,才发展一次党员。吴老师说,六月二十八日党支部大会通过你的入党问题,七月一日大概院里批转下来,是当天宣誓入党。

七月一日下午三点半,林学系学生党支部召开了全体党员大会,有三个议题,一是宣布党员转正,去年有两名要转正的。然后是新党员宣誓,最后是书记讲话,我们系一共就三名新党员,嘿!都是我们班的,有我、杨兵章、李冬梅,这是想不到的。偌大的林学系一共是六个班(除林业三个班外还有动物繁殖和森林保护专业),这发展党员的速度太低了,当时出席会议的学生有初钊均、刘庆红、蔡俭、陈英鸽、张佩昌(是二班的班长他已入党,我曾与他在北京二零零零年一起吃过饭,当时他在林业部工作,二零零四年是下派到某省某市当常务副市长,因主管高速公路建设,接受贿赂而判刑,要不他的官还要大)等人在。轮到新党员宣读“入党自愿书”了,我见前面他们两位坐在椅子上念,到了我,感到这样不大好,入党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事,要是就这样坐在椅子上念岂不是不太庄重了。而我也是为了能入上党奋斗了多年,这是每个人们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在年轻时是很关键的,这并不是为了某种主义,也不是夸夸奇谈什么,这就是做人就要做一个有益于整个人类的人。而中国共缠挡正是这个群体的代表,自己为能加入这个组织而感动自豪和光荣,也愿意为之奋斗一生。

于是我郑重地站了起来,大声地一字一字将入党自愿书读了一遍。

在“欧阳海之歌”这部小说中,当欧阳海要壮烈牺牲时,作者用细细的笔触描绘了欧阳海的内心感受,那时他想到了什么……那时他看到了什么……那时他听到了什么……。而这时,我是想到了什么呢,是的,我在黑龙江省我们县粮食系统奋斗了近十年,做了几年的团支书,领着那些知识青年和同学在粮食的凉晒场、在扑火的现场“老沟”、在出黑板报到后半夜二点半时、在爬不完的“八里岗”上喘息时,是的确想不到在大学里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自己多么的幸运,多么的光荣,不仅上了大学,还在大学中入了党。唉!这样的事情,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是又算撞到了个“狗屎运”吧!想到这,禁不住地继续想,今后这一辈子能总是这样吗?可能其他同志也感觉到了我的激动情绪,会场立即庄严肃穆,大家也都认真了起来。之后,我们林学系党组织的任书记讲完话后,会议结束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到了班级。

第二天,与老特一起喝了啤酒,还是谈了友情、未来,还有与刘庆红的不愉快的事儿,在毕业前我们又爽快地喝了一次。

为了迎接就要到来的毕业答辩,我将写好的论文用录音机录了下来,边放边仔细听,感到有语速过快、吐字不清、声带颤抖、逻辑性不强等等缺点,于是又针对着这些毛病又改了一遍,用录音机再放了一次,录下来再放,接着又改了一次。感到好了,让王娟、周文做听众,她们听了一遍还给我指出看不好的地方。论文的主要内容就是用数量化的方法分析次生林的燃烧性。

七月六日,进行了我大学的毕业论文答辩,为此自己忧心忡忡,就是害怕过不了关,在场听答辩的有许多各科室的挑头老师。在前面的三名同学进行答辩时我紧张的出了汗,估计我上场时也要出汗,只要不是大汗淋漓就好,在各科的学术权威面前,紧张的出点汗也是正常的,这样一想,也就轻松了许多,听答辩的有“造林学”的李景文老师、“防火学”的郑焕能老师、“树木学”的周晓峰老师、还有“森林经理学”的陈大坷老师,听后他们对答辩提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幸亏准备的充分,而且老师们也没怎么难为我。我一一基本准确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总算答辩完了,我如释重负、虚惊一场,就这样,我大学时代的论文答辩就结束了,后来老师们给了个“优”的评语。我觉得,可能是郑老师的权威在那放着,老师们就是不知道我,也要看着郑老师的颜面啊。

之后的几天,防火教研室的老师又抓了个我的差,让我到绥化市出一次差,去办一次取有关防火资料的事情。绥化在哈尔滨市以北虽然是个有名气的农业市,和我们市市相邻且平级,也是第一次去。一个人到绥化市后也走走看看,市区转了转,城市不小,稀啦啦一大片,没有高楼,像个农村集贸市场,生活水平要比我们市市差一些。去了造林科取了资料,有个高科长热情相待,一看有些资料对我今后也许有用处,拿好资料后无事便向回赶,一路顺利,来回去仅仅用了两天的时间,就回校交差了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