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我们县遭遇了有史以来的大洪水(1 / 2)
<p>在一九八四年的夏季,我们市遭遇到了有历史记载以来的一次大洪涝。连日不断的下雨天总是停不下来,八月份正值那里的雨季,尤其是在黑龙江的上游,连日的阴雨天使黑龙江水迅速猛涨。在我们市我倒不怕涨大水,因为居住在三楼,洪水再大怕是涨不到此处,离黑龙江又是有一段距离,因我爸妈家在县里,学校又放了暑假,就我准备去哈尔滨学习日语,于是就和郝淑珍带着儿子回到了我们县。
那时还没有涨大水的预兆。我们县完全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无忧景象,虽然我们县上游的江水在日日上涨。同学们见我回去了,听说要出国,到日本留学,别提多高兴了。几位要好的同学问长问短,天天喝酒庆贺,有个时期社会上一些人也嫉妒我们这一些七一届的高中毕业生,说你们凭什么既没上山下乡就直接给安排了工作?你们上学时也都是什么也没学到的人,现在工作倒是不错,全凭自己的运气好。那时还有许多人在社会上没有工作,或没安排工作。当时同学们在社会上工作已有十年多了,正是提拔使用干事业的年龄,见我回去了,以小宋、杨荣福、董桦、杨行国为首的同学提议我们那一届的同学欢聚一次,一是为我黄新军(高中以前的同学还是习惯叫我的老名字)同学算是办一个欢送宴会,二是也是提振我们同学的名气,谁说我们没学到什么东西?谁说我们是白吃饭的?也叫我们县的有些人看看:我们的同学不仅能考上正规大学,也还能出国留学,我们县过去有吗?可以说是创造了我们县的历史!
于是说办就办,大家不仅把我们当学生时的老师,我们的班主任张一柏(那是已任我们县中学的副校长)请来,两个班共来了七十多人一起拍照留念。而且杨兴国可能嫌声势还不够大,竟然买来一长挂鞭炮,在大家一起拍照前的饭店大门口乒乒乓乓地大放了一阵鞭炮,看来是想让我们县人民都能听到,让那些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人们听到,这是欢送我们的同学出国的鞭炮,是我们县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鞭炮。
我也理解这种用心良苦的做法,酒席间同学们交杯换盏,看着这些熟悉的脸庞,听着这些熟悉不过的声音,仿佛看到了十几年前我们在一起紧张考试的情景、仿佛看到了在那最后一届学校运动会上,李自田四百米赛跑冲刺时来了个“前滚翻”到终点时的情景;仿佛看到了在粮食系统参加工作的首日,大家扭扭捏捏、推推搡搡的在李自田起头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曲时出洋相的情景;这一幕幕的回忆、这些令人难忘的场景、这些同学们的音容笑貌、当时“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风采,无不深深地留在了自己的记忆中。
同学们一一纷纷前来敬酒,祝贺我的成功、祝贺我的进步,也有的祝愿出国以后一定要回来,是啊,同学们的友好祝愿,是我的奋斗目标,也是激励自己不断前进的源泉,要继续不断的努力啊!可现在出国的八字才算只有这一撇,而那一捺还不知在何处下笔呢,最终能不能出国还是另说,我是这样想的。欢送宴会终于结束了,不过,经过这次大张旗鼓的活动,也可能使得同学们在我们县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也惹得人们对这些人有所关注。多年后,在这些同学们的不断努力拼搏下,我们这些人中间,涌现了一大批中层干部:如杨荣福是县里的政协副主席、丁振武是检察院院长、李勇伟是统计局局长、赵雅芳是某镇的镇长还是县里的常委、杨吉杰是交通局的副书记、小宋当了县供销社的社长,当单位领导的同学不胜枚举,做科局长的不下十几位,同学们真是藏龙卧虎啊。
回到了家里,我爸爸正在测量房子天花板的高度,大致算出了黑龙江的预警水位发洪水到达时的高度,一旦洪水决堤,黑龙江水的高度正好到天花板附近,发大水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了。惹得一些老幼病残疏散到了乡下,当时上游的黑河等地已经正在发大水,俄罗斯(那时还叫苏联)那边已经洪水泛滥成灾。
我们县也看来是孤掌难鸣,一部分抗洪队伍在下游的“永安”,是我们县一个乡的地名,因下游的堤防工事地势比较低,容易决口,引起江水倒灌。乡还在修筑堤坝,这洪水只淹没我们县的周边地区,在乡村的一些地区地势较高,洪水淹不上去。郝淑珍抱着儿子和弟妹已经去了稻田村的我岳父处,那里地势高不怕洪水来淹。
在县里,我去了小宋家里,他和刚结婚的爱人在忙不迭的打造橡皮筏。先把一个大的汽车轮胎充满气,足够能浮载百多斤的东西,把个大衣柜,写字台等物件捆绑到上面,我见了也连忙帮个手,与他捆绑好,试了试,还挺牢稳的,有两个大轮胎就足够了。怕被水冲走,还特意用绳子的一端绑在轮胎上,另一端绑在了小树上,中间还留了一段的距离,以为就这样这么牢靠还怕什么洪水,再大的水也不怕,反正也淹不没漂着的东西,这算是万无一失了。但是我们都没想到的是,在洪水到来后,正是那个绳子的原因,致使所有的物品都遭遇到了灭顶之灾,它的一端绑在了小树上,使洪水在慢慢上涨的过程中,轮胎的一侧被绳子拽住,整个物品的重心偏沉倒下,被大水泡了汤。唉!这不仅被褥家俱等物受了损失,连他保存了多年的我们友好往来的照片也因泡了水而难以复原,小宋为此后来一想到这些,就后悔的连连叹气,但也追悔未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