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065 演员的自我修养(2 / 2)

加入书签

但并不是拉低水平,冯·埃森能够感觉到,俄军打仗很有章法,甚至也改变了过去一排枪就乌拉的老毛病,不仅打的很有耐心,而且整个战场上的各团,也算是联系比较紧密,这种阵势是很难打破的。

可这也架不住他的手下,脑袋不过电路,纷纷在这里请战。

“阁下,这是难得的机会,俄国人真的在战场上摆出来二列横队的话,我们的骑兵都能够把他们给打穿了。先不说俄国近卫军和掷弹兵,还有四个普通步兵团”

“对啊,如果我们能够击退俄国的步兵,胜利就在手上了。”

跟朗热隆当初手上拿着亚历山大的命令,可以借助几个持重的中年将领压住下面不同,冯·埃森虽然脑子清楚,可是他手下的瑞典军官,本来就急于反扑,除此以外,就是他们

古斯塔夫这人蠢的好,蠢就蠢在,总是喜欢干预前方指挥,虽说不是直接插手的那种。

他给冯·埃森和各位团长写信的时候,倒是明确说明了,这一次出征,要把俄国人打败,然后夺回斯德哥尔摩。

毕竟有英军的支援,而且俄军一路上看起来,都是利用了开局两场大胜,随后哪怕是停战期结束,在北方没能奈何桑德尔斯,只不过是巴克莱夺取了于默奥,在斯德哥尔摩这边,俄军也长期都只是在尼雪平不动。

一些瑞典人,现在又认为自己可以了,因此才有了这些来请战的。

看到这种情况,手底下的人都想打,冯·埃森也很无奈,只能改变了布阵。

他本来想要一个比较稳妥的做法,收缩战线,保持兵力的厚度,这样进可攻退可守。

现在,就不得不选择主动攻击,要给俄国人点好看。

第二天清晨,索洛维约夫的布阵也初见端倪,他确实在一些地方摆上了二列横队,不过这主要是近卫军和掷弹兵,步兵那边还是比较厚实的阵型。

他是很清楚这个战场情况的,两边都是森林,冰湖被隔在西北侧森林的后面,双方也只有正面对决。

不过他看到了瑞典军的这个布置,总归觉得,这瑞典人总是有能上当的。

冯·埃森确实也没有中招,不过在手下的怂恿之下,把步兵在正面摆出来了一个“冲击”的阵型,看起来更像是纵队,或者是苏沃洛夫过去提倡的六列横队,总之并不是为了发扬火力。

看起来对手也知道,要是对射的话,在风向不利的时候,总是对己方不利的,因此冲击可能更有用一些,尤其是瑞典人的总兵力也好,步兵也罢,都是占据优势的。

在这种情况下,确实也更适合用“冲击”来解决问题。

但这也要考虑到,自家的军队战斗力是否达标。

看到这个情况,索洛维约夫也不是那种请神上身的姿态,他是感觉到了战机的来临。

如果能够吸引瑞典军向前进攻,让他们不能够继续保持紧密的队形,倒是可以集中骑兵在侧翼,把瑞典人的骑兵给打垮,这样再攻击敌人的后路,也就是他一直以来的设想。

恩师苏沃洛夫大元帅在特雷比亚河战役这个汉尼拔击败罗马人的地方真的打了个胜仗,他倒是也想效法汉尼拔,以劣势兵力打出来一场歼灭战,从而让战局对己方更为有利。

过去他是没有这种感觉的,现在倒是第一次感觉到,他也拥有那种力量。

其实他还不知道,在评语当中,本尼格森这人对他的评价不低,并且在给战争大臣阿拉克切耶夫的推荐信当中,也表示年轻将领当中有几个人表现出色,将来可堪大用。

听起来虽然不像是喜欢争权夺利的本尼格森能做出来的,不过他确实这么干了。

在搞业务,不整活的时候,总体他也算是个能用的老将。

现在他也准备好了下达命令,不过要克劳塞维茨做记录,也是.

总之他是准备手上的八个步兵团中,有五个用来在正面挡住瑞典人,谢苗诺夫斯基团放在后面当预备队,两个掷弹兵团兜在侧翼加强原有阵地,作为骑兵和步兵之间的连接轴。

同时,把炮兵加强在掷弹兵这一侧,对于骑兵和步兵都能够有充分的掩护。

除此以外,还有就是征召来的三个鞑靼骑兵团,并没有被加入到一线战斗当中,倒是和谢苗诺夫斯基团一起放在预备队里。

阵势就是这样的,现在战斗也快要开始了。

“骰子该落下了,卡尔。”

“怎么又是我们率先进攻?”

“攻击有时候是最好的防御!而且我们越是抢攻,瑞典人应该也能够注意到,这是一种占据主动权的策略,也就知道我们急于求战了。只有这种时候,我们把阵势拉开了,让他们知道,我们是要摆开了阵势打”

好在现在他嘴里蹦的是德语,摆开了阵势打,是一种非常书呆子的行为。

但是这个地方,确实也只能这么干。

俄军的炮兵还是率先开火,图申的那个阵地就是率先开火的几个炮群当中打的最猛的。

只是这些炮弹,很多都在瑞典军靠后的阵列开,而且看起来炮击稀稀拉拉,倒是给了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瑞典军也自然愿意采取攻势,他们的步兵已经开始向前推进,炮兵也陆续开火。

跟第一天炮兵没什么准头相比,冯·埃森多少还是调整了炮兵部署。

今天俄军这边就能够感觉到压力,至少一些瑞典人的实心炮弹,已经开始对俄军的线列步兵有威胁了。

“要是这是一局游戏,等到瑞典人的步兵向前,我就可以派出骑兵,先打败骑兵,再横扫炮兵了。”

甚至还可以集中炮群,打垮瑞典军的正面,不过那都是游戏。(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