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这能成吗?(1 / 2)

加入书签

第481章这.能成吗?

“铛!铛!铛!”

“铛!铛!铛!”

随着一阵阵清脆的金鸣之声响起,挨了鞑子当头一棒的明军果断脱离了战斗。

见此情形,高亢的欢呼声立刻从淮安城上传出,随即便有一军将朝洪承喊了起来:“丞相!咱们赢了!”

赢了吗?

的确是赢了。

场上硝烟只腾了两轮明军大营便响起了撤兵的命令,若按军中呈报说是一触即溃也毫不为过。

更何况京城对淮安一战的定位也仅是向敌我双方证明有能力与明军正面对战。

此等情形之下,这一场自能算是赢了。

念头转动之间,洪承畴面上却挂了抹恰到好处的欣喜之色,待与那军将对视一眼竟还往前跨了半步。

很明显,他知道此番战胜的意义,亦不愿搅了麾下将士兴致。

可明军的反应速度实在太快,就似.早有准备一般。

一面看着正在追击的铳阵,洪承畴心里始终有些遗憾。

若明军的反应再慢一些,两方军阵的距离便能再拉近一些,届时火铳不断激发,就算明军想撤也得狠狠咬下一块。

说到底,南朝在海上的力量实在太强,便是荷兰人也没法悄无声息地运来大批火器。

算了,不想了,毕竟是赢了一场。

待佟养甲追击归来,城中士气定然大振。

届时在这淮安与南朝僵持一阵却也不是什么难事。

念头转动之间,洪承畴面上的欣喜之色逐渐也由内而外了起来,随即他朗声一笑,待与周遭气氛融到一起便定睛看起乌真超哈的追击。

此时明军正在往大营撤去,清军铳阵却还在追击之中。

只是追击的一方需得填装火药、举铳开火,一番耽搁下来两面的距离却是越拉越远,待到此时这追击已然只剩了象征意义,却是连半点战果都难获得。

对于当下这等场景,洪承畴已不似先前那般期期艾艾,而于此时一阵密集的脚步声响起,随即便听勒克德浑的声音传了过来。

“好个佟养甲,却让咱白白准备了一番!”

话音入耳,洪承畴便将注意力收了回来,待他转头看去,却见勒克德浑面上的喜悦之色并不比周遭军将淡上多少,他这里也便笑着应道。

“佟将军的铳阵着实太过厉害,却未想到让贝勒爷白跑了一遭。”

按着他们原本的计划,南军火器强悍当会抵抗一阵。

届时佟养甲的乌真超哈在正面牵制明军,使其无法脱离战场,勒克德浑则会亲率骑军直插其侧翼。

如此一来,明军这几千人马便得成了砧板上的肉,哪怕他们能在主力的掩护下撤离战场,但付出些代价却也是难免的。

此时这勒克德浑既已出现在了城上,那便说明在他看来已没了包抄侧翼的可能。

不过将明军打得一触即溃也算勉强完成了原定目标,他也与洪承畴一般存着鼓舞士气的心思,待将周遭气氛再掀起一个高潮之后二人才低声商议了起来。

“此番明军败阵,想来是不会主动出击了,咱们是不是得变一变原本的布置?”

在他们的原定的计划中,于淮安城外先声夺人之后便该谨守城池另寻良机。

这自是个稳妥的法子。

说到底,他们的目的仅是与明军对峙,以此来扭转连番战败的颓势,只要能有一场说得过去的胜利,北京那便自会好好渲染一番。

届时就算他们撤离淮安那也只是因地形不利而转战北方,却不是南军强悍打得淮安无法防守。

当然,现在他们也是赢了一遭,但与早前的预期相比这一场胜利的战果却着实太少。

归到根里,几百人的斩首可以算作万人规模的大战,几十个却太难了些,由此他便生了心思。

“贝勒爷可是另有谋算?”

“大学士客气了,我一个厮杀汉哪有什么谋算,只不过佟养甲的铳阵看着不错,咱们是不是得将心稍稍放大一些?”

勒克德浑的话虽已算得明显,但终还是没有拿出实际的盘算,只是洪承畴在官场里厮混这么多年,察言观色的本事自也算得炉火纯青,待听那“稍稍放大一些”立时便将视线投到了城外的明军大营上。

这座营寨十多里后还有一座明军营寨,再过二十里左右才是洪泽湖畔。

早前他们并不确定乌真超哈的铳阵能不能敌得过经验丰富的明军铳阵,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自也只能以保守为主,可现在场外的情况已经证明明军并非无法战胜,改一改先前的计划似也不是不可接受的事情。

只是

“贝勒爷说的是,不过匆忙之间老夫这里也没什么定策,却不知贝勒爷可有破敌之法?”

洪承畴的言语中略带着些期待,似乎自己真的无有定策一般,见他这等表现,勒克德浑倒没多想,随后不假思索便将心中所想倒了出来。

“大学士,明军那两座营寨看似步步为营,但他们无有骑兵护持,若咱们遣一军扰其粮道,那这淮安也不见得要弃。”

“能确定吗?”

这一问没头没脑,并未指出所问为何,但勒克德浑心里如明镜一般,不等话音完全落下便已细细给出了解释。

“能确定,昨夜散出去的斥候趁着明军未曾注意的空档细细查了查足迹,里面除了背驮重物的大牲口之外确未见大批战马踪迹。”

闻得此言,便是极为谨慎的洪承畴也难免有些意动。

若他们真能凭着骑兵的优势在这方圆不到三四百里的战场上截断明军粮道,那这一仗自能取得极大的成果。

届时不单能对鼠首两端的某些势力产生威慑,转进黄河以北也将更加从容。

至于说什么坚守淮北.

这个想法自然是好的,占住此地便能扼守黄、淮、运三河交汇之地,今后不论以此为根据地寻机南下,还是以此为堡垒阻挡南军,这淮安的位置都能算是极佳。

可话说回来,这只是在敌我力量对等的情况下。

此时的己方虽也造了些战船,但不管从数量上还是从士卒军将的熟悉程度上都逊于明军。

想在这等力量对比之下守住淮安,怕也是想得多了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