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返璞归真的战斗(2 / 2)
在安珀的记忆里,某些著名要塞甚至是能硬抗轨道打击的——不是那些从外太空丢下来的战术温压弹,而是战舰主炮的直射.
对付这些要塞的办法也非常的朴实无华,要不就是派出特种部队提前潜入进行破坏行动,或者是让内鬼直接去把偏转力场发生器关闭。
如果前两种方法都无法做到的话,那就只能依靠高密度的火力投送,让偏转力场发生器过载、失效了。在这过程中,要塞守军肯定会进行反击,想办法端掉进攻方的远程攻击阵地,所以一种能够在足够远的距离上,进行高效火力投送的单位就很重要了。
高超音速武器依靠其特有的突防能力,确实能够杀进最后一段距离,但这类造价并不便宜的武器,更多是用来对付时间敏感目标,而不是用来打一个不会动的乌龟壳。
自行火炮可以保证火力的持续性,炮弹也挺便宜,但几十公里的攻击距离,让炮阵地并不会有多安全,不管是守军的反火炮、导弹攻击,还是一支hcp中队的快速突击,都会对自行火炮造成致命打击。
多管火箭炮系统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在无法使用战术核武器的环境下,都被证明是一种对抗要塞的极为有效的手段。
短时间的超高火力投射量,以及电浆战斗部,对于一些小型要塞来说,绝对是个棘手的敌人。
但多管火箭炮系统同样也有缺陷,一个是火力持续性不够,再装填周期过长,要是一轮齐射没有‘破防’的话,等再装填完成的时候,要塞的偏转力场其实也恢复得差不多了。
另一个缺陷就是成本相对高昂,而且弹药补给起来也相对困难,有时候火力指挥官不得不做出抉择,到底是对敌方重装集团打一轮火力覆盖,还是敲碎眼前的乌龟壳,抑或是对发来支援请求的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但e-2重型车载自行电磁炮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算是一种较为经济的解决方案。
在同等技术加工水平下,电磁炮炮弹尤其是不带增程助推组件的炮弹,在成本上和远程火箭弹比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安珀粗略的算了一下,一发射程180-200公里的300毫米远程火箭弹的造价,就抵得上将近20发能打180公里的电磁炮炮弹了。
而且面对要塞级偏转力场时,超重型弹这种有着较高动能的武器,对偏转力场来说显然比电浆战斗部的等离子火球更难对付。
后者还能依靠电场放放烟,但前者就只能靠指向磁场去硬扭了。
更不要说,在安珀和奥恩斯的规划中,还有一种使用8轴特车搭载,发射500-1000公斤战斗部的超重型车载电磁炮。
以及可能考虑使用重力控制技术的悬浮列车搭载,发射1500-3000公斤战斗部的巨兽级列车电磁炮
大就是好,多就是美,既然未来的地面战场会因为‘矛盾之争’变得越来越极端化,那安珀也不介意在这基础上更极端一点。
君不见隔壁片场,不是也还有在星际时代玩一战骑兵死亡冲锋的嘛,所谓战术都是基于交战双方的科技水平、作战风格去制定的.
当然,远程火箭弹的齐射和对集结部队的杀伤效果,肯定是自行电磁炮比不上的,这也注定它们短时间很难被淘汰。
穷则战术穿插,达则给老子炸。
如果是对于一个大国来说,给部队装备远程火箭弹这件事,可能就是两眼一闭款一拨就完事了,但对于阿特拉斯来说则必须精打细算。
毕竟阿特拉斯本质上还是个企业,而企业的经营必须考虑成本、效费比等关键指标,放在战场上就是能用100块砸穿的目标,就绝不用110块的弹药去砸。
钱都是这么一分一分省下来的,安珀对此深有体会。
就在安珀和奥恩斯对e-2的后续投产事项进行讨论时,前沿的攻击部队在自行电磁炮营和旅属自行火炮营的掩护下,也开始了战术机动。
缪拉带领的hcp突击部队,凭借着改良后的‘圣盾’那杰出的机动性和防护能力,直接大胆的在前线拉起了‘枪线’,吸引了绝大部分的火力。
那些新型悬浮主战坦克,则完全不受战前被帝国守军人为破坏的地形限制,几乎如履平地一般推进到了永固工事的前方。
侥幸活下来的帝国守军,甚至来不及后撤到第二道防线,就亲眼看着这些从未见过主战坦克连破障弹都懒得使用,直接拉高了悬浮高度越过成片的反坦克拒马。
然后这些守军就被同轴电磁机枪和自动武器站的近防激光、链炮迅速收割,来不及调转朝向的固定式炮塔,也被这些悬浮式主战坦克的电磁重接炮给摧毁。
不过推进到第一道防线的重装部队并没有继续前进,而是开始借助阵地上的残骸掩护稳住了阵线,在等待后续部队跟进的同时,也随时准备应对帝国守军的反扑。
真正率先‘攻入’加里波尔城区的,是紧随其后从重装部队头上掠过的自杀式‘蜂群’,还有重型旅下属火力营发射的巡飞弹(2自行火炮连+1巡飞弹连)。
由于加里波尔外围布置的近防炮、短频激光等末端防御武器组,基本都是和永固工事布置在一起的,所以在自行电磁炮营的打击下基本上被扬了个干净。
而其他防线上的末端防御武器组,很显然没法支援到这个缺口,所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密密麻麻的自杀式蜂群和巡飞弹,像水银泻地一般沿着街道向后面的防线冲去。
远在180公里外安珀,通过指挥终端看到这一幕后,脸上也不禁有些肉疼。
“这就纯粹是在用烧钱来减少伤亡啊”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