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大聪明(2 / 2)
敖木伦大捷之后,皇太极撤兵回辽东修整,回到沈阳后不久就找了个借口问罪阿济格,以阿济格没有请示皇太极,擅自主持弟弟多铎的婚礼为由直接撤掉了他的镶白旗旗主之职。撤掉阿济格后,皇太极考虑到内部稳定并没有把镶白旗据为己有,而是故意把多尔衮推到了镶白旗旗主之位上。这样一来,阿济格也没办法闹事,毕竟接替旗主的多尔衮是他的亲弟弟,他总不能反对让自己亲弟弟接替吧?如此阿济格只能打掉牙合血吞,生生忍下了这口气。
皇太极一手搞定了阿济格,另一手又把多尔衮给抬了起来。
任命多尔衮接替阿济格为镶白旗旗主后,皇太极还特意对多尔衮说了一番话,这话里的意思是“朕之加爱于尔,过于诸子弟,良马、鲜衣、美馔赉予独厚……。”仿佛他这个当哥哥的对多尔衮有多好一般,多尔衮也不傻,心里明白皇太极搞这一套的目的,不过当着皇太极的面,多尔衮依旧摆出一副感恩流涕的模样,磕头谢过皇太极的恩典。
回到沈阳后不久,皇太极派人和喀喇沁议和,同时联络科尔沁、喀喇沁、敖汉、奈曼及喀尔喀诸部兵马,准备再一次进攻察哈尔。
上一次打察哈尔虽然大获全胜,但皇太极很清楚虽然多罗特部被打残,他真正的敌人林丹汗实力尤在,要想压服住蒙古各部,把整个蒙古为满清所用,林丹汗这个名义上的蒙古大汗是一条拦路虎,不把林丹汗的问题解决,满清就无法彻底收服蒙古,更不用说对付大明了。
针对多罗特部的战争只是第一步,皇太极的真正目标还是林丹汗。
敖木伦大捷后,满清的威望大增,在蒙古草原的名气更是极其响亮,此外努尔哈赤在位时就和蒙古各部采取了拉拢和联姻的手段,数十年下来,蒙古各部亲近满清的不少,再加上这些年林丹汗在蒙古的倒行逆施,更让蒙古各部对这个大汗心中很是失望,在皇太极看来,眼下是对付蒙古最好的时机。
敖木伦之战仅仅只是开始,并不是结束,满清和蒙古的大战一触即发,而这一场战争一旦开打,皇太极和林丹汗两人必然只有一个胜者。
朱慎锥接到消息时已是阿济格获罪丢到镶白旗旗主的时候,他敏锐地察觉到了皇太极这一次战术应用的高明之处,而且在敖木伦之战后皇太极没有乘胜追击,直入察哈尔和林丹汗展开决战,反而见好就收在林丹汗没反应过来之前直接撤了回去,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此战已经结束,可实际上战争才刚刚开始。
皇太极是比努尔哈赤更为聪明的人,他清醒的知道林丹汗不是轻易能够打垮的,如果仅仅凭着满清八旗的军事力量,就算能赢得林丹汗,自己这边遭受的损失也必然不小。
而现在,皇太极就和一个老练的拳击手一般,把打出去的拳头又收了回来,积蓄力量等待挥出更猛一拳的机会。同时,皇太极通过打击多罗特部给蒙古各部释放了一个信号,这个信号就是满清八旗的强大和林丹汗的无能,接下来采取继续拉拢蒙古各部的姿态,许于蒙古人更多的好处,那么站到满清这边的蒙古部落就会越来越多,依靠这些蒙古的力量为己所用,皇太极就能用重拳再次出击,一举ko林丹汗。
朱慎锥虽然看明白了这点,却根本无能为力,因为现在的他什么都干不了。
首先,现在可以说是大明对满清最好的机会,只要大明适当地在辽东搞点事,牵制一下满清后方,使得皇太极无法集中力量出手对付林丹汗即可,这样的话只要林丹汗能依旧在蒙古当他的大汗,满清就不可能得到蒙古人的全力支持,更不可能从林丹汗这边突破大明对满清的封锁。
二来,在满清出兵蒙古的时候,大明同时也出兵摆出坚决的姿态攻击沈阳方向,也能做到围魏救赵的目的。
这两个办法对于大明来说并不难做到,可偏偏在皇太极第一次出兵到返回沈阳期间,大明在辽东的军队丝毫没有动作,袁崇焕按兵不动,埋头在搞他的屯田之策,仿佛丝毫不关心辽东和蒙古的战事一般。
至于蒙古那边就更不用说,哪怕朱慎锥掌控着腾格尔部也起不到多少作用。对于林丹汗这个人朱慎锥心里很是清楚,他也绝对不可能拿腾格尔部的安危去救林丹汗。
再说了,就算救下林丹汗又如何?以林丹汗的做派说不定到时候反而会问罪腾格尔部。
所以哪怕就算是看明白了一切,朱慎锥也什么都干不了,这让朱慎锥感觉到十分的无奈。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