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夏季在日本中部六个大城市休学旅行(1 / 1)

加入书签

一九八六年八月一日,我们开始进行了这次对于我来说具有重大意义的长途旅行。一共要用八天时间,我感到这次旅行之所以重要,是不仅包含了日本的主要大城市,而且要比上次去东京的时间要长。就这样的旅行来看,今后在国内也不会多的,这次要去的城市是,冈山市、鸟取市、名古屋市、大阪市、京都市、和大津市,这些城市基本包括了日本的中南部和政治中心,也是各具有特色的地方。

我们先去了大阪,在大阪换乘了新干线,上午十一点抵达了冈山县的冈山市,受到了以四位社长为首的热烈欢迎。这些人物虽然衣冠楚楚,年龄也不小了,但是见到了内山先生的样子,我仍记忆犹新。几乎是跌跌撞撞、争先与他握手,见了先生如同见了家里的长辈一样。这日本人尊师重教的风俗比中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忙不迭的与先生问寒问暖,旅途上是否辛苦等寒暄话,那个近九十度的鞠躬是没完没了。

一下列车,在冈山车站的广场,我们看到了一个圆圆的喷水池,直径约有六七米可随着音乐声定时向四周喷射泉水,这真是首次见到,日本人也纷纷拍照留念,我们也是如此。而现在中国比比皆是,但是在当时真是新鲜啊。我们中午还在冈山市吃了中国的北京料理,这是不容易的,在日本的一个省级市也能吃上正宗的北京饭菜。大家的花费我简单的计算了一下应该在百万日元以上。

第二天我们又去参观了“濑户大桥”,这座大桥据说是当时世界上的最大工程,濑户大桥正在建设中。

濑户大桥是日本一座位于本州(冈山县仓敷市)到四国(香川县坂出市)之间、跨越濑户内海的桥梁,属于本州四国联络桥路网的三条路线之一。全桥由多座吊桥、斜张桥与梁桥连结,构成壮观的桥梁群。该桥在一九七八年开工,施工耗时近十年,到一九八八年才始全面通车,该桥为公路铁路两用桥,上层为四车道的高速公路,下层为四国濑户大桥线。全长有十公里,它北起本州的冈山县,犹如一条灰白色的钢铁巨龙,穿过世界上唯一一条铁路、公路上下分开的两层式隧道,弯弯曲曲浩浩荡荡地跨海越洋,向南直奔四国的香川县,大桥在海中越过五座小岛。从远处看去,五座小岛就象五颗璀璨的绿色明珠,被一根银线串在了一起。濑户水域水下地质构造复杂、水面宽阔,加之台风经常肆虐等不利因素,给大桥的设计和建设带来了诸多难题,然而也许正是这些不利因素,逼出了人类与大自然拼争的聪明和才智。根据设计,大桥可抗里氏八点五级大地震和风速为每秒六十米的大风。看着它宏伟浩大的建设工程,大家都为这世界第一的建筑而感叹不已,日本人夸耀,它的造价平均每米要达一亿日元。现在我们的青岛跨海大桥与它很相似的,都有着高矗入云的挂着无数粗钢缆支撑架,也都在五个小岛上,而现在青岛大桥也是世界第一第二了吧。

为了能一览大桥的全貌,我们还乘坐了能容纳七十多人的游艇环绕了整个工程,用了约五十分钟的时间。一位干瘦、操着公鸭嗓子的男导游,一个老头做为导游拿着麦克在用沙哑的声音解说着。他用诙谐打诨的语言,也吸引了众多游客的注意。

在海上,我们还观看了“海女”们的表演,这一职业在日本列岛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海女们生长在海边,依靠下海捕捞为生,形成了一套独自的工作、生活习惯以及信仰。这就是日本的“海女文化”,从最南端的冲绳到最北部的北海道,日本列岛的两侧海岸都有人从事海女这一职业。在一九六零年前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日本海女的总数曾经达到一万多人,这些妇女们看来多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据说女人的脂肪比较厚,身体内的器官比男人抗冻,男人会降低生殖能力。尤其是中年妇女,她们一个个也肥胖,并看不出漂亮来,每人一个木桶,每次她们向下潜水,只见两只脚丫子在海面上扑腾就潜到海里去,一会儿人就一个个地浮上来,也偶尔的有点儿收获,无非是几个贝壳之类的。

我们的海面参观结束后,又由内山先生带领游览了冈山市内最好的公园。这老先生的身体真好,快七十岁了还是能跟年轻人一起跑,他的身体虽然瘦小,但精力十足,不仅能跟着我们跑来跑去,在塾里他每天还坚持锻炼,天天长跑一会儿,我们真是应该向这老人学习啊。在冈山的公园里,有山水花草、古城,景色就不用说了,感到日本的公园与中国的最大区别,就是我国的园林人造的痕迹过重,不是自己原来就有的,比如苏州的“狮子园”,所谓的狮子都是些从外地运来的如同狮子的石头,大老远从南方运来,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的,劳动人民是辛苦多多了。还有一个问题是人太多,一个小小的园林竟有这许多人进去,你说是看人还是看景。日本人的也是不少,但在公园里的游人是有数的,他们在神社的人多,常是一个团一个团接踵而来,井然有序。唉,在日本看的多了,所以至今在国内的游玩我是极不愿意去的,倒不是“崇洋媚外”,就是讨厌这许多的人,达不到游览观景、休闲养性的目的。我倒是很信服那句形容旅游的俗话,旅游就是“上车睡觉,下车看庙,大人看脑袋,小孩看屁股”,旅游就是“从自己住腻歪了的地方,到别人住腻歪了的地方”,也是穷极无聊了。

在日本去了许多的公园,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能自然地把山、水、景、花草、古建筑结合在一起,既不死拉硬拽,也不随意拼凑,咋一看去很天然、自然的。当然这也是我们中国人能做到的,不过现在感到有一种风气,就是在公园里,种植一片一片的郁金香、康乃馨等些国外西方的花朵,几乎处处有荷兰的风车、俄罗斯的木屋、日本的“榻榻米”。难道中国没有自己的东西吗,中国的牡丹、月季、玫瑰、菊、梅花也不错啊。中国的古诗中对这些花的赞美也不绝于耳,如梅花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如桔花的“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投与桃花一处开。”、如牡丹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等等,他们日本人能做到中国人也能做得到,也是中国人在当时的遗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