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头领们的态度(1 / 2)
第346章头领们的态度
塔娜也正是明白这点,这才急忙派人前往大明联络朱慎锥,恰好那时候朱慎锥刚抵达威远卫,直接就碰上了从部落送来的信使。
看完信后,朱慎锥知道情况紧急片刻不敢耽搁,连日赶往草原,这才在林丹汗使者前脚离开后不久就回到了部落。
紧皱着眉头,朱慎锥思索着,他必须尽快做出选择,是尊从林丹汗的旨意作为先锋讨伐卜石兔,还是拒绝林丹汗。
可无论怎么做对于腾格尔部都不是什么好事,别看林丹汗的旨意中写的冠冕堂皇,他派来的使者说的天乱坠,对于林丹汗是一个怎么样的货色,朱慎锥心里是再清楚不过。
林丹汗此人虽有远志却无能力,狡诈凶残又反复无常。如果历史上有什么人物可以对比的话,三国的袁绍或许就是比较贴近的。
在三国志中对袁绍的评论是“绍鹰扬河朔然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
林丹汗也是如此,作为蒙古共主,他这个大汗拥有草原最强大的军队和最肥沃的草原,可实际上德不配位,骄傲自大又爱耍小聪明,缺乏坚决的决策能力和执行力,听不得下面人的谏言,性格喜怒无常,时常猜忌下属,两者之间极为类似。
在这样一个主子手下干活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也正是这些缘故林丹汗征战这些年来不仅没达到他意图统一草原的目标,反而处处碰钉子,弄得怨声载道。
之前在和大明联盟的时候,大明几次同建奴战争中,但凡有一次林丹汗出手配合也不会让大明最终战败遭受惨重损失。林丹汗的这些操作在他看来是再好不过,坐山观虎斗,看着大明和建奴打生打死,无论胜负两者都会有所损失,这样一来实力未损的林丹汗就成了最大的获利者,从而能在削弱对手的同时保存自己力量,继续用武力统一蒙古。
林丹汗的小聪明看似机灵,实际上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作为盟友林丹汗违背了当初的承诺,直接失信丢失了最宝贵的信誉。而作为对手,他又没有借着机会攻击后金建奴,从而达到真正消耗对手力量的目标,反而让后金建奴在战胜大明后势力快速膨胀起来。
不仅是大明和后金建奴的战争,还包括后金建奴和蒙古各部的战争中也是一样,每一次林丹汗都是采取这样的策略,意图借他人之手打压其他部落,等事后再出来收拾残局成为鹬蚌相争后的渔翁。
可惜,一次两次,林丹汗却眼睁睁看着蒙古各部被后金建奴收复,结果恼羞成怒的林丹汗企图带兵惩罚对方的时候,对方却已和后金建奴联合起来,调转头打得林丹汗狼狈不堪。
人说在一个坑里摔一跤是意外,在一个坑里摔二跤就是傻子,可偏偏林丹汗一次两次甚至三次更多次都是如此,这不能不让人怀疑林丹汗的智商是否真有问题?
现在林丹汗弄出这么一出来,明显打得是同样的主意,让腾格尔部和卜石兔干起来,他稳稳在一旁旁观,等两败俱伤后再出来收拾残局成为最大的赢家。
朱慎锥又不是脑残,怎么可能相信林丹汗的承诺?他可不是阿失帖木儿,当初林丹汗征讨漠北时,哈丹巴特尔是怎么死的朱慎锥记得清清楚楚,如果真信了林丹汗的鬼话,到时候非得给他卖了一干二净不可。
可假如不尊林丹汗的号令也是不成,毕竟谁都清楚腾格尔部是支持林丹汗的部落之一,之前的部落台吉阿失帖木儿更是林丹汗的直接下属,就连腾格尔的台吉之位和济农、万户的称号也是由林丹汗授予的。
一旦违背了林丹汗的旨意,那么等于表明了和林丹汗分道扬镳的态度,这样的话腾格尔部就失去了道义,作为支持林丹汗一方的部落如此选择必然会引起林丹汗的愤怒,以林丹汗的性格恼羞成怒之下说不定直接起兵讨伐腾格尔部。
而且,腾格尔部已卜石兔结下了梁子,不可能转而投靠卜石兔,这样的话腾格尔部就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最终会面临更危难的局面。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朱慎锥一时间陷入两难境地,他一晚上没睡好,虽然一路赶来疲倦的很,可因为此时却想了一夜,等到第二天太阳升起,塔娜见到朱慎锥红着眼憔悴的模样心疼的不行,安慰他实在不行就依着林丹汗的意思出兵,以目前部落的实力和卜石兔交战就算赢不了,至少自保还是没问题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