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摆驾淮安(1 / 2)
第510章摆驾淮安
一个成年男子每月需得四斗粮食,二十余万人马每月便得消耗八十万斗,若再算上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消耗,清廷每月都得募集两百万斗粮食才能维持在河南的兵力。
乍一听来,这个数字似乎也不算什么。
毕竟一亩地能产两石粮食,两百万斗也就是十多万亩的产出,似这等数字压在一县身上许也就够了,更何况清廷还握着山河四省。
可账不是这么算的。
大明北境已在多年战乱之下凋敝不堪,有些地方甚至都到了千里无人烟的地步,若再考虑到这青黄不接的时节,清廷能够筹到的粮食便极其有限了。
这一点不单多尔衮知道,朱慈烺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他在决定北伐之时便给各级军将颁下了“战略上缓不得,战术上急不得”的原则,为的便是尽最大可能削弱清军。
说实话,这有些欺负人。
长江以南本就没太遭受战乱的涂炭,朱慈烺掌权之后又大大增强了土地的控制,再加上从东南亚源源不断的粮食供给,哪怕明军在淮河一带布置的人数与清军相差不多,但两面所承受的后勤压力却有着天壤之别。
应天
乾清宫暖阁
“启禀陛下,这是顾元镜上的本子,”钱谦益一面说着,一面便将手中题本递到了周全手中,待朱慈烺翻开之后才接着说道:“据其呈报,新式宝钞已在东南地带广为流传,所以便想请朝廷在西南筑路、工厂核销上也使用一些。”
朱慈烺对宝钞的态度从来都极其谨慎,哪怕他对海商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也只将各家交易量的一成以宝钞的形式发放。
最初,海商们多少也有些不满,只以为这是朝廷变着法子进行盘剥,可随着海上商路的逐渐通畅,贸易量也在与日俱增。
与之相比,这么点损失似也算不得什么,各家也便安安稳稳给朝廷上了这“供奉”。
后面的事情倒也简单。
朱慈烺对宝钞的发放有着极其严苛的要求,所以其实际价值也表现得颇为稳定。
见此情形,握有宝钞的各家商贾便在交易之中增加了宝钞的份额,其诸般优点便也完全展现了出来。
待到此时,宝钞已随着海商们的进货过程而逐渐散播开来,其实际价值还因稀缺性而比币值要略高一些。
而那顾元镜虽不晓得什么叫通货紧缩,但凭着这一年多来的经验也觉得是该再多增发一些的时候,所以也就有了这封题本。
当然,现阶段的宝钞只是白银的补充罢了,就算朝廷真否了顾元镜的题本也不会对经济活动产生太大影响。
只是随着大明与外界交往的逐渐增多,将铸币权收归朝廷乃是势在必行,朱慈烺也难免有些意动。
“朕想将发行宝钞之责从海贸集团剥离出来。”
嗯?
顾元镜失了圣眷?
话音尚未彻底落下,钱谦益的心绪却已转了数轮,待再往朱慈烺那里瞟了一眼却将先前的心思彻底打消。
“陛下,顾元镜办差并无错漏,缘何”
“与错漏无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