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299当掌声响起(2 / 2)

加入书签

有的人明明听不懂,又非得装懂,说不清楚doremi,就只能说一二三,还是道听途说的一二三,让人反胃口。

相反,莫扎特应该是国内大多数人能随口说出的仅有的几位西方古典音乐家名字之一。

他佩服的也不是方永波调动乐队全力帮助李安烘托第二乐章意境的能力,他佩服的是方永波另“辟蹊径”的决心。

他们难道不知道肖邦的偶像是莫扎特吗?

他们难道不知道柴可夫斯基把莫扎特第四十一号交响曲称为奇迹吗?

就算做不到爱屋及乌,就算品味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进化。

前者来自课本,后两者来自哪里?

秦勇算得上国内头一批接受正规古典音乐教育的人群,那会儿多单纯,小步舞曲就是小步舞曲,练习曲就是练习曲,贝多芬就是贝多芬,肖邦就是肖邦。

大家都是群友,他也在群里,平时大家没事在网上交流交流古典音乐,聊聊哪位演奏家又出了新碟,聊聊版本对比,聊聊国内外圈里的八卦。

“对不起。”

老魏环顾着周围,见一位又一位的观众起身喝彩,心说自己在蓉城搞了一辈子音乐,还没有见过哪场音乐会能达到这样的气氛,欣慰间目光重新投到舞台:“开心,开心。”

肖邦的故事元素是什么?

是美丽,是云愁,是独秀,是伤感,是逃亡的一生,是爱而不得的一生。

音乐作为全世界的公共语言也不能独善其身,它可以与一切话题挂钩,并作为一种独特的品位符号而独立存在,甚至升华。

但这并不妨碍他为舞台上的每一个人开心,为身为蓉城古典音乐圈的一分子开心。

刘丰瑞犹豫了一下,凑近大声说:“我说马可对不起!”

秦勇万万没有想到,这个答案让小男生成了焦点,引起了“群嘲”。

老汤起身挥舞着帽子,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傅天鸣此时此刻哪里还管旁边坐着谁,拉着文晓就站了起来。

在网上大家都侃得头头是道,各种指点江山,可见面时都显得有些拘谨,言辞话语收敛了许多。

同一时刻,还有一个人也被拉了起来。

全世界的人都喜欢听故事。

当然,还有钢琴前那个家伙,能把k414三个乐章玩出三朵,并且还能将三朵汇成一幅画,最后还能根据第三乐章的性格为观众们上演了一出滑稽却不失音乐本真的猫鼠大秀。

这就对了嘛。

那么为什么近年来有能力办大型音乐节的人却始终不愿意将目光放到莫扎特的纯音乐作品上,就像莫扎特已经沦为了歌剧课代表。

小北兀然起身,随后才是王小虎和车琳。

方永波会在排练时因为一个管乐手的吐音长短无法在十秒内解决,而让所有团员在三天后进行一次技术片段考核。

就如今晚的朱庇特,如果放在星海音乐厅演,出来的效果恐怕将是他在国内听过的最好的朱庇特现场。

他真是服了。

在于音乐的处理上,李安是胆大心细。

音乐节是需要观众的,尤其是需要一定门槛的古典音乐节。

如果李安此刻能俯瞰观众席全貌,他一定会感到意外。

从最寻常的角度出发,李安总能小心翼翼探索出一条崎岖小路,只要李安自己能在音乐里找到一个逻辑闭环,李安就真敢在舞台上弹。

行吧,听你们说,至少除了音乐学和作曲系那帮忙着写毕业论文的人以外,还有人愿意聊这些。

刘丰瑞立马捂嘴向小马道歉。

秦勇不是怀疑,特么的,讲真昂,他学了三十多年音乐,听了三十多年古典音乐,从五线谱开始学起,到最后写了一篇关于整个二十世纪音乐特征的论文。

尤其是在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勃拉姆斯等德奥派作品中,方永波忠于原作和技术的高度统一。

在这个物质最丰硕、精神最贫瘠的时代,自我标榜已经变得像食物一样不可或缺。

所以,所以,所以在今天,在蓉城,在西南地区最大的古典音乐节的首届系列演出中,能听到这样一个莫扎特专场,能听到这样一首k414,是一件多么难得、又多么幸运的事情。

实名为方永波点赞,对于方永波这个人,他心里又多了一份崇敬。

想搞也可以,从最基础的开始不行吗?

秦勇并不苛刻,他只是觉得大家都是因为喜欢听古典音乐凑到一起,也是一种缘分,所以没必要搞得和学术讨论似的,对不对。

这接受程度跨度之大,就像从小学直接蹦到高中,毫不夸张。

但他还是低估了这群人对于聆听古典音乐这件事的态度。

每个人都像是想对此评论两句,以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格调。

从方永波回国入驻深交带团开始,秦勇就开始关注这位同乡指挥。

我们周围不缺神童,不缺天才,甚至排斥神童,排斥天才,我们都爱逗比,但我们身边又根本不缺逗比。

结果一见面,直接跳到勋伯格了。

相比之下,除了开发智力,莫扎特还有什么值得挖掘的卖点。

就这一点,秦勇就可以肯定,这100%是李安的主意。

他是真佩服极二人。

听莫扎特?听什么?听神童的故事?

思想却如此狭隘。

在他看来,眼前这一幕对于古典音乐在蓉城发展有着深刻意义,这场音乐会也绝对应该进入蓉城之夏音乐节的史册。

或许是习惯使然,秦勇在德国求学期间养成的赏乐习惯让他无法像现场大多数的人一样站起来。

小马用更大声凑近,大笑回应道:“没关系!”

结果轮到一个在群里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小男生,看着二十出头的模样,说自己最喜欢莫扎特。

接着是马可和刘丰瑞、季洋大师姐,刘丰瑞起身太猛,没有站稳,身体一晃左脚结结实实踩到了马可的右脚。

因为莫扎特的故事,是特么的神童,是天才,而莫扎特的气质,是逗比,甚至在一些人的嘴里是普鲁东。

这个服是服气,也是佩服,对于两人都是。

于是部分人听肖邦,就成了听小资的说说,听李斯特,就成了听炫技的狂魔。

他不相信喜欢肖邦老柴的会不喜欢莫扎特。

但大家似乎只喜欢自己喜欢的故事,喜欢身边没有的故事。

从表现主义民族主义到第三潮流拼贴音乐,他自认自己算得上是极有耐心且能从一定专业程度来分析这一时期的音乐特点和形成。

那种小心翼翼的力度变换,令人心潮暗涌的过渡,直到浓情喷涌,把莫扎特音乐的肌理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不禁感动落泪。

而方永波对于音乐的处理则是忠于传统。

方永波不能接受手下任何一个乐手带着一丁点的问题出现在排练厅。

空气中弥漫的蒜味还是蒜味,但这次两个小男生都笑了。

更敬佩方永波的决心,话就到这。

随着罗霄然之后,他起身鼓掌。

“哗——————————”

掌声响起,谁也不会他停下来。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