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身在福中不惜福(2 / 2)
赵宏也是有点感慨的说。
“这里的人们都忙着当官呢,又有谁会管这种事情呢?即使是追求经济发展规模的领导也只是关心大项目,这种见效慢,需要长期积累的,哪里会有那个耐心啊!反正国内都是流官,几年后谁知道自己会在哪里啊?”
这时候旁边有一位朋友也是有些无奈的说,“这也是没有办法啊?人家领导很忙嘛!这都是小事情嘛!”
老李有些不赞同的说,“其实餐饮业还是很有搞头的!越是简单的食品,毛利润就是越高,而且容易复制推广。这都是餐饮业公开的事情。而且还可以解决不少的就业,为什么不能做呢?”
那个人接口说,“因为他们关心的不是普通百姓的就业,更加不关心餐饮是不是能挣钱,而是关心领导会不会满意,会不会重视。因为他们的帽子不是普通百姓给的,而是领导指定推荐的!”
赵宏已经不能随便再说了,“吃饭吧,我们吃饭就吃饭,不能随便议论国家大事。至于好与不好,那都是领导们关心的问题,我们老百姓只能做好自己能做的、该做的和可以做的。人家都说了,现在是社会的发展阶段,各种制度要不断的完善。我们也不能求全责备。慢慢地应该会改善吧。”
老李解释到,“为什么我们集团没有这样的业务呢?他不仅仅可以推进这里的就业,而且还可以让更多的人走出山区,走向外边的世界。”
南边楼梯口上来了一伙人,一进来就感觉他们和普通人不太一样,穿的非常好,但是夸张的是带着不少金饰品。
老李有些好奇的问,“这都是些什么人啊?怎么和港城那里的黑社会穿的一样啊?”
旁边刚才插话的那个人听了就乐了。“倒没那么严重。这都是一些最近一年多来承包煤矿的小煤老板,都是一些暴发户。发财发的快了。不知道该怎么打扮自己了。不穿金戴银,似乎像是不出来他们很有钱。”
赵宏也是非常反感这些人,太夸张的造型,简直影响了自己的食欲。不过,这些人还是似乎比较讲礼貌的,只是坐在几张空桌上,吃着着自己爱吃的东西,也没有太过分的喧哗。
两千年随着煤炭价格的上涨,在t是作为一起有许多小的煤老板开始出现了,因为煤炭的暴利,所以他们发财的速度也非常快,从一年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的也不乏其人。
而且随着他们的资金积累,他们这种到处买买的行为,也会逐渐走出t市,甚至走向全国。在随后的几年里,随着煤炭价格的不断上涨,他们的利润也是水涨船高。没有好的投资项目的时候,他们就会在京城、海市等等大城市开始不断的投资买房,别人买房是一套一套的买,他们买房从几套到一层,甚至到了一栋楼的买,十分的夸张,甚至有人说京城的房价上涨,也有他们不少的贡献。
甚至为出门在外的t市赢得了一个“土豪”的名称。不过,这总比许多国企要好的多!挣钱的时候不能总是全部花掉。还要想着未来情况可能会有变化,还要有适当的积累,而且积累的比例也不能太低。在国企,如果经经济效益好的话,大家都会几万、几十万都用来发奖金,但是他们很少考虑,如果未来经济形势会有变化,那时候又该怎么办呢?而私企老板就需要考虑这些了,所以当他们挣钱的时候,尤其挣得比较多的时候,他们就会考虑,是投资新的项目?还是适当的投资积累一些呢?
事实证明,这些煤老板还是很有眼光的,尤其是在房地产方面的投资回报率非常的高,甚至超过他们在煤炭企业的盈利。曾经有一个煤老板在京城买了好几栋楼。他买的时候,房价已经开始上涨了,每平米已经有三千多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房价开始上涨了,而且速度越来越快。与此同时,企业的效益却是起起伏伏。京城海市的房子房租的收入,他时不时的就要拿出来去补贴企业开支。企业效益好了,再回转回去。这样他的企业一直经营的非常平稳,从来没有出现发不出工资,或者资金周转不灵的现象,也为他赢得了一个良好的口碑。在他企业将来彻底退出煤炭行业以后。因为他业务转型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不过也是因为他们都不知收敛,有时候在外不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引起了很多人对他们的反感。未来的结局,有许多人都不是太好,尤其是在2000年发起来的这波人。
老李用有些可怜的眼光看着那些人,“这就是扶不起啊!有福不会享,有钱守不住。机会来了能发一笔,机会去了又很快就会衰败下来,典型的暴发户!”
赵宏笑的说,“也没有什么。毕竟他们的消费,还促进了社会的再分配,你看这里的服务员,就还是很欢迎他们的,毕竟他们花钱还是比较大方的,什么好点什么。”
旁边那个人乐呵呵的说,“可不是嘛,穷的可不就剩下钱了嘛?要不然哪有t市的繁荣昌盛啊?”
三个人也是相视而笑。一个地方的资源太丰富了,也许只能让少数人变得富裕起来,和大多数人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赵宏不禁感叹,这个地方要是什么资源都没有,也许就会好了许多吧!自己的孩子们不也是如此吗?
</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