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示好(1 / 2)
第702章示好
卢象升虽是进士,也是文官,但他的性格脾气却和普通读书人有些不一样,好练武也好兵事的他更类似于武人有些直来直去。要不然,卢象升也不会有如此武艺,更能如此勇猛身先士卒上阵厮杀了。
对于朱慎锥,卢象升原本的感官其实不怎么好,可后来渐渐改变了看法,而今天一见,朱慎锥又如此礼贤下士,更是如此称赞自己,虽然卢象升心里知道朱慎锥所说的或许有其目的,但好话谁不爱听呢?而且朱慎锥表现出来的做派很对卢象升的胃口,他就喜欢和爽快的人打交道,几句话,几杯酒,卢象升不由得对朱慎锥有了几分亲近。
面对朱慎锥的夸赞,卢象升连连道不敢,并说自己只是做好了为人臣之责而已,根本算不得什么。但没想就是这一句话更让朱慎锥感慨不已,朱慎锥拉着他的手感慨道眼下大明政局艰难,外有强敌,内有祸乱,朝中上下更是党争严重,地方灾难不断,问题重重。
眼下大明正是需要卢象升这样赤诚的人为臣,只有像卢象升这样的人天下再多一些,这大明才会有所改变,国家才能中兴。
听着朱慎锥的话,卢象升心中也是感慨,他虽在地方,但也知晓一些朝堂上的情况,承认朱慎锥所说的问题都是事实。不过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不容易,而且今日进京,礼部那边的情况卢象升也看在眼里,虽对于礼部怠慢他们这些德胜而归的将士,心中更对党争极为不满,可卢象升也担忧朱慎锥刚才在午门所做的那些会触及到这些人的利益,从而惹出麻烦了。
“监国,刚午门之事,您恐怕有些意气用事了……。”卢象升压低声音说道。
伸手拍拍卢象升的肩膀,朱慎锥的目光中满是赞赏,却没有丝毫担忧:“此事建斗不必多虑,孤早就有安排,何况你们凯旋而归,朝廷本就按大礼相迎,礼部如此已是委屈了你们这些有功将士了。”
“孤以监国之位,亲自在午门相迎,这是孤的态度,内廷的做事关礼部何干?礼部不愿,但孤愿!如朝中有人不满,大可让他们直接来找孤就是了,孤一并接着。”
这话让卢象升着实感动,仅这个态度足以令卢象升刮目相看,要知道当初崇祯皇帝时,崇祯皇帝可绝对做不到这样,非但如此还善于甩锅,明明是自己的错最终倒霉的却是臣子,但朱慎锥不仅主动担起责任,更坦然相告,安抚臣子,两者相比孰高孰低,显而易见。
和卢象升聊了几句,接着王晋武给他介绍的下一个人是李信。
李信这人的名字朱慎锥早就听说,当年徐宪成去南方游历的时就和李信成为了好友,之后两人更是一起科举,可惜那一年徐宪成中了,李信却名落孙山,没有取中。
之后徐宪成去了工部为官,因为修缮三大殿和王恭厂大爆炸时救了天启皇帝,被天启皇帝看重提拔升了官,负责工部的军工事宜包括军械物资储备。这时候李信从家乡来到京师投奔了徐宪成,徐宪成身边正好缺人,通过张锡钧的帮忙给李信以举人的身份谋了个官职,从而一直跟在徐宪成的身边。
李信和卢象升一样,都是文武全才的人,只不过仕途没有卢象升运气好,仅仅只是举人身份而不是进士。但这并不掩盖李信的才华,李信这些年帮助徐宪成良多,如不是李信,徐宪成当年也不会如此快平定山东兵变,更不会在改任山东巡抚兼莱登巡抚后掌控住山东的军政大权。
此外,几个月前的东江镇撤回山东一事,其中具体实施人就是李信,李信以一己之力安然把东江镇残部全部撤回了山东,并且安置的妥妥当当。这一次山东派兵增援作战,李信总领山东军和东江镇两部,把这两支部队带的极好,更令两部军士心服口服,作战中更是勇猛又不缺灵活机变,完成了阻击皇太极大军多次进攻任务,被王晋武称赞不已。
对于李信这人,朱慎锥很早就听说过,却从未见过。而李信同样也是如此,他早就知道朱慎锥,却今天才第一次相见。
两人一见之下都暗自赞叹名不虚传,尤其是朱慎锥打量着身材修长,看似文人多过武人,眉目中又带着一丝英气的李信,更是心中赞叹不已。
说起李信,朱慎锥倒想到了历史上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那就是号称李自成李闯王手下的大将——李岩。
早在听徐宪成提前李信时,朱慎锥就觉得李信这个人的名字有些耳熟,却一时间又想不起来哪里听说过了。直到后来高迎祥起兵自号闯王,朱慎锥这才猛然想起在哪里听说过李信了,历史上的那位李岩原来的名字不就是李信么?而且李信的家乡就在河南开封,这也和传闻中的李岩相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