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2 / 2)
陆月寒不自觉抿紧了唇。
修远书院……那是她家开设的书院,那是她祖父致仕后为贫家寒门子弟进学所设的书院。彼时她祖父是众望所归的文魁,沈家还是朝中的清流之首,书院中的教师皆是他祖父的门生故旧,书院中的学子所用的衣食笔墨皆是由沈家资助。
后来……
沈家败落之后,书院也大不如前,只有祖父的几个门生还坚持着只收取一点微薄的束脩在书院里教书,再便是依托她父兄的旧友偶尔送些钱粮,勉强维持着书院的运作。
……即使是这样,修远书院也教出来一个探花郎么?
初登金殿的今科进士们神色各异,有人面露赞同,有人面色惶然,唯有跪在大殿中的两个人神色坚定,殊无惧意。
李肃从怀中拿出一张纸,双手将其高举过顶:“此乃修远书院学子的联名上书,请太后娘娘过目。”
他身边的岳逊同样从怀中取出一张纸:“此乃丰定县父老的联名上书,请太后娘娘过目。”
金殿中静默了一瞬,许云深的声音方从垂帘后传出:“呈上来。”
宋令璋低低应了一声,转身走到了岳李二人面前。
岳李二人自然不识得宋令璋,但他们却认得宋令璋这一身官服——弱冠年纪的三品官,满朝中也只数得出这一人——皇城卫提督亲自来取上书并不教人意外,只是眼前这位“活阎王”,手抖得几乎接不住这轻飘飘的两张纸。
纸张固然轻薄,但纸上的陈情却是千钧之重。
这两篇分别出自状元郎和探花郎之手的陈情书,下面皆有众人联名。修远书院所上的呈表上签名字迹不一,皆是书院学子亲笔;丰定县所呈的上书上却皆是岳逊一人的笔迹,只是在联名处多了一个又一个鲜红的手印。
这便是凭证。
不是证明了宋沈两家清白的凭证,而是……还有人记得,宋沈两家曾经为国为民的付出。
宋令璋颤抖着手指接过两张呈表,转而递给陆月寒。陆月寒只看了一眼,便险些忍不住眼中的泪水。
她走到垂帘前,将两封上书递给苏雁落后便匆匆退下。金殿中,宋令璋撩开衣摆,屈膝长跪。
“臣宋令璋,代父兄鸣冤。”
“臣沈辂,代父兄鸣冤!”
少女悲怆的声音响彻大殿。
*
宋令璋、沈辂。
这两个名字连在一起之后,许多人才意识到他们的身份。不仅仅是权倾朝野的权宦女官,不仅仅是威名赫赫是活阎王与鬼见愁,而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